建文事跡廣匯(創(chuàng)革改制篇)稿(3.0版)
洪武三十一年
閏五月
十八日癸巳:更定永充吏役給由出身之例,改為歷役九年,一般出身
先是洪武舊制,為事官吏、監(jiān)生、生員人等欽發(fā)各處,永充吏役。至是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八日詔下行移各衙,歷役九年,一般出身。
十八日癸巳同日:更定生員充吏之例,改為不分入學月日深淺,俱從某道監(jiān)察御史、肅政按察司等官考試,不中者發(fā)充吏役
先是洪武舊制,各處學校生員,入學十年之上,從監(jiān)察御史、按察司官考試,果無成效,起取赴京充吏。至是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八日,詔各處學校生員,不分入學月日深淺,從監(jiān)察御史、按察司等官考試,不中者發(fā)充吏役。
十九日甲午:增置廣西慶陽府宜山縣得勝馬驛,改宜陽水驛為水馬驛
二十一日丙申:更定保舉銓選之例,新增職居下僚、在鄉(xiāng)為民、為事充軍等項,不拘名數,舉保送部選用
先是洪武舊制,內外缺官,俱于進士、舉人并監(jiān)生、人材、秀材、孝廉、稅戶、考滿吏典、知印、承差除用。至是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二十一日,詔在京文職官及在外諸司,令五品已上官及州縣正官各舉所知賢能之士,至是更定保舉銓選之例,新增職居下僚,在鄉(xiāng)為民,為事充軍等項,不拘名數,舉保送部選用。
更定首領官考覈黜陟之制,改為不分在任月淺深,但不稱職,俱發(fā)充吏
先是洪武舊制,各府、州、縣首領官在任三年及九年考滿給由,考不稱職者,發(fā)充吏役。至是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以后,詔改為各處節(jié)次考到首領官不分在任月淺深,但不稱職,俱發(fā)充吏。
六月
朝廷視天下各省所處之情,創(chuàng)置增革大小衙門,并升降增減官員額數,革除冗員,省并州縣
五日己酉:更定雜職官俸祿之制
先是洪武舊制,各處巡檢、驛丞、遞運所官俸一石二斗,稅課司局、河泊所官不支俸。至是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初五日都察院典吏葉琥上書,各處雜職官員合照品級關俸,又各處申稟前項官員俸級不一,吏部議稅課司大使并巡檢,系雜職入流官員,合照品級關俸五石,其各州稅課局并稅課分司大使月俸三石,各府稅課分司副使月俸二石五斗,河泊所官月俸二石,驛丞遞運所官月俸一石五斗,通行議準,詔下各府,行移關支。?
六日庚戌:更定龍江瓦屑壩抽分竹木局考滿之制,改為週歲考滿,照依倉庫官攢,支銷明白給由
先是洪武舊制,龍江瓦屑壩二處抽分竹木局官,俱以三年考滿給由,九年通考黜陟,吏以三年為滿。至是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初六日留守前衛(wèi)軍士李弼上書,各局官吏犯法相繼,蓋因錢糧鎖碎不能清切,詔改為週歲考滿,照依倉庫官攢,支銷明白給由。
十一日乙卯:裁革都察院司獄司司獄四員
增置孝陵衛(wèi),并增置經歷司
二十四日戊辰同日:更置河南開封府陳州淮陽站遞運所為穎岐站遞運所,署商水縣
二十五日己巳:增置吏部文選清吏司主事一員
二十五日己巳同日:更定巡檢考覈黜陟之制,改為以所管地方盜息民安為稱職,如境內有賊及軍囚不能捕獲為不稱職,就令降罰
先是洪武舊制,各處巡檢三年考滿給由,止論任內拿獲盜賊軍囚多寡黜陟。至是洪武三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吏部議地方有沖要僻靜不同,難以一概拘定軍囚多寡升降,詔改為以所管地方盜息民安為稱職,如境內有賊及軍囚不能捕獲為不稱職,就令降罰。后又改為驗其地方沖要僻鏡,才力優(yōu)劣作稱職、平常、不稱職三等考覈。
二十五日己巳同日:更定教職官無中式生員發(fā)落之例,改為發(fā)邊遠教學,不支俸
先是洪武舊制,教官、訓導九年考滿,任內全無科舉中試生員,有追俸發(fā)金齒充軍者,有免追俸發(fā)充軍者,有恩宥發(fā)回本處再教三年無科舉時卻不饒者。至是洪武三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吏部改擬此等無科舉教官,發(fā)邊遠教學,不支俸,詔從之,后又許支半俸。
二十六日庚午:更定京官、問事書寫者告憂之例
先是洪武舊制,京官并問事書寫人告不憂。至是洪武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禮部
二十六日庚午同日:更定官員更名之例
先是洪武舊制,官員更名俱有定例。至是洪武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禮部
七月
五日戊寅:更定人材取用之例,裁革稅戶人材取用
先是洪武舊制,取用稅戶人材。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初五日,詔將起到在部隨朝聽用,稅戶人材盡數記名放回,未曾到部者,行移各處止住,至是裁革稅戶人材取用。
二十日癸巳:裁革六科左右給事中,更定六科科給事中從七品
二十五日戊戌:更定文職官除授文簿附寫之例,裁革行止文簿
先是洪武舊制,凡在京及在外文職官員除授之時,將歷腳色及任內調除事故始末、緣由供狀附寫行止,以憑稽考。至是洪武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吏部考功清吏員外郎盧義上書,已有內外貼黃冊,詔將行止文簿革去。
二十五日戊戌同日:增置太常寺神樂觀知觀一員
三十日癸卯:裁革北平北平府常慶壩衙門、鄭村壩衙門
八月
七日庚戌:增置天下在外衛(wèi)分調撥守御千戶所吏目各一員
八日辛亥:增置國子監(jiān)司業(yè)一員
九日壬子:增置直隸應天府江浦縣毛塘巡檢司一處,并新置巡檢司巡檢一員
十八日辛酉:增置浙江承宣布政司織染所、江西承宣布政司織染所、湖廣承宣布政司織染所、福建承宣布政司織染所、山東承宣布政司織染所、山西承宣布政司織染所、河南承宣布政司織染所、陜西承宣布政司織染所,每所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十八日辛酉同日:增置直隸揚州府織染局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二十四日丁卯:更定雜職官考滿之制,改為三年考滿,止令申報事蹟,九年通考給由
先是洪武舊制,各處閘壩、驛丞、遞運所、司獄等官、俱以三年考滿,給由赴京,引奏復職,九年通考黜陟。至是洪武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吏部考功清吏司員外郎盧義、八月二十四日令史羅侃上書,各官別無事蹟可考,詔改為三年考滿,止令申報事蹟,九年通考給由。
二十四日丁卯同日:裁革直隸鳳陽府鳳陽縣蚌埠站、穎上縣穎陽站、穎上縣聶家灣站、太和縣要灣站、太和縣舊縣站、穎川乾溝站、泗州黃崗站、泗州雙溝站、壽州下蔡站、壽州獨溝站等共十三遞運所,革河南開封府陳州穎岐店站、項城縣[纟丘]店站、項城縣蔡河站、祥符縣金梁站、太康縣長領站、扶溝縣義聲站、通許縣青岡站、滎澤縣通濟站、陽武縣城南站共九遞運所,革河南懷慶府濟源縣小交村站、孟津縣下孟里站等共三遞運所,革山西平陽府垣曲縣梨樹站、垣曲縣交斜站、垣曲縣陽壺站、絳縣乾澗站、絳縣橫嶺站,絳縣夏縣常村站,絳縣聞喜城西東鎮(zhèn)站,絳縣安邑縣運司陶村站等共十遞運所
二十九日壬申:增置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二員
更定永充吏役給由出身之例,舉農民吏,一體給由
先是洪武舊制,為事官吏、監(jiān)生、生員人等欽發(fā)各處,永充吏役,不許給由。至是洪武三十一年八月,福建都指揮司永充吏令史呂端等上書,請舉農民吏一體給由,詔從之。
九月
七日己卯:裁革天下各省承宣布政司左布政使、右布政使;新置各省承宣布政司布政使一員
十四日丙戌:裁革河南河南府鞏縣廖子王站遞運所
二十三日乙未:新置大理寺,并改大理寺左寺、右寺為左司、右司,左寺正、右寺正為左司正、右司正,左寺副、右寺副為左司副、右司副;新置大理寺卿一員,左少卿、右少卿各一員,左寺丞、右寺丞各一員,左司正、右司正各一員,左司副、右司副各一員,左評事四員,右評事八員,左司務、右司務各一員;大理寺卿正三品,左少卿、右少卿正四品,左寺丞、右寺丞正五品,左寺正、右寺正正六品,左寺副、右寺副、左評事、右評事從六品,左司務、右司務從九品
先是洪武二十九年正月裁革大理寺,至是復置。
更置遼東都指揮司沈陽右衛(wèi)為浙江都指揮司臨安護衛(wèi)
二十三日乙未同日:更置遼東都指揮司沈陽右衛(wèi)經歷司為浙江都指揮司臨安護衛(wèi)經歷司
二十六日戊戌:裁革直隸應天府廣通鎮(zhèn)批驗茶鹽所一處
十月
四日丙午:增置尚寶司少卿一員
六日戊申:裁革天下各省陰陽學、醫(yī)學衙門,陰陽學衙門府設從九品正術、州設未入流典術、縣設未入流訓術以及醫(yī)學衙門府設從九品正科、州設未入流典科、縣設未入流訓科者盡行裁革不設
群臣議其無分辨,又所署皆有司版籍為戶,詔革之
六日戊申:裁革福建邵武府泰寧縣河泊所
十五日丁巳:增置陜西承宣布政司洮州茶馬司一處,并置正九品大使一員、正九品副使一員
十五日丁巳同日:增置浙江處州府青田縣鎮(zhèn)山巡檢司一處
二十一日癸亥:裁革四川夔州府大昌縣,縣署夔州府
二十一日癸亥同日:裁革四川夔州府大昌縣儒學衙門一處
二十五日丁卯:裁革湖廣衡州府藍山縣毛俊堡巡檢司一處、張家陂巡檢司一處、小山堡巡檢司一處
十一月
四日丙子:更置浙江寧波府岱山巡檢司、螺峯巡檢司、岑口巡檢司、寶陀巡檢司改署寧波府定??h
十三日乙酉:增置浙江金華府義烏縣清溪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十四日丙戌:增置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一員
十二月
四日丙午:增置工部照磨所一處,并置照磨所照磨一員、檢校一員
九日辛亥:增置河南開封府常益庫大使一員、山東青州府將楹庫大使一員
九日辛亥同日:增置福建都轉鹽運使司下里鹽場鹽課司一處,并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十五日丁巳:裁革山東青州府計博羅縣陳遞站、益都縣北門外、樂安縣樂安、臨淄縣古城等共四遞運所
二十一日癸亥:裁革浙江紹興府蕭山縣錢清北壩
裁革河南衛(wèi)輝府胙城縣儒學訓導二員
二十四日丙寅:增置湖廣永州府道州江華縣錦田巡檢司土人左副巡檢一員、土人右副巡檢一員
成應欽除授巡檢司土人左副巡檢,杜回子除授巡檢司土人右副巡檢
二十八日庚午:裁革湖廣永州府道州江華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
建文元年
正月
四日乙亥:更定四川行都指揮司建昌軍民指揮司昌州為昌州長官司、普濟州為普濟州長官司、威龍州為威龍州長官司
十七日戊子:裁革云南云南府照磨所檢校一員、大理府照磨所檢校一員
至是裁革云南府等十四府照磨所
十七日戊子同日:裁革云南麗江府照磨所、景東府照磨所
二十二日癸巳:裁革湖廣武昌府江夏縣金口鎮(zhèn)巡檢司一處、鲇魚鎮(zhèn)巡檢司一處
二十二日癸巳同日:增置江西贛州府安遠縣南橋堡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二十七日戊戌同日:裁革山西平陽府僧會司
更定升用通吏之例,改為由吏部撥發(fā)
先是洪武舊制,在外各布政司通吏,俱于本司役滿吏典內升用,并本處有司僉點。至是建文元年正月廣東承宣布政司參議曹泰上書,本司吏典多系土人,不無走透情由,請于在京撥通吏二名。詔下行移各衙,改為將十三布政司通吏于本部撥發(fā)。
二月
朝廷視情更定天下內外大小官制
先是承天門災,詔求直言,至是直隸鳳陽府壽州儒學訓導劉亨上書:“文武并用,久長之術。六卿秩卑于五府,非所以示均隆,宜并為一品,國子祭酒師表天下,不當在太仆下,武臣子弟宜立學教之,使知事上使下禮義?!痹t從之,翰林院侍講樓璉上書以安靜法祖為言,不宜驟為更制,又稱孟莊子之孝,在不改父政。敕曰:“此正所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六卿果可卑于五府焉?祭酒猶可在太仆之下焉?假令皇祖而在,當必以更定為是,群臣勿復言?!彼炫c百官議大舉更定。
三日甲辰:更定大理寺卿為大理卿
四日乙巳:更定太常寺卿為大常卿
四日乙巳同日:更定光祿寺卿為光祿卿
四日乙巳同日:更定鴻臚寺卿為鴻臚卿
四日乙巳同日:更定太仆寺卿為太仆卿
四日乙巳同日:裁革鴻臚寺司司賓署署丞、司儀署署丞
四日乙巳同日:裁革浙江臺州府寧??h寧海巡檢司一處
五日丙午:裁革江西贛州府安遠縣僧會司一處
六日丁未:裁革四川都指揮司越雋軍民指揮司儒學衙門一處
六日丁未同日:更置浙江溫州府平陽縣小魚墅巡檢司為白灣巡檢司
八日己酉:裁革云南承宣布政司照磨所檢校一員
九日庚戌:更置福建福州府福寧縣青灣巡檢司為桐山巡檢司、松山巡檢司為庫溪巡檢司
十一日壬子:更定人材不識字者、年未及三十歲者用免之例,改為有告人材不識字者、稱本身年未及三十歲者,具準放免
先是洪武舊制,人材告不識字,發(fā)充校尉,及年未及三十歲,仍充人材,不準放免。至是建文元年二月十一日詔人材有告不識字者,及有告稱本身年未及三十歲者,具準放免。
十二日癸丑:更定外官考滿攢造之例,改為止進功業(yè)文冊一本、紙牌一面
先是洪武舊制,在外布政司府、州、縣官,三年考滿,填寫紙牌,攢造功跡、功業(yè)、須知文冊三本,親赍給由。至是建文元年二月十二日,吏部議前項文冊三本,事干重繁,詔革去須知、功跡,止進功業(yè)文冊一本。
二十日辛酉:增置浙江處州府石仙姑銀鐵所一處
二十二日癸亥:更置廣東鹽課提舉司為廣東都轉運鹽使司,并置經歷司一處;運鹽使司置運鹽使一員、同知一員、副使一員、判官兩員,經歷司置經歷一員、知事一員
二十二日癸亥同日:更置廣東海北鹽課提舉司為廣東都轉運鹽使司海北分司,并調廣東都轉運鹽使司判官一員于海北分司辦事
二十二日癸亥同日:裁革福建邵武府光澤縣河泊所
二十五日丙寅:更定六部衙門為正一品,增置六部左侍郎一員、右侍郎一員;改定六部尚書正一品,增置六部左侍郎、右侍郎正二品
裁革浙江紹興府在城河泊所
二十九日庚午:更定浙江十二道提刑按察司為浙江十二道肅政按察司,各分巡道改定為分司
二十九日庚午同日:裁革浙江十二道提刑按察司照磨所照磨、檢校
裁革四川行都指揮司松潘衛(wèi)
更定典吏俸祿之制,在外八品以下衙門典吏俱不支俸
先是洪武舊制,在外照磨所、儒學、司獄司典吏俱照俸給食米。至是建文元年二月山東承宣布政司理問所典吏王準上書,理問所、斷事司、衙門典吏合照磨所典吏支給食米,吏部議將在外八品以下衙門典吏俱不支俸,詔從之。
三月
二日癸酉:更定天下各省承宣布政司布政使正二品,左參政、右參政正三品,左參議、右參議正四品
二日癸酉同日:裁革河南汝寧府新蔡縣儒學訓導二員
四日乙亥:增置廣東韶州府仁化縣扶溪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鐘均道調除扶溪巡檢司副巡檢
七日戊寅:裁革福建福州府福寧縣河泊所一處
七日戊寅同日:增置湖廣衡州府來陽縣觀山巡檢司,并置巡檢一員
七日戊寅同日:裁革浙江溫州府照磨所
七日戊寅同日:裁革浙江溫州府司獄司
八日己卯:裁革浙江杭州府照磨所
八日己卯同日:裁革浙江杭州府司獄司
九日庚辰:裁革天下照磨所
于是本日裁革浙江衢州府照磨所、處州府照磨所、臺州府照磨所,福建邵武府照磨所、建寧府照磨所、延平府照磨所、興化府照磨所、泉州府照磨所、漳州府照磨所、汀州府照磨所,江西建昌府照磨所、南康府照磨所、九江府照磨所、贛州府照磨所、南安府照磨所、廣信府照磨所,四川順慶府照磨所、保寧府照磨所、敘州府照磨所、夔州府照磨所、馬湖府照磨所、東川軍民府照磨所、芒部軍民府照磨所、烏撒軍民府照磨所、烏蒙軍民府照磨所,湖廣常州府照磨所、永州府照磨所、寶慶府照磨所、辰州府照磨所、襄陽府照磨所、岳州府照磨所、漢陽府照磨所、德安府照磨所
九日庚辰同日:裁革天下司獄司
于是本日裁革浙江衢州府司獄司、處州府司獄司、臺州府司獄司,福建邵武府司獄司、建寧府司獄司、延平府司獄司、興化府司獄司、泉州府司獄司、漳州府司獄司、汀州府司獄司,江西建昌府司獄司、南康府司獄司、九江府司獄司、贛州府司獄司、南安府司獄司、廣信府司獄司,四川成都府司獄司、順慶府司獄司、保寧府司獄司、敘州府司獄司、夔州府司獄司、馬湖府司獄司,湖廣武昌府司獄司、常州府司獄司、永州府司獄司、寶慶府司獄司、辰州府司獄司、襄陽府司獄司、岳州府司獄司、漢陽府司獄司、德安府司獄司
九日庚辰同日:裁革天下照磨所檢校
于是本日裁革直隸應天府照磨所檢校一員,浙江金華府照磨所檢校一員、寧波府照磨所檢校一員、湖州府照磨所檢校一員、嘉興府照磨所檢校一員,福建福州府照磨所檢校一員,江西南昌府照磨所檢校一員、撫州府照磨所檢校一員、臨江府照磨所檢校一員、瑞州府照磨所檢校一員、饒州府照磨所檢校一員、吉安府照磨所檢校一員,四川成都府照磨所檢校一員、重慶府照磨所檢校一員,湖廣武昌府照磨所檢校一員、黃州府照磨所檢校一員、荊州府照磨所檢校一員、長沙府照磨所檢校一員、衡州府照磨所檢校一員
裁革直隸徽州府歙縣織染局
十二日癸未:更置直隸揚州府儀真縣清江閘為清江壩
十三日甲申:更置河南開封府杞縣清溝馬驛為雍邱馬驛、祥符縣時和馬驛為陳留縣清賊馬驛、雅川涉平馬驛為葵邱馬驛
十三日甲申:裁革江西贛州府上館驛一處
十八日己丑:更定太仆寺主簿為典簿,增置太仆寺錄事一員
十八日己丑同日:更定鴻臚寺主簿為典簿,改定鴻臚寺典簿品級正八品
二十日辛卯:更定廣惠庫舊鈔免進天財庫,就庫收放,立廣惠庫,勘合并底簿
二十四日乙未:裁革陜西漢中府略陽縣并儒學衙門
二十四日乙未同日:復置太仆寺滁陽、龍山等牧監(jiān)群一百一十二處,并置監(jiān)正、監(jiān)副、錄事、群長;改定太仆寺滁陽諸群錄事為典史,并改監(jiān)正從七品,監(jiān)副從八品
更定典吏員額設置之例,依各府事務繁簡增革
先是洪武舊制,在外各布政司、府、州、縣大小衙門吏典額設各有定數。至是建文元年三月山東登州府棲霞縣典吏周宗昕上書,天下有司吏典設置,多寡不同,合量其房分繁簡定制裁減,詔下行移十三布政司并直隸府、州,斟酌府、州、縣事務繁簡添減。續(xù)又編集令書,又將在京在外大小衙門吏典名色數目定設通行。
更定文職官授誥之例,改為在京文官七品以上三年考滿給與誥命,八品一下三年考滿給與敕命
先是洪武舊制,職掌內公侯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誥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婦人誥敕同夫品級,在京四品以上試職實授頒級誥命,取自上裁,五品以下官初任試職,一年后考覈堪用者,與實授頒給誥敕。至是建文元年三月,照將在京文官七品以上三年考滿,給與誥命,八品一下三年考滿,給與敕命。
四月
朝廷視天下各都指揮司、行都指揮司處情增設并革衛(wèi)所
四日甲辰:更置直隸揚州府泰興縣印莊巡檢司為新河巡檢司
增置直隸揚州府通津巡檢司
六日丙午:裁革都察院左都御史一員、右都御史一員、左僉都御史一員、右僉都御史一員,增置都御史一員
六日丙午:裁革大理寺左司務一員、右司務一員,增置大理寺典簿一員
八日戊申:裁革直隸應天府留守左衛(wèi)聚寶門千戶所吏目一員、通濟門千戶所吏目一員、正陽門吏目一員、朝陽門千戶所吏目一員、太平門千戶所吏目一員,留守右衛(wèi)石城門千戶所、三山門千戶所吏目一員、清江門千戶所吏目一員、定淮門千戶所吏目一員,留守中衛(wèi)神策門千戶所吏目一員、金川門千戶所吏目一員、鐘阜門千戶所吏目一員、儀鳳門千戶所吏目一員,留守前衛(wèi)江東馴象門千戶所吏目一員、安德鳳臺門千戶所吏目一員、雙橋夾江門千戶所吏目一員、上方高橋門千戶所,留守后衛(wèi)滄波麒麟門千戶所吏目一員、仙鶴姚坊門千戶所吏目一員、觀音佛寧門千戶所吏目一員、上元金川門千戶所吏目一員
九日乙酉:更置直隸應天府和州牛屯巡檢司為新河口巡檢司
九日乙酉同日:裁革直隸應天府和州浮沙口巡檢司
九日乙酉同日:裁革河南彰德府涉縣偏店巡檢司
十二日壬子:裁革四川烏撒軍民府同知一員、推官一員、知事一員
十五日乙卯:更定通政司為通政寺;更定通政使為通政卿,左通政為左少卿,右通政為右少卿,左參議為左寺丞,右參議為右寺丞,經歷司經歷為典簿,知事為錄事
十五日乙卯同日:增置通政寺左補闕一員、右補闕一員、左拾遺一員、右拾遺一員
十七日丁巳:更定光祿寺少卿兩員為左少卿一員、右少卿一員,寺丞兩員為左寺丞一員、右寺丞一員;更定光祿寺左少卿、右少卿從四品,左寺丞、右寺丞從五品
十七日丁巳同日:更定太常寺少卿兩員為左少卿一員、右少卿一員,寺丞兩員為左寺丞一員、右寺丞一員;更定太常寺左寺丞、右寺丞正五品
十七日丁巳同日:更定鴻臚寺少卿兩員為左少卿一員、右少卿一員,寺丞兩員為左寺丞一員、右寺丞一員;更定鴻臚寺左少卿、右少卿正五品,左寺丞、右寺丞正六品,鳴贊序班正九品
十七日丁巳同日:更定太仆寺少卿兩員為左少卿一員、右少卿一員,寺丞兩員為左寺丞一員、右寺丞一員;更定太仆寺左少卿、右少卿從四品,左寺丞、右寺丞從五品
十七日丁巳同日:新置典牧署于太仆寺,并新置正一員、丞二員、監(jiān)事二員、吏目一員,增置署官遂生等三群,群新置長一人
十七日丁巳同日:新置典廄署于太仆寺,并新置正一員、丞二員、監(jiān)事二員、吏目一員,增置署官驈騻等十五群,群新置長一人
十七日丁巳同日:更置牧馬千戶所倉署太仆寺典廄署
先是以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二日,牧馬所鎮(zhèn)撫王化上書養(yǎng)馬收糧草多,請置倉故也
十八日戊午:更定陜西、山西、甘肅行太仆寺少卿為左少卿、右少卿,寺丞為左寺丞、右寺丞
二十三日癸亥:裁革河南開封府考城縣儒學訓導一員、柘城縣儒學訓導一員、延津縣儒學訓導一員、寧陵縣儒學訓導一員
二十四日甲子:裁革浙江寧波府奉化縣塔山巡檢司、鮚崎巡檢司,福建延平府順昌縣仁壽巡檢司
裁革廣西都指揮司南丹衛(wèi),并入慶遠衛(wèi)
裁革福建行都指揮司建陽衛(wèi)
裁革杭州都指揮司杭州前衛(wèi)
五月
一日辛未:裁革江西贛州府贛縣黃金稅課局、南安府南昌澤口稅課局
一日辛未同日:增置廣東廣州府連州西岸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兒阿孫調除西岸巡檢司副巡檢
二日壬申:裁革戶部臟罰庫,并革戶部臟罰庫大使一員,副使二員
四日甲戌:增置陜西臨洮府金河縣濟遠倉
四日甲戌同日:裁革湖廣德安府孝感縣道會司
四日甲戌同日:增置湖廣衡州府藍山縣大橋巡檢司一處
湖廣永州府道州江華縣錦田巡檢司土人左副巡檢成應欽調除本巡檢司土人左副巡檢,湖廣永州府道州江華縣錦田巡檢司土人右副巡檢杜回子調除本巡檢司土人右副巡檢
十二日壬午:裁革山東東昌府臨清州會固閘
十二日壬午同日:裁革湖廣荊州府登云驛一處
十二日壬午同日:裁革湖廣荊州府夷陵州遠安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十六日丙戌:裁革浙江溫州府樂清縣蒲岐巡檢司一處
二十一日辛卯:更定儒學官員選考之例,見任未入流官及為事充軍今已替役但是通經者,俱可考試除用
先是洪武舊制,各處府、州、縣儒學缺教官、訓導,有將舉人及考試中考監(jiān)生并民間舉到通經儒士,考試除用。至是建文元年五月二十一日因儒學缺官數多,詔下行移各處,但有見任未入流官,及為事充軍今已替役但是通經者,著令所在衙門官員訪舉,考試送部。
二十一日辛卯同日:裁革山東東昌府聊城縣李海務閘
二十二日壬辰:裁革山東萊州府掖縣柴胡寨巡檢司、膠州逢猛巡檢司、即墨縣栲栳島巡檢司
二十二日壬辰同日:裁革湖廣德安府云夢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二十三日癸巳:裁革山東登州府寧海州乳山寨巡檢司、文登縣辛汪寨溫泉鎮(zhèn)巡檢司、福山縣孫夼鎮(zhèn)巡檢司、黃縣馬停鎮(zhèn)巡檢司,蓬萊縣楊家店巡檢司、高山巡檢司,招遠縣東良巡檢司、??谘矙z司,萊陽縣行村寨巡檢司
二十三日癸巳同日:更置湖廣襄陽府均州江口巡檢司于鄖縣,馬昌口巡檢司為鄖縣馬昌口巡檢司
二十六日丙申:裁革福建邵武府河泊所、邵武府建寧縣河泊所
二十七日丁酉:裁革廣東廣州府連山縣,并入連州
六月
二日辛丑:裁革江西贛州府安遠縣儒學訓導二員
裁革山東濟南府歷城縣堰頭閘
六日乙巳:裁革北平河間府興濟縣,并入青縣
六日乙巳同日:增置江西臨江府羅溪鎮(zhèn)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十五日甲寅:裁并浙江金華府雙溪馬驛,為雙溪水驛帶管,改為雙溪水驛
裁革云南云南府昆陽州儒學訓導一員、臨安府通??h儒學訓導一員、楚雄府南安州儒學訓導一員
十七日丙辰:裁革浙江寧波府在城河泊所一處、定海縣河泊所一處、象山縣河泊所一處
十九日戊午:增置工部寶源局副使一員,從九品
十九日戊午同日:增置北平河間府滄州長蘆鎮(zhèn)河南東批驗所
增置四川都指揮司戎縣守御千戶所
以敘州衛(wèi)左所官軍置
二十四日癸亥:裁革陜西慶陽府靈州鹽課司一處,并革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二十五日甲子:裁革湖廣岳州府澧州萬盈倉副使一員
二十六日乙丑:更置直隸應天府聚實門宣課司副使一員于聚實門宣課司上坊橋分司一處
七月
四日壬申:裁革江西九江府彭澤縣峰山磯鎮(zhèn)巡檢司、湖口縣茭石磯巡檢司二處
五日癸酉:裁革浙江寧波府慈溪縣河泊所一處
七日乙亥:增置兩浙都轉鹽運使司照磨所一處,并置照磨所照磨一員
七日乙亥同日:增置北平北平府宛平縣豐儲倉大使一員
裁革直隸蘇州府昆山縣寧海驛
八日丙子:更定軍官子弟除授文職官例,可除授府、州、縣官
先是洪武舊制,有將軍官、舍人、致仕軍除授太仆寺官并各王府典寶、各長官司長官、布政司參政等官。至是建文元年七月初九日,詔下行移天下,令大小軍職衙門舉用武官子弟,除授府、州、縣官。
十二日庚辰:裁革云南云南府祿豐縣南平巡檢司、高州府清江巡檢司并所署河泊所,及歸化縣、楊林縣、羅次縣、三泊縣四縣并歸化河泊所等共十六處
十二日庚辰同日:裁革云南大理府太和縣神磨洞巡檢司、趙州蔓神寨巡檢司、云南縣赤石崖巡檢司,云南縣大安倉共五處
十二日庚辰同日:裁革云南蒙化府甸尾巡檢司、臨安府西河縣曲陀巡檢司,西河縣曲陀河泊所、通海縣河泊所、寧州河泊所,翟峨縣鐵治所等共七處
十二日庚辰同日:裁革云南楚雄府楚雄縣呂合巡檢司、定遠縣會基關巡檢司
云南楚雄府呂合巡檢司巡檢楊益改調本府廣通縣舍資巡檢司
十二日庚辰同日:裁革云南武定軍民府和曲州羅摩弭巡檢司、石臼縣皆渡河巡檢司、沅江府禾摩村巡檢司,澄江府河泊所、陽宗縣河泊所、河陽縣河泊所、江川縣河泊所、鶴慶府劍川州河泊所,廣西稅課【闕】府稅課司、澄江府稅課司、曲靖府交水稅課司、鶴慶府稅課司、武定府稅課司、尋甸府稅課司、麗江府稅課司,曲靖府沾益州通運倉等共四十七處
云南武定府和曲州羅摩弭巡檢司巡檢劉寳山調本省大理府太和縣金沙巡檢司巡檢
十二日庚辰同日:裁革云南景東府景豐倉
十二日庚辰同日:裁革江西南安府大庾縣楊林稅課局、聶都稅課局二處
十二日庚辰同日:裁革云南麗江府臨西縣
十二日庚辰同日:裁革云南五井鹽課提舉司師井鹽課司、山井鹽課司、大井鹽井鹽課司共三處,并革師井鹽課司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山井鹽課司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大井鹽井鹽課司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山井鹽井鹽課司副使楊堅調廣南府花架驛驛丞
十二日庚辰同日:裁革云南黑鹽井提舉司署瑯井鹽課提舉司,并革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裁革云南楚雄府鄂嘉縣
增置山東濟南府豐濟倉大使一員
裁革云南武定府和曲州、祿勸州
裁革云南曲靖府南寧縣
增置云南澄江府泗水縣周苔巡檢司
十八日丙戌:裁革江西九江府德化縣南湖嘴巡檢司一處
二十一日己丑:裁革福建興化府興化縣道會司
增置河北承宣布政司,治所置于真定府
增置河北都指揮司,治所置于真定府
增置河北肅政按察司,治所置于真定府
二十六日甲午:裁革陜西漢中府沔縣,黃壩驛、金牛驛、順政驛、相林驛、青陽驛、楊平驛署慶城縣
增置四川忠州安撫司經歷司知事一員
更定京官省親勘合之例,改為合照本部丁憂事例,于吏科關給勘合,定限回銷
先是洪武舊制,在京大小衙門官員典吏給假、省親、祭祖等項,自行具奏,取自上裁,如蒙欽準,本部覆奏,定限給引回還。至是建文元年七月吏部考功司員外郎盧義上書,在京大小衙門官員給假、省親等項,俱于應天府給引,有失體統。詔改為合照本部丁憂事例,于吏科關給勘合,定限回銷。
更定典吏記名取用之例,改為以辦事吏典合著各衙門考驗寫字生疏,造冊記名放回,候缺取用
先是洪武舊制,各處考滿丁憂起復,并給假回部吏典,撥各衙門辦事,挨次實撥。至是建文元年七月吏部某某司主事張才建言,辦事吏典合著各衙門考驗寫字生疏,造冊記名放回,候缺取用,詔從之。
八月
五日壬寅:更置直隸淮安府贛榆縣荻水鎮(zhèn)巡檢司為大興莊圍巡檢司
五日壬寅同日:增置陜西漢中府金州茶倉
八日己巳:裁革陜西行都指揮司西寧衛(wèi)遞運所
十三日庚戌:裁革浙江紹興府上虞河泊所、余姚縣河泊所、桑盆河泊所、蕭山縣河泊所
十三日庚戌同日:裁革浙江臺州府黃巖縣松門巡檢司一處
十八日乙卯:裁革直隸池州府銅陵縣稅課司、青陽縣稅課司、石隸縣稅課司、東流縣稅課司、建德縣稅課司
十八日乙卯同日:裁革湖廣武昌府金子磯鎮(zhèn)巡檢司一處
二十一日戊午:裁革浙江衢州府常山縣草坪驛一處,更置浙江衢州府新坫馬驛為安馬驛
二十三日庚申:裁革浙江杭州府南城河泊所
二十四日辛酉:裁革四川敘州府戎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
裁革云南云南府晉寧州儒學訓導一員
裁革直隸淮安府清河縣白萍坫遞運所
二十六日癸亥:更置廣西田州府思恩州直署廣西承宣布政司
增置北平府昌平縣豐儲倉大使一員
裁革直隸蘇州府吳江縣松陵驛
九月
裁革山東兗州府東平州金線閘日巡檢司
更置山東兗州府平陰縣滑口鎮(zhèn)巡檢司為潘家口堆巡檢司
八日乙亥:裁革遼東都指揮司廣寧前屯衛(wèi)、廣寧后屯衛(wèi)、廣寧中屯衛(wèi)、廣寧左屯衛(wèi)、廣寧右屯衛(wèi)
九日丙子:裁革直隸池州府東流縣吉陽鎮(zhèn)巡檢司
九日丙子同日:增置廣東廣州府連州星子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譚應真調除星子巡檢司副巡檢
增置廣東肇慶府陽江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
十六日癸未:更置四川保寧府江油縣西平馬驛為武平馬驛
二十二日己丑:更置陜西鞏昌府會寧縣青家驛巡檢司為古城巡檢司
二十三日:增置兩浙都轉鹽運使司寧紹分司錢清鹽場鹽課司副使一員、溫臺分司雙穗鹽場鹽課司副使一員
十月
五日辛丑:裁革四川行都指揮司建昌軍民指揮司利濟驛一處
六日壬寅:裁革四川行都指揮司越雋軍民指揮司河南驛、黎州安撫司鎮(zhèn)西驛
七日癸卯:增置云南云南府昆明縣儒學衙門
七日癸卯同日:裁革湖廣德安府應城縣稅課局一處、云夢縣稅課局一處
增置山西平陽府置實庫大使一員
九日乙巳:裁革增置廣東都轉鹽運使司提舉一員、同知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吏目一員,海北分司提舉一員、同知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吏目一員
九日乙巳同日:增置廣東都轉鹽運使司海北分司副使一員、判官一員
九日乙巳同日:裁革浙江臺州府黃巖縣河泊所
十一日丁未:更置江西贛州府南橋堡巡檢司為安遠巡檢司
十二日戊申:增置兩浙都轉鹽運使司黃巖鹽場鹽課司副使一員
十六日壬子:增置云南鶴慶府訓導二員
二十八日甲子:裁革四川順慶府蓬州儒學衙門訓導三員、營山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二十九日乙丑:更置貴州思州府平溪馬水驛為平溪馬驛,湖廣辰州府沅州令水驛為便溪馬驛、晃州水馬驛為晃州馬驛
二十九日乙丑同日:裁革湖廣辰州府沅州便溪水驛
三十日丙寅:裁革河南南陽府鎮(zhèn)平縣訓導二員
裁革云南大理府浪穹縣鳳羽鄉(xiāng)巡檢司
更定稅課司局吏典員額之例,改為以日收課數設置,其余裁革
先是洪武舊制,天下稅課司局吏攢各有定數。至是建文元年十月湖廣永州府道州寧遠縣儒學訓導王駿上書,各府、州、縣稅課司局額設課程多寡不一,所吏典各一名不及一百貫者止設司吏一名,詔下行移浙江等十三布政司并直隸府、州查勘,照日收課數設置,其余裁革。
十一月
十一日丁丑:更置四川鹽課提舉司所署黑鹽井鹽課司、白鹽井鹽課司署會川衛(wèi)軍民指揮使司,寧番衛(wèi)白鹽井二鹽課司署鹽井衛(wèi)軍民指揮使司
十二日戊寅:增置兩浙都轉鹽運使司同知一員、副使一員
十三日己卯:裁革兩浙都轉鹽運使司蘆花鹽場鹽課司、岱山鹽場鹽課司兩處
十三日己卯同日:增置兩浙都轉鹽運使司松江分司三林鹽場鹽課司一處,并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十三日己卯同日:裁革四川夔州府寧番縣大寧鹽場鹽課司一處,并革大使一員
十四日庚辰:裁革陜西延安府葭州稅課司
十五日辛巳:裁革直隸池州府貴池縣李陽河巡檢司
十七日癸未:更置云南曲靖府南寧縣白水關馬驛署沾益州
二十六日壬辰同日:更置福建都轉鹽運使司寧德峬村批驗鹽引所署北茭批驗鹽引所
裁革云南都指揮司平夷衛(wèi)
更置河南開封府雎州、陳州、歸德州三州署河南承宣布政司
十二月
十一日丁未:增置山東濟南府長山縣白山遞運所、歷城縣龍山遞運所、鄒平縣青陽遞運所,青州府安邱縣浯河遞運所、渠邱遞運所,益都縣青社遞運所、金嶺鎮(zhèn)遞運所、昌樂遞運所、新興遞運所;青州府安邱縣浯河驛、渠邱驛、益都縣新興驛
十四日庚戌:裁革四川烏撒軍民府在城遞運所一處、黑張遞運所一處
二十二日戊午:裁革四川烏撒軍民府趙班巡檢司一處
二十二日戊午同日:增置貴州都指揮司普安軍民指揮司貢寧安撫司一處,并置首領官知事一員
二十四日庚申:更定首領官考覈黜陟之制,入流首領官仍發(fā)充吏
先是洪武舊制,凡首領官考不稱職,發(fā)充吏役。至是建文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吏部議首領官多系入流官員、人材、監(jiān)生、秀才等項出身,雖是不稱案牘之職,其余雜職皆可任用。詔下將入流首領官仍發(fā)充吏。
二十七日癸亥:增置長蘆都轉運鹽司照磨所、兩淮都轉運鹽司照磨所、廣東都轉運鹽司照磨所、福建都轉運鹽司照磨所
二十七日癸亥同日:增置四川都指揮司重慶衛(wèi)石柱宣撫司隘關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裁革湖廣都指揮司五開衛(wèi)武陽千戶所
更置湖廣常德府武崇河驛署桃源縣
二十九日乙丑:增置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照磨所一處,并置照磨所照磨一員
建文二年
正月
十五日庚辰:裁革四川行都指揮司普定衛(wèi)軍民指揮司在司稅課局副使一員,更置在司稅課局大使為從九品
十五日庚辰同日:裁革廣東韶州府翁源縣,以地與桂山巖巡檢司并入英德縣
十五日庚辰同日:更置貴州都指揮司平越衛(wèi)稅課局為稅課司,更置稅課局大使為從九品
增置山東萊州府慶豐庫大使二員
十五日庚辰同日:增置廣西柳州府柳城縣洛好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古(上此下旦)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全居敬調除洛好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青以正調除古(上此下旦)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
二十一日丙戌:裁革廣西平樂府昭平遞運所
二十一日丙戌同日:更置湖廣永州府祁陽縣江湘市巡檢司為和平巡檢司
二十一日丙戌同日:裁革湖廣永州府江華縣錦崗巡檢司一處
二十三日戊子:增置廣東肅政按察司僉事一員
二十五日庚寅:增置直隸應天府知候所一處;并增置知候所大使一員、知候所副使一員;大使、副使具未入流
置于后湖,掌冊人數
二十七日壬辰:裁革貴州都指揮司會州衛(wèi)軍民指揮司巴松驛一處、大龍驛一處、會川驛一處、黎溪驛一處、腰驛一處,四川行都指揮司疊溪守御軍民千戶所來遠驛一處
二月
二日丁酉:更置湖廣漢陽府為漢陽州
二日丁酉同日:裁革湖廣漢陽州知府等官
二日丁酉同日:裁革湖廣漢陽州經歷司等衙門
二日丁酉同日:更置湖廣漢陽州府儒學衙門為州儒學衙門
二日丁酉同日:更置湖廣漢陽州僧綱司為僧正司
二日丁酉同日:更置湖廣漢陽州道紀司為道正司
二日丁酉同日:更置湖廣漢陽州稅課司為稅課局
二日丁酉同日:裁革湖廣漢陽州漢陽縣
二日丁酉同日:裁革湖廣漢陽州漢陽縣儒學衙門
二日丁酉同日:裁革湖廣漢陽州漢陽縣蔡店稅課局一處、新灘稅課局一處
二日丁酉同日:裁革湖廣漢陽州漢陽縣桑臺湖河泊所一處、馬影湖河泊所一處
二日丁酉同日:更置湖廣漢陽州漢陽縣蔡店鎮(zhèn)巡檢司衙門并人戶署本州管轄
二日丁酉同日:增置直隸應天府通判一員
更置廣東南雄府為南雄州
裁革廣東南雄州保昌縣,所署紅梅巡檢司、平田巡檢司、百順巡檢司改署南雄州
七日壬寅同日:增置四川鹽井衛(wèi)軍民指揮司馬剌長官司吏目一員、畢直盧長官司吏目一員、金縣長官司吏目一員
八日癸卯:增置直隸滁州關山巡檢司
九日甲辰:裁革江西贛州府贛縣長洛巡檢司一處、南安府南康縣潭口鎮(zhèn)巡檢司一處
更置北平承宣布政司為平燕承宣布政司,治所置于真定府
十五日庚戌:更定直隸應天府五城兵馬指揮司為五城兵馬司,兵馬指揮為兵馬,副兵馬指揮為副兵馬
十七日壬子:裁革湖廣漢陽州百人磯巡檢司一處
二十六日辛酉:裁革直隸廬州道紀司、無為州道正司、六安州道正司、巢縣道會司
二十八日癸亥:裁革行人司并行人司司正、左司副、右司副;更定行人司行人署鴻臚寺
二十八日癸亥:更定大理寺左寺正、右寺正為都評事,左寺副、右寺副為副都評事;裁革大理寺左司評事四員、右司評事八員,新置左司評事六員、右司評事六員
先是洪武三十一年九月初七日復置大理寺及左右二司,并置左司評事四員,審錄在京軍民衙門、直隸衛(wèi)所、府、州、縣刑名,右司評事八員,審錄在外十二布政司、都司、衛(wèi)所、府、州、縣刑名,因二司所設評事多寡不等,治事煩簡不均,至是建文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詔改大理寺左寺正、右寺正為都評事,左寺副、右寺副為副都評事,二司評事均分六員,依刑部、都察院十二道各帶管直署地方審錄。
二十九日甲子:更置都察院為御史府
御史以糾擊貪殘,薦舉循良,建明政事,宣揚教化為職,詔曰:“頃以訴狀繁,易御史臺號都察院,與刑部分治庶獄,以行寬政。今賴宗廟神靈,斷獄頗簡,其更都察院仍漢制為御史府。專以糾貪殘,舉循良,匡政事,宣教化為職。省御史員定為二十八人,務為忠厚,以底治平?!?/p>
二十九日甲子同日:裁革都察院十二道監(jiān)察御史并司務、檢校、照磨,都察院司獄司司獄一員
二十九日甲子同日:新置御史府察院一處,并置監(jiān)察御史二十八員
三十日乙丑:更定江西、浙江、蘇州、松江田賦之例
詔曰:“國家有惟正之供,田賦不均,民不可得而治也。同此地力,同此民情,而江、浙之賦獨重,至于蘇、松則照私租起稅,特以懲一時之頑民耳,豈可為定則以重困一方?宜悉與減免,照各處一例起科,畝不得過一斗?!碧镔x即均,江西、浙江、蘇州、松江人仍任戶部。
三十日乙丑同日:裁革湖廣常德府九潭湖河泊所一處
三十日乙丑同日:增置福建建寧府甌寧縣滸州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更定戶部錢糧衙門選官之例
先是洪武舊制,戶部錢糧衙門,不用江西、浙江、蘇州、松江人為官。至是建文二年二月詔仍將江西、浙江、蘇、松人除授戶部尚書、左侍郎、右侍郎、各司郎中、主事等官職。
更定戶部錢糧衙門選吏之例
先是洪武舊制,江西、浙江、蘇、松人民不許于戶部錢糧衙門充吏。 至是建文二年二月詔仍將江西、浙江、蘇、松人民撥發(fā)戶部充吏。
三月
更定六部正二品左侍郎為左侍中、右侍郎為右侍中
四日己巳:增置廣西慶遠府宜山縣大曹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東江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述院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天河縣東禪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歸仁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誠農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楊貴華調除大曹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陳敬善調除東江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李孟二調除述院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莫旺調除東禪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覃恩調除歸仁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李得調除誠農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
七日壬申:更定備榜舉人選署之制
先是洪武舊制,各處儒學缺官,將備榜舉人除授教諭、學正、教授、訓導暑事,俱支教諭俸,以后教得生員有效時,卻與實授。至是建文二年三月初七日,詔將備榜舉人年二十九以下愿署學事者,選署教諭、訓導,俱照見署職名,支請本等俸給廩膳,訓誨三年,仍赴會試,如本身中第,其所教生員又中鄉(xiāng)試,即照進士合授品級,遞升一等,若本身自中生員鄉(xiāng)試不中,止是本等出身,若本身不中生員中舉,署教諭者實授教諭,署訓導者實授訓導,九年考滿,依例黜降,其本身生員俱各不中,仍前署事除,支廩膳米合得俸給,減半關支。
八日癸酉:裁革廣西慶遠府忻城縣,以地入東蘭州
八日癸酉同日:裁革廣東都轉鹽運使司廣盈庫一處,并革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八日癸酉同日:裁革江西臨江府新喻縣河泊所一處
八日癸酉同日:增置廣西慶遠府河池縣土堡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金城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思誠縣北蘭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吉定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安化鎮(zhèn)巡撿司副巡檢一員、歸恩鎮(zhèn)巡撿司副巡檢一員、義普鎮(zhèn)巡撿司副巡檢一員
容公清調除土堡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莫公算調除金城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莫祖調除北蘭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區(qū)勝調除吉定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覃玄保調除安化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李郭寶調除歸恩巡檢司副巡檢、黃依調除義普巡檢司副巡檢
裁革山東青州府壽光縣稻田店遞運所二處
裁革廣東高州府廣寧庫
九日甲戌:裁革直隸鎮(zhèn)江府照磨所檢校一員
十七日壬午:增置廣東、廣西各巡檢司副巡檢
先是洪武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廣西慶遠府河池縣知縣某某某上書:“本府所屬東蘭、那地二州,宜山等縣地臨極邊,蠻民作耗,未嘗寧息。衙府調軍剿補,賊人潛躲無跡,跟捕良民被擾,絜家搬移。如將本處巡檢司,各添設土人副巡檢一員相兼鎮(zhèn)守,便益?!奔坝臆姸级礁蠖级巾n觀上書:“廣西柳州、慶遠等府,忻城等縣,各處巡檢司臨據山隘,人民獞猺,中半愚頑兇惡,人面獸心。所設流官巡檢與其語言不通,心性不合,合于每處附近村內,保取能干村老一人除授副巡檢,與正巡撿相兼掌事,庶得地方寧靜。”至是建文二年三月十七日大理寺左寺丞彭與民等上書:“瓊州所屬週圍俱系大海,內包黎峒民等,民少黎多,其熟黎雖是順化,止納秋糧,各項差役俱系民當。其生黎時常出村劫掠,連年出鎮(zhèn)征勦,為害不息。今詢訪各處熟黎,俱有峒首,凡遇公差役,征納秋糧,有司俱憑峒首催辦。官軍征捕,亦憑峒首指引。今所屬各有防黎及備倭巡司,如將各處峒首,選其素能撫服黎人者,授以巡檢司職事,其弓兵就于黎人內僉典應當,令其鎮(zhèn)撫熟黎,當差招諭向化,如此則黎民貼服,軍民安息矣?!痹t從之,至是首置副巡檢職
十八日癸未:裁革湖廣辰州府麻陽縣僧會司一處
十九日甲申:增置廣西柳州府上林縣三門灘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三畔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李馮調除三門灘巡檢司副巡檢,蘇盈調除三畔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
二十二日丁亥:增置直隸松江府渠堰一處
二十五日庚寅:裁革直隸鳳陽府廣儲一倉、二倉、三倉、四倉、五倉
二十五日庚寅同日:裁革湖廣辰州府沅州平溪巡檢司
二十五日庚寅同日:增置湖廣辰州府黔陽縣黔陽巡檢司
增置湖廣行都指揮司;并增置湖廣行都指揮司都指揮使一員、都指揮同知兩員、都指揮僉事四員
增置湖廣行都指揮司經歷司,并增置經歷一員
增置湖廣行都指揮司斷事司,并增置斷事一員、副斷事一員
更定六部左侍中、右侍中為從一品,六部左侍郎、右侍郎為正二品
三十日乙未:更定典吏考滿移用之制,改為在外吏典俱赴所署承宣布政司,會同肅政按察司考驗,定作三等,上等升用,中等調用,下等降發(fā)未入流衙門,凡經兩考者,則貢舉赴京。
先是洪武舊制,在外吏典或一考、二考赴京撥用。至是建文二年三月吏部議定,在外吏典俱赴布政司,會同按察司考驗,定作三等,上等升用,中等調用,下等降發(fā)未入流衙門,凡經兩考,則貢舉赴京,詔從之。
更定吏典選用之例,增選取農民市井吏典
先是洪武舊制,市井之民不許為吏卒。至是建文二年三月吏部議定,選取吏典不拘農民市井,但能書算者,丁力相應,一概選充,詔下行移各府衙門,在外有司僉點應役。
更定吏典犯罪之例
先是洪武舊制,吏典有犯罪名,除役內私笞,公過不論,外但犯臟私杖罪以上,候除授,遞降一級,其未出身者,仍依已定資格,照俸撥用,候出身,照先役衙門資格敘用。至是建文二年三月,吏部議定內外大小衙門見役典吏有犯罪名,除公罪記錄外,私罪杖六十、七十,罰役一年,八十、九十罰役二年,杖一百罰役三年,詔從之。
四月
三日戊戌:增置直隸蘇州府吳縣主簿一員、長洲縣主簿一員、嘉定縣主簿一員、昆山縣主簿一員、吳江縣主簿一員、常熟縣主簿一員
裁革浙江杭州府臨安縣稅課司
四日己亥:增置直隸松江府上??h縣丞一員、主簿一員、典史一員,華亭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典史一員
四日己亥同日:增置浙江嘉興府嘉興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典史一員,海鹽縣主簿一員、崇德縣主簿一員
六日辛丑:增置廣西慶遠府荔波縣蒙村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覃命調除蒙村巡檢司副巡檢
七日壬寅:裁革湖廣襄陽府宜城縣柳株等套河泊所
裁革陜西鞏昌府階州峰帖山巡檢司
十日乙巳:裁革陜西漢中府沔縣柏林青林驛
十一日丙午:裁革中都留守司飛熊衛(wèi)經歷司經歷一員、英武衛(wèi)經歷司經歷一員
十二日丁未:更置湖廣辰州府沅州沅水驛為沅陽水馬驛
十二日丁未同日:裁革四川保寧府劍州儒學衙門訓導三員,照化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十二日丁未同日:裁革四川馬湖府同知一員、推官一員、知事一員,東川軍民府同知一員、推官一員、知事一員,芒部軍民府同知一員、推官一員、知事一員,烏蒙軍民府同知一員、推官一員、知事一員
十二日丁未同日:增置廣西柳州府馬平縣都博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辛恩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賓州安城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許仲政調除都博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譚進調除辛恩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陸富安城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
十四日己酉:更定儒學官員選考之例,軍中有通經者,不分入伍不入伍,可考試除用
先是建文元年五月二十一日,因儒學缺官數多,詔下行移各處,但有見任未入流官,及為事充軍今已替役但是通經者,著令所在衙門官員訪舉,考試送部。至是建文二年四月十四日復詔。行移各處軍職衙門,軍中有通經,不分入伍不入伍,著本管衛(wèi)所官舉送承宣布政司、肅政按察司公同考試,中式送部選用。
十六日辛亥:裁革直隸安慶府懷寧縣長楓夾鎮(zhèn)巡檢司
二十日乙未:增置陜西西安府咸寧縣乾祐鐵冶所、鞏昌府寧遠縣寧遠鐵冶所
二十一日丙辰:更置云南武定軍民府和曲縣署金沙江巡檢司、善驛、環(huán)州驛署元謀縣
更置遼東都指揮司沈陽左衛(wèi)為湖廣行都指揮司衡山護衛(wèi)
二十四日己未:更置遼東都指揮司沈陽左衛(wèi)經歷司為湖廣行都指揮司衡山護衛(wèi)經歷司
二十八日癸亥:增置山東濟南府泰安州新暉驛
二十八日癸亥同日:增置鐘山祠祭署一處,并增置奉祀一員、祀丞一員
二十九日甲子:裁革江西撫州府臨川縣航步稅課局一處
二十九日甲子同日:裁革湖廣永州府江華縣錦田巡檢司一處
更定文職官授誥之例,改為文官五品以上給與誥命,六品至九品給與敕命,在外官員三年考覈稱職,照依品級頒給誥敕
先是洪武舊制,職掌內公侯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誥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婦人誥敕同夫品級,在京四品以上試職實授頒級誥命,取自上裁,五品以下官初任試職,一年后考覈堪用者,與實授頒給誥敕。建文元年三月,詔將在京文官七品以上三年考滿,給與誥命,八品一下三年考滿,給與敕命。至是建文二年四月,詔將文官五品以上給與誥命,六品至九品給與敕命,在外官員三年考覈稱職,俱合照依品級頒給誥敕。
五月
六日庚午:裁革江西南昌府原儲庫
六日庚午同日:裁革江西吉安府永新縣河泊所一處
七日辛未:裁革直隸鎮(zhèn)江府甘露壩一處
七日辛未:裁革直隸鎮(zhèn)江府瀕新港壩官一員
裁革廣西慶遠府宜山縣德勝馬驛、河池縣馬安馬驛
裁革廣東韶州府樂昌縣河泊所
十日甲戌:裁革兩浙都轉鹽運使司昌國正鹽場鹽課司一處
十六日庚辰:更置廣東廉州府欽州靈山縣直署本府
十七日辛巳:更定京官填注之例
先是洪武舊制,內外大小衙門缺官,逐月徑申本部作缺,臨選之時類缺,赴科填注銓官。至是建文二年五月十七日吏科都給事中汪泰上書,合三日一次各,各處申到缺官職名、員數,具手本進科增注,詔從之。
十八日壬午:裁革兩淮都轉鹽運使司太州分司小海鹽場鹽課司并大使一員、副使一員,并入革堰鹽場鹽課司
更置廣東廣州府陽山縣西岸巡檢司于河南為巡陽巡檢司
二十日甲申:更置直隸蘇州府長洲稅課司、吳縣稅課司為蘇州府稅課司,增置長洲分司副使一員、吳縣分司副使一員
二十一日乙酉:增置陜西肅政按察司僉事一員
二十一日乙酉同日:增置福建建寧府政和縣黃梅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二十五日己丑:裁革廣西慶遠府忻城縣三寨鎮(zhèn)巡檢司
二十五日己丑同日:裁革四川鹽井衛(wèi)軍民指揮使司黑鹽場鹽課司副使一員
增置山東都指揮司濟南中衛(wèi)
以鰲山衛(wèi)雄崖千戶所附
六月
一日甲午:裁革江西廣信府廣濟倉副使一員
四日丁酉:裁革江西建昌府盱江遞運所一處
四日丁酉同日:裁革江西建昌府南城縣藍田巡檢司一處
五日戊戌:增置福建延平府南平縣武步驛一處,并置驛丞一員
六日己亥:裁革浙江寧波府象山縣石浦巡檢司、爵溪巡檢司二處
十二日己巳:增置東宮少師二員、少傅二員、少保二員、賓客二員
十二日己巳同日:新置資德院,新置資德一員,資善二員,署官贊讀二員、贊講二員、贊書二員、著作郎二員,掌籍一員,首領官典簿一員;資善職比翰林院學士,贊讀職比翰林院侍讀,贊講職比翰林院侍講,贊書職比翰林院侍書,著作郎職比史官,掌籍職比典籍;資德正五品,資善正六品,贊讀正七品、贊講正七品、贊書正七品,著作郎正八品,掌籍正九品,典簿從九品
十四日丁未:改定諸親王府長史司審理正為審理、審理副為副審理、典膳正為典膳、典膳副為副典膳、奉祀正為奉祀、典寶正為典寶、典寶副為副典寶、良醫(yī)正為良醫(yī)、良醫(yī)副為副良醫(yī)、典儀正改為典儀、典儀副改為副典儀;并改左長史從五品、右長史從五品、首領官典簿正九品,
十四日丁未同日:增置諸親王府賓輔二員、長史司長史一員、伴讀一員、伴講一員、伴書一員;賓輔正三品、長史正五品、伴讀從七品、伴講從七品、伴書從七品
十四日丁未同日:增置諸郡王府賓友二員、教授一員、記室二員,直史司直史一員、左直史一員、右直史一員、首領官吏目一員、典印署典印一員、典祠署典祠一員、典禮署典禮一員、引禮二員、典饌署典饌一員、典饌署典饌一員、典藥署典藥一員、儀仗司吏目一員;賓友正四品、教授正八品、記室正九品,直史司直史正六品、左直史從六品、右直史從六品、首領官吏目正九品、典印署典印正九品、典祠署典祠正九品、典禮署典禮正九品、引禮未入流、典饌署典饌正九品、典藥署典藥正九品、儀仗司吏目未入流
十五日戊申:裁革湖廣常德府沅江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二十二日乙卯:裁革廣東肇慶府開建縣僧會司
二十三日丙辰:裁革山西太原府興縣孟家峪巡檢司
二十三日丙辰同日:裁革湖廣瑞州府萍鄉(xiāng)縣河泊所一處
二十九日壬戌:更置陜西行都指揮司儒學衙門為寧夏諸衛(wèi)儒學衙門
七月
一日甲子:裁革兵部典牧所;并革兵部典牧所提領一員,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裁革廣西慶遠府忻城縣羅目鎮(zhèn)巡檢司
裁革山東濟南府歷城縣堰頭水驛
五日:更定天下各都指揮司、行都指揮司各衛(wèi)經歷正七品
五日同日:增置廣西柳州府融縣長安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懷遠縣丹陽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覃妙成調除長安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覃曉調除丹陽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
九日壬申:更置江西建昌府新城縣飛鳶巡檢司為鎮(zhèn)安巡檢司
九日壬申同日:裁革福建都轉鹽運使司木蘭陂批驗鹽運所一處
十六日己卯:裁革陜西漢中府沔縣,以地署褒城縣
十七日庚辰:增置河南開封府西華縣河清驛
十九日壬午:增置欽天監(jiān)五官監(jiān)候一員
二十四日丁亥:增置河南河南府新安縣鐵治所
二十四日丁亥同日:增置江西吉安府吉水縣關山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二十五日戊子:增置山西承宣布政司雜造局一處,并置從九品大使一員
二十五日戊子同日:裁革山西大同府雜造局副使一員
二十七日庚寅:裁革太仆寺牧馬千戶所吏目一員,牧馬千戶所副使一員
二十八日辛卯:更置山東濟南歷城縣堰頭巡檢司為長領巡檢司,并署章邱縣
二十九日壬辰:裁革直隸廬州府英山縣稅課司
增置云南鎮(zhèn)康州
增置云南騰沖軍民指揮使司守御千戶所
?
八月
一日癸巳:裁革直隸徽州府新安驛
二日甲午:裁革江西瑞州府萍鄉(xiāng)縣廬溪稅課司
十日壬寅:更置浙江衢州府上航埠頭驛為上航水馬驛、常山縣廣濟渡驛為廣濟水馬驛
十日壬寅同日:裁革浙江衢州府西安縣信安驛、常山縣安山驛
十日壬寅同日:裁革浙江寧波府慈谿縣向頭巡檢司一處
十一日癸卯:更定承天門為皋門、端門為應門、午門為端門、謹身殿為正心殿
十二日甲辰:更定大學士為學士;更定華蓋殿大學士為華蓋殿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為文華殿學士、武英殿大學士為武英殿學士、文淵閣大學士為文淵閣學士;增置正心殿學士一員;增置華蓋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正心殿待詔,無定員;增置文淵閣典籍二員
十二日甲辰同日:裁革東閣大學士
十二日甲辰同日:新置翰林院承旨一員、學士一員、文學博士二員;改定翰林院孔目為典簿,正九品;裁革翰林院侍讀二員、侍講學士二員、五經博士九員、典籍二員、待詔九員
十二日甲辰同日:更定中書舍人為翰林院侍書,署文淵閣
十二日甲辰同日:新置文翰館,并于文翰館內置侍讀、侍講、侍書
十二日甲辰同日:更定翰林院修撰正六品、編修從六品、檢討正七品、侍書正七品
十二日甲辰同日:新置文史館,并于文史館內置修撰、編修、檢討
十二日甲辰同日:裁革廣東廣州府清遠縣橫石馬驛、東莞縣城西水驛
十二日甲辰同日:增置廣西柳州府融縣鵝鵛隘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蒙老(犭丙)調除鵝鵛隘巡檢司副巡檢
十八日戊戌:更定文職官考覈黜陟之制,改為三年考滿,止令造繳牌冊
先是洪武舊制,在外大小衙門文職官員,三年考滿,俱要親身給由赴京。至是建文二年八月十八日河南汝寧府推官狄茂上書,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承宣布政司軍務事繁,缺官理辦,詔改為三年考滿,止令造繳牌冊。
十九日辛亥:增置浙江金華府東陽縣玉山關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二十五日丁巳:增置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一員
九月
二日癸亥:裁革浙江溫州府瑞安縣三港稅課局一處
三日甲子:增置四川肅政按察司僉事一員
四日乙丑:裁革福建汀州府連城縣稅課局
十日辛未:增置江西建昌府南豐縣太平巡檢司一處、江西饒州府余干縣康山巡檢司一處,并置太平巡檢司巡檢一員、康山巡檢司巡檢一員
十日辛未同日:裁革福建漳州府漳浦縣后葛巡檢司為古雷巡檢司、南靖縣古雷巡檢司為小溪巡檢司
增置山西平陽府臨汾縣汾水巡檢司
裁革廣東潮州府程鄉(xiāng)縣河泊所
十二日癸酉:裁革湖廣郴州郴江驛一處
十四日乙亥:裁革陜西鳳翔府東河橋驛;漢中府略陽縣峽口驛,褒城縣關山驛、清橋驛,南鄭縣黃沙驛驛、鳳縣驛、草涼樓驛、梁山驛、岔安山驛,金州稅課局
十五日丙子:更置直隸鎮(zhèn)江府丹徒縣京口驛直署本府管署
十六日丁丑:增置直隸淮安府南銷倉
二十日辛巳:增置兩淮都轉鹽運使司淮安分司東官鹽場鹽課司一處,并置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二十二日癸末:增置浙江杭州府錢塘縣諸橋巡檢司、海寧縣長安鎮(zhèn)巡檢司
二十五日丙戌:增置太常寺贊禮郎二員
二十五日丙戌同日:增置廣西慶遠府荔波縣窮來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石多池調除窮來巡檢司副巡檢
裁革陜西漢中府略陽縣嘉陵驛、【闕】泉驛
二十六日丁亥:裁革陜西漢中府城固縣稅課局
二十六日丁亥同日:更置漢中府金川茶倉于漢中府
三十日辛卯:增置江西贛州府寧都縣寧都寨巡檢司、馬頭寨巡檢司二處,并置寧都寨巡檢司巡檢、馬頭寨巡檢司二員
十月
一日壬辰:更定天地壇祠署為南郊祠祭署、山川壇籍祠署為籍田祠祭署、泗州祠祭署為泗濱祠祭署、宿州祠祭署為新豐祠祭署
二日癸巳:裁革湖廣郴州桂陽縣濠村巡檢司一處、長樂山口巡檢司一處
二日癸巳同日:更置四川嘉定州峰門水驛署眉州清神縣
二日癸巳同日:增置湖廣郴州興寧縣永戍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五日丙申:裁革廣西慶遠府舊忻城縣來蘇鎮(zhèn)巡檢司
六日丁酉:裁革福建邵武府泰寧縣河泊所一處
七日戊戌:裁革湖廣荊州府長陽縣稅課局一處、郴州宜章縣稅課局一處
八日己亥:裁革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工部、兵部清吏司清吏二字
八日己亥同日:裁革戶部十三清吏司,立職民、度支、金帛、倉庫四司,每司新置郎中一員、員外郎二員、主事八員
八日己亥同日:裁革刑部十二清吏司,立詳憲、比議、職門、都官四司,每司新置郎中一員、員外郎二員、主事八員
八日己亥同日:裁革刑部司獄司司獄四員
八日己亥同日:裁革國子監(jiān)博士、國子監(jiān)學正、國子監(jiān)學錄;增置國子監(jiān)助教十七員
九日庚子:更定國子監(jiān)生歷事之制,改為一年為滿,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不拘選用,中等、下等仍歷一年,再考上等仍依上等用,中等不拘品級,隨才任用,下等者送監(jiān)讀書
先是洪武舊制,監(jiān)生歷事三個月,從本衙門司務考覈分豁勤謹、平常、才力不及、奸懶名項引奏。勤謹者仍令歷事,候有缺官,挨次取用,平常者再歷,才力不及者送監(jiān)讀書,奸懶者發(fā)充吏役。至是建文二年十月初九日詔下行移各衙,將各衙門定擬一年為滿,從本衙門考覈,分豁上、中、下三等引奏,上等不拘衙門選用,中等、下等仍歷一年,再考若上等者仍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級,隨才任用,若再考下等者送監(jiān)讀書。
九日庚子同日:更定官吏親屬干犯配用之例,改為官吏家屬但告極刑,一體照例放免
先是洪武舊制,凡官吏果有小功以上親屬干犯極刑,官于邊遠敘用,吏撥邊遠軍衛(wèi)衙門永充吏役。至是建文二年十月初九日吏部吏王從政告有親叔王謙為事典刑,照勘是實,引放為民,詔以后官吏但告極刑,一體照例放免。
十一日壬寅:更置浙江溫州府梅頭巡檢司為臺湖巡檢司
十八日己酉:增置山東兗州府供給倉大使一員
二十三日甲寅:裁革光祿寺大官署丞二員、珍羞署丞二員、良醞署丞二員、掌醢署丞二員,增置光祿寺大官署監(jiān)事二員、珍羞署監(jiān)事二員、良醞署監(jiān)事二員、掌醢署監(jiān)事二員
二十七日戊午:裁革浙江金華府蘭溪縣絣塘稅課局一處
二十八日己未:裁革浙江杭州府昌化縣平窯巡檢司、廣東肇慶府陽春縣古良巡檢司
二十八日己未同日:裁革四川成都府綿州儒學衙門訓導三員、威州儒學衙門訓導三員、新繁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雙流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崇寧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安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井研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漢州德陽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什方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綿竹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威州??h儒學衙門訓導二員、綿州彰明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羅江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十三處儒學衙門共計裁革訓導二十八員
二十八日己未同日:裁革四川重慶府黔江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豐都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武隆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二十八日己未同日:裁革四川保寧府廣元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江油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梓橦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二十八日己未同日:裁革四川敘州府筠連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夔州府萬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二十八日己未同日:裁革四川潼川州本州儒學衙門訓導三員、潼川州蓬溪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潼川州鹽亭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潼川州射洪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潼川州中江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嘉定州本州儒學衙門訓導三員、嘉定州威遠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眉州本州儒學衙門訓導三員、眉州丹棱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眉州彭山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眉州青神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雅州本州儒學衙門訓導三員、雅州榮經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雅州名山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雅州蘆山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裁革四川順慶府蓬州訓導三員、營山縣訓導二員
十一月
二日壬戌:更定京官還家程限之例,依禮部定監(jiān)生省親事例,改為許在家三月
先是洪武舊制,吏典考滿給假,如果離家三年,別無粘帶,本部就行照例定限,除起程日期外,另與一個月在家,俱各扎付應天府,給引照回。至是建文二年十一月初二日吏科都給事中汪泰上書,請在京官吏給假,依禮部定監(jiān)生省親事例,除往回外,許在家三月,詔從之。
二日壬戌:更定王府官、護衛(wèi)首領官給由之例,改為有司一體給由考覈
先是洪武舊制,各王府官與護衛(wèi)首領官永遠在職辦事,不在給由之限。至是建文二年十一月初二日,因韓府良醫(yī)宋添給由,詔有司照依,王府官、護衛(wèi)首領官一體給由考覈。
三日癸亥:更定風憲官員事績之例,改為以建明政事、糾擊奸貪、薦舉循良、宣揚教化等事報為事績
先是洪武舊制,在外按察司官并監(jiān)察御史,考滿之日,將任內問過、刑名、追臟、罰報為事績。至是建文三年十一月初三日大理寺右少卿胡閏等上書,風憲之職與刑官不同,詔改為以建明政事、糾擊奸貪、薦舉循良、宣揚教化等事報為事績。
三日癸亥同日:裁革直隸常州府江陰縣黃田闌批驗茶引所、宜興縣張渚批驗茶引所
八日戊辰:增置陜西平涼府涇州溫泉鎮(zhèn)巡檢司
十三日癸酉:更置湖廣靖州會同縣鎮(zhèn)遠巡檢司為江東巡檢司
十四日甲戌:更置湖廣衡州府衡陽縣江東巡檢司為沙平巡檢司
十四日甲戌同日:裁革福建延平府南平縣大歷稅課司
裁革陜西鳳翔府郿縣稅課司
十五日乙亥:裁革廣東潮州府海陽縣園頭稅課司
十五日乙亥同日:裁革四川保寧府廣元縣九井馬驛一處
十六日丙子:裁革直隸安慶府宿松縣涇江口巡檢司、歸陵灘鎮(zhèn)巡檢司
十六日丙子同日:裁革四川承宣布政司筠連茶課司副使一員
更置云南大理府太和縣金沙巡檢司署蘭滄衛(wèi)北勝州
十七日丁丑:增置云南澄江府路南州、新興州、陽宗縣、江川縣儒學衙門
十八日戊寅:更置陜西華州潼關倉署河南都指揮司潼衛(wèi)
二十日庚辰:裁革陜西鞏昌府兩當縣并儒學衙門、僧會司、僧道司四處,以地并【闕】花驛署徽州
二十日庚辰同日:增置陜西鞏昌府徽州兩當巡檢司,并增置巡檢司巡檢一員
二十二日壬午:更置廣東潮州府揭陽縣鮀補巡檢司【闕】
增置直隸徐州永福倉,并增置倉大使一員、倉副使一員
二十四日甲申:裁革山東濟南府堰頭遞運所
二十九日乙丑:裁革直隸鳳陽府定遠縣豐儲倉
二十九日乙丑同日:增置直隸鳳陽府臨淮縣花圓倉,并增置倉大使一員、倉副使一員
十二月
八日戊戌:裁革四川保寧府紫石水驛一處、廣元縣問津馬驛一處、廣元縣朝天馬驛一處、閬中縣高橋水驛一處
九日己亥:增置河北真定府真定州永定倉,并增置倉大使一員、倉副使一員
十日庚子:增置直隸應天府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十四日甲辰:裁革四川永寧宣撫司永寧遞運所一處、赤水河遞運所一處,貴州宣慰司畢節(jié)遞運所一處
十九日己酉:裁革直隸鳳陽府稅課司,并改直隸鳳陽府廣濟關稅課分司為鳳陽府稅課司
二十日庚戌:增置都察院照磨所,并置照磨一員;照磨正八品
二十一日辛亥:增置四川播州宣慰司播州長官司儒學衙門一處、黃平安撫司儒學衙門一處;并置播州長官司儒學衙門學正一員、教諭一員,黃平安撫司儒學衙門學正一員、教諭一員
二十一日辛亥同日:裁革福建福州府羅源縣河泊所、寧德縣河泊所、連江縣河泊所、長樂縣河泊所,建寧府建陽縣河泊所、建陽縣后山河泊所、崇安縣河泊所、浦城縣河泊所,延平府將樂縣河泊所、尤溪縣河泊所、順昌縣河泊所、沙縣河泊所、南平縣西芹河泊所
二十二日壬子:更置河南開封府封邱縣中欒巡檢司為武陽縣東趙巡檢司
二十五日乙卯:更定六科都給事中正七品,六科左右給事中從七品,六科給事中正八品
二十六日丙辰:增置浙江處州府麗水縣和云巡檢司一處、四川重慶府江津縣五脈巡檢司一處,并置和云巡檢司巡檢一員、五脈巡檢司巡檢一員
二十八日戊午:增置工部營膳司主事三員、工部虞衡司主事三員
增置陜西行都指揮司武威中衛(wèi)
裁革福建裁革廣西慶遠衛(wèi)軍民指揮使司
裁革湖廣都指揮司五開衛(wèi)
建文三年
正月
五日乙丑:裁革四川馬湖府本府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八日戊辰:裁革浙江寧波府象山縣本縣河泊所一處
八日戊辰同日:更置福建建寧府松溪縣東關巡司為遂應巡檢司
十日庚午:裁革廣西太平府乃積倉
裁革云南廣南府花朵驛
十六日丙子:更定教官離職給由之例,改為許令先申作缺,存留在學,月支一石,新官到任之日給由
先是洪武舊制,在外教官訓導,九年考滿即便離職給由。至是建文三年正月十六日四川成都府灌縣典吏左政上書,教官獨員考滿去處,許令先申作缺,存留在學,月支一石,誨訓生徒,新官到任之日給由,詔從之。
十八日戊寅:更定知印承差歷役之例,改為九年為滿出身
先是洪武舊制,內外各衙門知印承差歷役三年,滿日照例出身。至是建文三年正月十八日廣西承宣布政司通吏朱仕俊上書,請比照吏員,詔改為以九年為滿出身。
二十八日戊子:裁革廣東瓊州府陵水縣牛嶺巡檢司
二十八日戊子:更置廣東瓊州府感恩縣延德巡檢司為感恩巡檢司
二十八日戊子同日:增置廣西柳州府羅城縣安相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樂善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通道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韋顯之調除安相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韋顯成調除樂善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黃顯達通道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
二月
六日乙未:更定工部軍器局大使品級為正九品,副使從九品
十八日丁未:裁革湖廣武昌府江夏縣賽湖湖泊所一處
十八日丁未同日:增置廣西柳州府遷江縣羅目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李廣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石四調除羅目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何良友調除李廣鎮(zhèn)巡檢司副巡檢
二十二日辛亥:裁革廣西平樂府富川縣學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二十四日癸丑:裁革廣西太平府左江驛
二十五日甲寅:裁革江西贛州府信豐縣稅課局一處
二十六日乙卯:裁革直隸廬州府舒城縣道會司
(疑)二十六日乙卯同日:裁革直隸廬州府道紀司、無為州等州道正司、巢縣道會司
二十七日丙辰:裁革陜西平涼府崇信縣稅課司
三月
二日辛酉:裁革山東兗州府魚臺縣僧會司
三日壬戌:裁革廣東韶州府曲江縣綿普巡檢司
四日癸亥:裁革廣西平樂府榕津巡檢司
四日癸亥同日:裁革四川鹽井衛(wèi)軍民指揮司稅課局一處
四日癸亥同日:增置廣西潯州府桂林縣大宣卿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黃子仲調除大宣卿巡檢司副巡檢
更置廣東廉州府欽州為欽縣
裁革廣東廣州府陽山縣,以地并三處巡檢司署連州
七日丙寅:裁革四川成都府灌縣道會司一處
裁革廣東瓊州府樂安縣丞一員、主簿一員
裁革河北都指揮司會州衛(wèi)稅課司
裁革陜西行都指揮司鎮(zhèn)番衛(wèi)稅課司
二十六日乙酉:裁革湖廣襄陽府均州稅課局一處
二十八日丁亥:裁革四川敘州府宜賓縣安邊水驛一處
閏三月
十七日丙午:裁革江西建昌府廣昌縣稅課局
十八日丁未:裁革廣西承宣布政司廣儲鹽倉一處,并革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二十五日甲寅:裁革湖廣永州府江華縣稅課局一處
二十九日庚午:裁革廣東肇慶府四會縣金溪巡檢司
增置云南楚雄府鎮(zhèn)南州儒學訓導一員
增置山東登州府豐益?zhèn)}大使一員
增置山東登州府豐益?zhèn)}大使一員
增置直隸蘇州府渠堰所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四月
五日癸亥:裁革浙江溫州府在城河泊所一處
六日甲子:裁革山東濟南府東昌縣稅課司
七日乙丑:增置直隸揚州府江都縣瓜州倉、儀真縣儀真?zhèn)}
八日丙寅:裁革山東都轉鹽運使司鹽倉一處,并革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十三日辛未:增置四川播州宣慰司并僧綱司、道紀司
十四日壬申:裁革福建邵武府建寧縣稅課局一處
十五日癸酉:裁革湖廣衡州府酃縣稅課局一處
十六日甲戌:增置陜西慶陽府靈州鹽課司一處,并置大使一員
十六日甲戌同日:增置陜西慶陽府靈益稅課司大使一員
十七日乙亥:更置四川永寧宣撫司稅課局為稅課司,并置從九品大使一員
二十二日庚辰:裁革湖廣辰州府盧溪縣丞一員、主簿一員
二十四日壬午:更定教職官考覈黜陟之制,改為止以取中科舉多寡考覈,將考覈詞語革去
先是洪武舊制,教官九年考滿給由,俱從合干上司考覈,要見稱職、平常、不稱職詞語,送部覈考,又論科舉多寡黜陟。至是建文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吏部議教官止以取中科舉多寡考覈,將考覈詞語革去,詔從之。
二十四日壬午同日:裁革浙江衢州府龍游縣龍丘驛一處
二十四日壬午同日:更置浙江金華府蘭溪縣【氵轂】水驛為【氵轂】江水馬驛、衢州府亭步驛為亭步水驛
裁革云南楚雄府鎮(zhèn)南巡檢司
云南楚雄府鎮(zhèn)南巡檢司巡檢楊昌調大理府趙州定西嶺巡檢司巡檢
五月
二日庚寅:裁革四川夔州府河泊所一處、巫山縣河泊所一處
十一日丙寅:增置廣東瓊州府寧遠縣藤橋巡檢司副巡檢一員、通遠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黃其調除藤橋巡檢司副巡檢、黎讓調除通遠巡檢司副巡檢
十九日丁未:增置山西平陽府翼城縣東嶺巡檢司、岳陽縣沁村巡檢司、靈石縣高壁巡檢司
二十四日壬子:裁革直隸常州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裁革山西大同府馬邑縣稅課司
二十六日甲寅:更置廣西思明府利州直署廣西承宣布政司
更定沿海巡檢選除之例,改為軍官弟侄中不應襲職及年三十以上無過之人選除
先是洪武舊制,沿海巡檢,不拘人材等項除用。至是建文三年五月錦衣衛(wèi)所鎮(zhèn)撫陳貞上書,廣東海南所屬巡檢多系人材除授,不諳操整,每遇賊人出沒,不能抵敵,請合于軍官弟侄中不應襲職之人保除。詔下行移在京各衛(wèi)所,選取官下,不應襲職弟男子侄三十以上無過之人選除。
六月
一日戊午:裁革湖廣常德府沅江縣稅課局一處
二日乙未:增置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主簿一員
十一日戊辰:更置直隸鳳陽府邳州遞運所為宿遷縣遞運所
十二日己巳:裁革山西太原府五臺縣稅課局
十六日癸酉:裁革河北河間府任邱縣河泊所
十七日甲戌:裁革浙江衢州府開化縣稅課局、江西瑞州府新昌縣稅課局
十九日丙子:更置浙江臺州府寧??h連盤巡檢司為桐巖巡檢司
十九日丙子同日:裁革浙江臺州府寧??h蛟湖巡檢司、寧海縣越溪巡檢司、寧??h曼奧巡檢司、寧??h鐵場巡檢司、黃巖縣長浦巡檢司
十九日丙子同日:增置湖廣辰州府盧溪縣大石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楊玄一調除大石巡檢司副巡檢
二十一日戊寅:增置江西臨江府新喻縣鐵治所一處,并置大使一員
二十一日戊寅同日:增置云南瀾滄衛(wèi)軍民指揮司充實倉一處
二十三日庚辰:裁革湖廣荊州府歸州興山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二十四日辛巳:裁革河南汝寧府上蔡縣崇禮驛,開封府鄢陵縣美化驛、商水縣德政驛、尉氏縣蓬池驛,陳州西華縣關口驛、項城縣金雞驛
二十四日辛巳同日:裁革直隸鳳陽府鳳陽縣太平驛、西家驛,懷遠縣柳灘驛,穎州兔崗驛、義塘驛、沈邱驛,穎州穎上縣黃岡驛、淮潤驛,壽州南關驛、東正陽驛
二十四日辛巳同日:裁革廣東廣州府建寧鐵冶所、潮州府程鄉(xiāng)縣鐵冶所、高州府石城縣鐵冶所
二十八日乙酉:裁革直隸松江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二十八日乙酉同日:裁革浙江杭州府淳安縣稅課局、壽昌縣稅課局;金華府蘭溪縣香溪鎮(zhèn)稅課局
裁革浙江紹興府新昌縣稅課司
裁革直隸徐州豐縣稅課司
七月
三日庚寅:裁革福建泉州府惠安縣河泊所一處
十一日戊戌:增置山東兗州府濟寧州任城驛
十一日戊戌同日:裁革浙江府分水縣稅課司
裁革直隸徽州府稅課司副使一員、浙江紹興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裁革直隸和州含山縣稅課司、徽州府績溪縣稅課司,浙江紹興府會稽縣蒿陵稅課司、
十七日甲辰:裁革直隸池州府東流縣道會司
十九日丙午:裁革廣西南寧府武緣縣那馬巡檢司、博合寨巡檢司
二十二日己酉:增置陜西都指揮司寧夏衛(wèi)永寧倉副使一員
二十七日甲寅:增定限僧道占田之制
先是江南僧道多占肥腴田,至是戶科給事中陳繼之上書,請限僧人田五畝,余以賦民,詔從之,定限僧道占田之制,僧道每人田只五畝并免租稅,余田入官,有佃戶者承其業(yè),無佃戶者均分于民,僧道每人占田不及五畝者,不與增田。敕禮部曰:“朕聞釋道之教,其來久矣,本以清凈空幻為宗,遭事離俗為事。近代以來,俗僧鄙士食著自養(yǎng),貨殖富豪甚,至田連阡陌。本欲以財自奉,然利害相承,遂不之覺。既有饒足之利,必受官府之擾,況因此不能自守。每罹刑憲,雖身遭戮辱而教亦隳焉。夫佛道本心,陰翊王化,其助弘多。至于末流所習華奢,蠹蝕教門,致使訕毀肆行,貽累厥初,朕甚憫之。原其教驅實自田始,今天下寺庵宮觀,除無田產外,其有田者,每僧道一人各存田五畝,免其租稅,以供香火之費,余田盡入官。有佃戶者,佃者自承其業(yè);無佃戶者,均給平民如舊。田不及今定數者,不增。若有祖業(yè)及歷代撥賜為辭告言者,勿理;如原系本朝撥賜者,不在此例。凡僧道一應丁役并免。其有自相告訐、爭訟,非干軍民詞訟者,仍聽有司受理;其入有司公廳堂理訟者,不許仍服僧道官。洪武年間,已有清理及開設教民榜文,當申明各遵守本教之規(guī)?;壵卟辉诮?。非奉朝命,不許私竊簪剃。年未五十者,不許為尼及女冠。嗚呼!多藏厚亡,老氏攸戒;除欲去累,大覺所珍。欲利減則善心生,善人多則風俗美。欽茲定制,永底太平爾。禮部及僧錄道司如敕奉行。”
裁革河南衛(wèi)輝府輝縣稅課司
二十九日丙辰:裁革河南開封府陳留縣稅課司、浙江臺州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增定銓選急選之例
先是洪武舊制,本部凡遇選過官員,該司抄選回部,另行具本覆,附選送吏科,本科自行類附選簿,用寶鈐記,選榜亦送該科收貯。至是建文三年七月,詔下定置升除等項官員選簿,選官之日,將引選官員就于當日俱從本部官自行附寫,及不系選官之日,有因急缺除授并逐日實授升調等項,內外官員通類各官實授除授等項,月日、處所、職事、姓名、鄉(xiāng)貫于選官之覆奏附選,就行用寶鈐記,并將選榜送司禮監(jiān)收貯。
增置云南騰沖軍民指揮使司孟哈驛
八月
一日丁巳:增置廣東高州府石城縣河泊所
十日丙寅:裁革河南汝寧府光州稅課司一處、南陽府舞陽縣稅課司一處,浙江衢州府開化縣仙霞關稅課局一處,湖廣岳州府石門縣稅課局一處
裁革四川播州宣慰司并僧綱司、道紀司
十一日丁卯:增置云南孟養(yǎng)府、孟定府、木邦府、威遠州、鎮(zhèn)沅州
十三日己巳:更置廣西慶遠府泗城州直署廣西承宣布政司
十三日己巳同日:增置浙江承宣布政司、江西承宣布政司、福建承宣布政司、湖廣承宣布政司、山東承宣布政司、山西承宣布政司、廣東承宣布政司理問所副理問各一員
十五日辛未:裁革云南肅政按察司副使二員
十五日辛未同日:裁革云南承宣布政司左參議一員、右參議一員
十五日辛未同日:裁革云南臨安府寧遠州吏目一員
十八日甲戌:增置四川夔州府巫山縣四瀼驛一處,并置驛丞一員
十八日甲戌同日:增置湖廣長沙府茶陵縣鐵冶所一處,并置大使一員
十九日乙亥:增置河南承宣布政司雜造局一處,并置從九品大使一員、未入流副使一員
十九日乙亥:增置湖廣永州府道州填光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長沙府湘潭縣株亭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二十二日戊寅:增置廣東高州府石城縣丞一員
二十三日己卯:增置陜西慶陽府阜城馬驛
二十三日己卯同日:裁革江西處州府麗水縣鮑村稅課局一處
二十四日庚辰:裁革山東兗州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裁革山東兗州府鄒縣,青州府博興縣、臨朐縣、臨淄縣、蒙陰縣等共六稅課司
二十五日辛巳:裁革云南云南府嵩明縣訓導一員
二十五日辛巳同日:增置四川瀘州仙泉井鹽課司副使一員、敘州府新羅等二井鹽課司副使一員、瀘州江安縣黃市井等二井鹽課司副使一員
二十七日癸未:更置湖廣黃州府后湖河泊所改署黃岡縣
二十七日癸未同日:裁革天下各省承宣布政司參議一員
增置江西瑞州府上高縣麻塘巡檢司
二十八日甲申:增置河北都指揮司河間中衛(wèi)
裁革陜西行都指揮司鎮(zhèn)番衛(wèi)
增置陜西行都指揮司鎮(zhèn)番守御千戶所
九月
二日戊子:增置江西贛州府會昌縣長河巡檢司一處,并置巡檢一員
三日己丑:增置云南曲靖府陸涼州陸涼驛
四日庚寅:裁革福建邵武府光澤縣稅課局一處,江西九江府瑞昌縣稅課局一處、瑞州府分宜縣稅課局一處,湖廣武昌府通城縣稅課局一處、大冶縣稅課局一處
九日乙未:更定四川行都指揮司建昌軍民指揮司廣盈倉大使秩未入流
十四日庚子:裁革浙江處州府縉云縣胡陳稅課局一處、臺州府天臺縣稅課局一處,江西九江府彭澤縣稅課局一處,湖廣常德府南城稅課局一處、郴州興寧縣稅課局一處
十四日庚子同日:裁革浙江金華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裁革湖廣安陸州荊山縣稅課局,河南汝寧府羅山縣稅課局
十六日壬寅:裁革四川瀘州納溪鹽倉一處,并革大使一員、副使一員
十六日壬寅同日:裁革四川瀘州富等小三井鹽課司副使一員、上流等九井鹽課司副使一員
二十日丙午:裁革廣西平樂府恭城縣鐵治所、湖廣黃州府黃陂縣鐵治所
二十二日戊申:增置湖廣黃州府黃梅縣鐵冶所一處,并置大使一員
二十四日庚戌:裁革四川眉州德縣稅課局一處,山東濟南府海豐縣稅課局一處、兗州府泗水縣稅課局一處,江西贛州府會昌縣稅課局一處、雩都縣稅課局一處,湖廣襄陽府鄖縣稅課局一處、荊州府監(jiān)利縣稅課司局一處、安陸州京山縣稅課局一處,福建泉州府德化縣稅課局
二十六日壬子:裁革五軍都督府斷事司并衙門;并裁革五軍都督府斷事司斷事一員、左斷事一員、右斷事一員、提控案牘二員、照磨所照磨一員、照磨所檢校一員、司務二員、司獄司司獄二員,左、中、右、前、后五司各設稽仁、稽義、稽禮、稽智、稽信各一員,亦皆裁革。
二十六日壬子同日:增置太常寺太祝二員
二十六日壬子同日:更置廣西平樂府為平樂州,并裁革廣西平樂府平樂縣
二十六日壬子同日:增置廣西平樂州安源鎮(zhèn)巡檢司
二十六日壬子同日:裁革廣西平樂州西嶺白面鎮(zhèn)峽三寨巡檢司
二十八日甲寅:更置四川成都府華陽縣馬軍寨巡檢司為保寧府廣元縣七盤關巡檢司
十月
五日庚申:裁革山西沁州武鄉(xiāng)縣稅課局一處、平陽府萬泉縣稅課局一處,陜西延安府鄜州稅課局一處、鄜城稅課局一處,河南汝寧府信陽縣稅課局一處,湖廣郴州稅課局一處
六日辛酉:裁革貴州思南府婺川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更置貴州思南府都儒巡檢司、五保巡檢司、三坑巡檢司等巡檢司為三坑巡檢司
六日辛酉同日:裁革福建建寧府建陽縣后山稅課局一處
九日甲子:裁革江西南安府南康縣翊頭稅課局一處,湖廣永州府祁陽縣稅課局一處、長沙府攸縣稅課局一處、長沙府茶陵縣稅課局一處、
十一日丙寅:增置廣東瓊州府萬寧縣蓮塘巡檢司副巡檢一員、陵水縣苗山巡檢司副巡檢一員
王錢調除蓮塘巡檢司副巡檢、符森調除苗山巡檢司副巡檢
二十四日己卯:更置直隸和州雍家城馬驛為水驛
裁革廣西太平府稅課司
二十五日庚辰:增置云南武定府儒學衙門
二十九日甲申:裁革河南河南府偃師縣道會司、山西太原府盂縣道會司
十一月
七日辛卯:更定吏典疾病放免之例
先是洪武舊制,凡官吏人等告患老病殘疾,札發(fā)順天府轉行醫(yī)學撥醫(yī)相驗,如果老疾,不堪醫(yī)治,引奏放為民,如所急難醫(yī)治,引奏放回原籍醫(yī)治,痊可仍令赴部聽用。至是建文三年十一月初七撥吏沈復上書,左腿原患癰瘡,痊可筋拘成疾,當官看得本吏左腿曲?,雖是皮肉粘連筋過,別無傷損,顯是患瘡之時,就于拳曲處所用藥敷貼,故不伸展,以致新生肌肉相連成疾,慮恐中間別有奸計,理合設法去處,以防欺詐。詔下除篤疾及左手傷損之人相驗是實放免外,其有瞎一目、跂一腳及左手傷損、痔瘡未成漏疾不妨吏業(yè)比先放回者,一體查出,行移在外各布政司并直隸府、州取撥本處雜職衙門,充吏九年滿日,果能無過,給與冠帶,在閑以酬其勞。
八日壬辰:裁革山東萊州府平度州亭口鎮(zhèn)巡檢司
十四日戊戌:裁革湖廣襄陽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十四日戊戌同日:裁革江西南安府南康縣驢田稅課局一處、饒州府德興縣稅課局一處,四川成都府漢州稅課局一處,湖廣岳州府安鄉(xiāng)縣稅課局一處
十六日庚子:更定光祿寺司牲司為慈牧所,未入流
十六日庚子同日:新置光祿寺司圃所一處;并新置大使一員,未入流
裁革河南開封府鄭州稅課局、彰德府涉縣稅課局,陜西西安府咸陽縣稅課局、興平縣稅課局、盩厔縣稅課局、醴泉縣稅課局、鄠縣稅課局、邠州淳化縣稅課局、汾州三水縣稅課局,登州府福山縣稅課局、黃源稅課局,山西太原府陽曲縣稅課局、平陽府榮河縣稅課局、大同府山陰縣稅課局、潞州屯留縣稅課局
十五日己亥:裁革福建福州府羅源縣稅課局
增置江西南昌府永平庫大使一員
二十四日戊申:裁革湖廣辰州府盧溪縣河泊所一處
二十七日辛亥:裁革廣東韶州府樂昌縣道會司
二十八日壬子:裁革湖廣荊州府當陽縣儒學衙門訓導二員
增置遼東都指揮司錦州衛(wèi)
增置直隸鎮(zhèn)淮衛(wèi)
治所直隸鳳陽府盱眙縣
裁革廣東潮州府永豐倉副使一員
十二月
六日庚申:裁革陜西鳳翔府岐山縣稅課局一處、汧河縣稅課局一處,山東登州府招遠縣稅課局一處,山西大同府渾源州稅課局一處,四川順慶府廣安州大竹縣稅課局一處、夔州府開縣瞿塘關稅課局一處,湖廣衡州府來陽縣稅課局一處、岳州府華容縣稅課局一處
十二日丙寅:增置江西瑞州府分宜縣鐵冶所一處并置大使一員,湖廣武昌府興國州鐵冶所一處并置大使一員、大冶縣鐵冶所一處并置大使一員
十三日丁卯:增置廣西南寧府宣化縣那樓寨巡檢司為那九寨巡檢司
十四日戊辰:裁革四川行都指揮司普定衛(wèi)軍民指揮司鎮(zhèn)寧州同知一員、通判一員,永寧州同知一員、通判一員
十七日辛未:裁革廣東惠州府興年縣(興寧縣)并儒學衙門二處;興年縣人戶,十三都巡檢司、水口巡檢司,河泊所俱署長樂縣
二十三日丁丑:增置四川成都府茂州汶川縣寨水巡檢司流官巡檢一員
二十四日戊寅:更定倉庫考覈黜陟之制
先是洪武舊制,倉官收糧一千石之上升用,不及千石或犯私答并不識字者本等用,但犯贓司并私罪,曾經杖斷,虧糧賠納足備者,照依品級降用。至是建文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吏部議收納糧千石比之收糧十數萬石者大相懸隔,詔改為收糧萬石之上升一等,不及萬石者本等改用,不及千石者本等調用,如犯私答五十及私杖以上,該升用者,止令本等改用,該本等用者,從九品降未入流,降邊遠,不識字者革去冠帶,放回為民。
二十四日戊寅同日:裁革廣東潮州府海陽縣黃岡遞運所
二十七日辛巳:裁革四川夔州府云陽縣稅課局一處,湖廣衡州府常寧縣稅課局一處
二十七日辛巳同日:裁革湖廣黃州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增置直隸豐沛衛(wèi)軍民指揮司
《兵部冊》系十二月,《備遺錄》以為九月
建文四年
正月
三日丙戌:更定文官散官之制
六部尚書等正一品文官舊為特進榮祿大夫,改為特進資政上卿;六部左侍中、右侍中等正二品文官舊為榮祿大夫,改為資政卿;六部左侍郎、六部右侍郎、天下各省承宣布政司布政使等正二品文官舊為資善大夫,改為資政亞卿;六部各司郎中、太常寺左寺丞、太常寺右寺丞等正五品文官舊為奉議大夫,改為資政中大夫;六部各司員外等從五品文官舊為奉訓大夫,改為贊政大夫;六科給事中等從七品文官舊為從仕郎,改為嘉正中士;翰林院典簿等正九品文官舊為將仕郎,改為保義士;資德院典簿等從九品文官舊為將仕佐郎,改為保義下士
六日己丑:更定文官勛級之制,改為正一品左柱國,從一品柱國,正二品護國,從二品護國,正三品佐國,從三品佐國,正四品保民,從四品佑民,正五品綏民,從五品涖民
先是洪武舊制,舊制文臣勛級為正一品柱國,正二品正治上卿,從二品正治卿,正三品資治尹,從三品資治少尹,正四品贊治尹,從四品贊治少尹,正五品修政庶尹,從五品協政庶尹。至是建文四年正月初六日詔準吏部驗封司上書,改正一品左柱國,從一品柱國,正二品護國,從二品護國,正三品佐國,從三品佐國,正四品保民,從四品佑民,正五品綏民,從五品涖民。
十三日丙申:裁革浙江杭州府昌化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
增置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主簿一員、海寧縣主簿一員
十四日丁酉:增置天下各都指揮司、行都指揮司各衛(wèi)經歷司知事一員
增置錦衣衛(wèi)經歷一員
裁革廣西柳州府永昌縣稅課局
增置陜西西安府同官縣金鎖送巡檢司
二十日癸卯:裁革湖廣荊州府松滋縣稅課局一處、襄陽府谷城縣稅課司一處,山東兗州府魚臺縣稅課司一處,福建福州府連江縣稅課司一處
二十三日丙午:增置浙江金華府金華縣主簿一員、金華府蘭溪縣主簿一員、臺州府寧??h主簿一員、溫州府永嘉縣主簿一員、寧波府僅縣主簿一員、湖州府烏城縣主簿一員、湖州府歸安縣主簿一員
二十四日丁未:裁革平燕保定府神州稅課局一處,湖廣辰州府溆浦縣稅課局一處,河南彰德府武安縣稅課局一處,陜西西安府耀州稅課局一處、鳳翔府寶雞縣稅課局一處,山西太原府寧鄉(xiāng)縣稅課局一處、平陽府浮水縣稅課局一處,四川敘州府高縣稅課局一處,湖廣郴州永興縣稅課局一處
三十日癸丑:裁革山東東昌府臨清縣臨清閘
增置四川都指揮司英武前衛(wèi)
二月
六日乙未:增置直隸蘇州府推官一員
十八日辛未:更置廣東瓊州府寧遠縣藤橋巡檢司為臨川巡檢司
二十日癸酉:裁革湖廣沔陽州景陵縣僧會司一處
二十一日甲戌:裁革直隸鳳陽府太和縣稅課司,陜西延安府宜君縣稅課司、鞏昌府寧遠縣稅課司,山西太原府崞縣稅課司,四川潼川州安岳縣稅課司一處
二十二日乙亥:更置廣西田州府向武縣、都康州直署廣西承宣布政司
二十二日乙亥同日:裁革廣西田州府武林縣,以地署富勞縣,改署向武縣
二十三日丙子:更置福建福州府古田縣谷口巡檢司為水口巡檢司
二十四日丁丑:裁革福建邵武府泰寧縣道會司一處
二十六日己卯:裁革云南楚雄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二十六日己卯:裁革直隸鎮(zhèn)江府大軍倉副使一員
三月
三日丙戌:裁革河北廣平府廣平縣稅課司局、真定府趙州稅課司局
四日丁亥:裁革湖廣武昌府嘉魚縣稅課局一處、辰州府辰溪縣稅課局一處,山東濟南府齊河縣稅課局、長清縣稅課局、肥城縣稅課局、新城縣稅課局、新泰縣稅課局、萊蕪縣稅課局,山東兗州府巨野縣稅課局、東阿縣稅課局,廣東肇慶府陽江縣稅課局
十七日庚午:裁革直隸應天府龍江關副使二員
二十三日丙午:更置江西九江府德化縣龍開河鎮(zhèn)巡檢司為瑞昌縣白石巡檢司
二十六日己酉:增置浙江嘉興府推官一員
增置陜西西安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四月
三日乙卯:裁革四川重慶府綦江縣儒學訓導二員
七日己未:裁革四川烏蒙軍民府稅課司一處、嘉定州犍為縣稅課局一處,湖廣永州府道州永明縣稅課局一處、郴州桂陽縣稅課局一處
七日己未同日:裁革四川烏撒府稅課司副使一員、云南曲靖府稅課司副使一員
九日辛酉:裁革四川行都指揮司普定衛(wèi)軍民指揮司安順州稅課局一處
十四日丙寅:增置江西撫州府臨川縣壇林巡檢司一處、宗仁縣株陂巡檢司一處、宜黃縣止馬巡檢司一處,廣信府貴溪縣南津巡檢司一處,并置壇林巡檢司巡檢一員、株陂巡檢司巡檢一員、止馬巡檢司巡檢一員、南津巡檢司巡檢一員
十八日庚午:裁革直隸徽州府永豐倉副使一員、池州府豐積倉副使一員,廣西太平府豐積倉副使一員
十八日庚午同日:裁革直隸應天府龍江關副使二員
裁革山西平陽府吉州稅課局、大同府沁水縣稅課局,廣東廣州府增城縣稅課局
二十五日丁丑:增置云南云南府祿豐縣儒學衙門
五月
六日戊子:裁革江西南昌府厚儲庫一處
六日戊子同日:裁革直隸廣德州和豐倉副使一員、鳳陽府泗州廣濟倉副使一員、廬州府六安州軍儲倉副使一員,江西臨江府豐儲倉副使一員、瑞州府永豐倉副使一員、吉安府大有倉副使一員,浙江溫州府平定倉副使一員、湖州府泰定倉副使一員
裁革貴州都指揮司稅課司、山西平陽府汾西縣稅課司
六日戊子同日:更置云南瀾滄衛(wèi)軍民指揮司寧番巡檢司改署四川鹽井衛(wèi)
六日戊子同日:裁革福建福州府閩清縣稅課司一處、四川行都司普定衛(wèi)軍民指揮司猴羊場稅課司一處
九日辛卯:裁革福建福州府羅源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泉州府永春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興化府興化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湖廣辰州府辰溪縣縣丞一員主簿一員
十四日丙申:增置陜西慶陽府靈州巡檢司
二十二日甲辰:增置錦衣衛(wèi)優(yōu)給武學衙門一處;并增置錦衣衛(wèi)優(yōu)給武學教授一員,啟中齋等十齋訓導各二員
二十二日甲辰同日:裁革四川行都司普定衛(wèi)軍民指揮司安順州判官一名,湖廣襄陽府上津縣儒學訓導二員、竹山縣儒學訓導二員、房縣儒學訓導二員
六月
二日甲寅:裁革湖廣荊州府歸州儒學衙門訓導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