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從茶水味到茶味


喝茶,從來都是一種很自我的行為。說不上誰比誰更會喝茶,但其中的套路卻能分個三六九等。
喝茶,想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套路,但無非就是:水,茶,沖泡品飲方法以及口腔身體的差異化這幾個方面的不同。
喝茶,原來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習慣,只是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就產生了。
喝茶,從茶水味到茶味,這是喝懂茶必經(jīng)的一個過程。每個人生來都有喝水的本能,如果你關注喝的水,那么你一定能感知到水與水之間的差異。
印象中第一次喝茶,是家里請人幫忙的時候,大人們酒過幾杯之后,沒人有了一杯糖水茶解酒。茶是普通的綠茶,只不過是在投茶到大茶壺里再加上紅糖加上燒開的飲用水。這樣泡兩三分鐘,糖茶水就出來了,喝一口,茶香,茶苦澀味和甜味同時出現(xiàn)。這種茶水味印象最好。而在生活中喝到的純茶,是去別人家做客,人家都會上一杯綠茶,由于沒提前沖泡,直接上來的茶水,水溫較高,吸溜一口,茶味和水味沒有融合,滋味不是很好。
直到進入茶行業(yè)之后,開始慢慢探索茶葉的世界。新茶舊茶紅茶綠茶黑茶青茶普洱茶等接觸之后,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口腔感官變得遲鈍了,因為一些茶葉的滋味已經(jīng)不能感覺到了,比如在一個不經(jīng)常喝茶的人說一款茶苦澀的時候,我自己對這種苦澀是沒感覺的,或許是我入門了吧。
在這幾年之中,我自己沖泡茶葉喝或濃或淡,沖泡時間或長或短,投茶量或多或少,水溫或高或低。這種隨意之后,茶味自然好不到哪去。但喝了這么幾年之后,對于茶味的感覺變得包容了。這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一種收獲。
另外,則是對于茶味有了自己的一種認知,那就是喝一杯茶,能本能的清楚這茶是不是我喜歡的。鑒于此,對于茶味也從濃轉向了淡。這里的濃并不是指茶湯狀態(tài),而是口味上的,比如苦澀感很重的茶就是濃茶,而口味清甜的茶就是淡茶。每泡茶最后的茶湯都會喝到茶水味(茶水分離)。出現(xiàn)茶水味的茶,這意味著可以換茶或者結束喝茶了。
水味,茶水味,茶味,又到茶水味,這何曾不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沒喝茶的你,也是可以試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