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全球,遍地開花,我選擇去新加坡留學

背景介紹
本科:合肥某高校
GPA:不到3.0
GRE:過線
Offer:
美國紐約大學 碩士,
香港理工大學 碩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碩士,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 碩士
天氣回暖,我的申請季也終于結束啦。從去年3月到現(xiàn)在,在世畢盟培訓師和mentor的幫助下,我最終也收到了心儀大學的offer。今年申請受疫情影響嚴重,20屆飛躍的學長們基本都沒有出國,而是上網(wǎng)課或者重新保研了,我也很擔心出不去,所以選擇英美新港四個地方混申master。
我做出國的決定在大二結束的時候,不算很早。剛開始還是很猶豫,因為大二下我的績點嚴重下滑,背景還是一張白紙,績點也不足以我申請任何一所排名比較好的學校(甚至離3.0的標準線差得很遠)。大三上的時候我有意識努力提升自己的成績,并且陸續(xù)詢問了很多留學咨詢機構。有的機構拍著胸脯保證我能申上top50的學校,有的則說我應該先考出好成績再考慮提升背景,糾結了一學期,還好成績有了比較大的進步吧,我在大三下選擇了世畢盟。
這時候又遇到了2020年的一件大事——新冠疫情。開學在家,世畢盟老師們和我在線上開會討論了我的薄弱項,并制定了接下來的計劃:保證成績的同時增加自己的科研經歷。
這里我特別感謝我在世畢盟的培訓師姐姐啦,因為我是個慢性子,在家里更是行動力下降,培訓師姐姐幫我整理了統(tǒng)計方向的教授名單,并且督促我套磁找科研。幸運的是我投了十來封郵件就得到了msu的教授的回應(這里吐槽一下還是中國老師比較好套磁,回復的幾率也大一點)。
也是因為疫情,原定暑假去美國跟著教授做科研也變成了線上。現(xiàn)在來看,疫情也給我提供了機遇,讓我可以在家線上科研,甚至找多份科研,快速提升背景:四月份我通過世畢盟找了另一份基礎科研,做的是量化相關,通過這份科研,我快速上手了python的基礎操作,這也為我暑研運用python學習神經網(wǎng)絡做了鋪墊。我的暑研經歷又讓我在學校找到了實驗室,成功開始了第三段人臉識別方向科研。雖然我的三段科研方向都不太一樣,跟自己的統(tǒng)計專業(yè)不是特別相關,但是讓我提升了編程能力,也能讓老師們看到我的科研能力,對我申請統(tǒng)計和數(shù)據(jù)科學都是有幫助的。
流水賬寫到這里,接下來要說的是英語。沒錯我是大四開學才開始考GT的。。。很大原因是疫情取消了上半年的所有考試,到七八月份才陸續(xù)重開考場。我的英語基礎還算不錯,大二的時候學過一陣子新東方并且托福首考出了100分。但是隨后培訓師姐姐提醒我,申請國外的學校對口語單項也會有較高的要求,而我當時只考了18分(悲),于是我只好繼續(xù)考托福。我在9月份同時報了gre和托福,因為暑假里自己背單詞和刷gre機經,首考gre就考了157+170+3.5,過了!!然后我就飄了,托福草率的復習了十來天就去了考試,結果當然是給ETS送錢QAQ。自己針對口語重點練習之后考了第三次,仍舊不過關,這時候已經是10月中旬了,英國的學校申請就要開始,我著急的問了培訓師姐姐,她建議我趕緊報一對一提升口語成績。我斥巨資上了3節(jié)新東方的口語課,幾乎每天都在按照老師的要求練口語(這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的口語練習都是什么鬼),最后終于考上22了(撒花)。我這也算是用金錢買了個教訓:真的要早做準備?。?!而且作為中國學生,口語和聽力是弱項,真的要下很大的功夫才可以學好。
在選校方面,培訓師姐姐幫我看了很多學校,讓我有時間一邊考英語一邊寫文書一邊定學校(真是極限操作)。雖然一開始我是奔著美國去的,但是美國疫情特別嚴重,也不好辦簽證,于是我決定一半申美國一半申其他國家。但實際上其他人也和我有同樣的想法,導致今年申請英國的人特別多,我最后并沒有收到心儀學校的offer,反而是香港和新加坡給了我回應。最后我選擇了南洋理工的Analytics,考慮到安全和經濟問題,家長也十分贊同我的選擇。
回頭總結,疫情讓今年的申請變得特殊,這份特殊影響了一些申請準備,但是也讓選擇出國留學的人變少了,我也有機會提升自己的背景實力。特別感謝世畢盟給予我很多幫助,培訓師姐姐給了我信心,push我讓我的所有事情都按時完成;mentor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的幫我修改文書,可以說幫我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少走彎路,我也可以最快的把我的劣勢彌補好,最后得到一份不錯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