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項“高端”配置,新車主覺得很哇塞,老司機笑而不語
這些年汽車產(chǎn)業(yè)飛速發(fā)展,市場競爭激烈,車企也就絞盡腦汁搞點創(chuàng)新,搭載一些新鮮配置。比如以前燃油車上的自啟停,一開始車企都拿來當噱頭,可是車主幾乎不領(lǐng)情,吐槽為“上車首先必關(guān)功能”,因此逐漸被淘汰?,F(xiàn)在輪到新能源車,配置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豐富,看上去也是相當美好。但是同樣地,當中有不少配置也很雞肋,比如以下這些。
全景天幕
第一項,相信沒人有異議。有一說一,一臺車能有天窗配置,還是很不錯的。打開后通風透氣,效果顯著。有娃的車主,相信熊孩子也很喜歡,總要伸個頭出去炫耀,雖然這并不安全。即使是不可開啟天窗,也還是能讓車內(nèi)光線更充裕,視野更通透。但前提是,你得有遮陽簾呀?,F(xiàn)在很多新能源車,頂棚就一塊玻璃,美觀是美觀了,夏天熱是真的熱。盡管有些車型號稱隔熱啦防紫外線了什么的,甚至還能變色,但誰用誰知道。所以網(wǎng)上的梗很多,又是草帽又是打傘又是車頂植草皮的。漫哥曾有幾次試駕帶全景天幕的車,廠家自己主動加裝了遮陽簾,何苦呢?

車載KTV
為了迎合年輕人,車里蹦不了迪,那就KTV吧。不過說實在,也不知道車企怎么想的,年輕人真的喜歡在車里唱K?所謂車載KTV,不過是利用中控大屏,內(nèi)置一個第三方的音樂軟件,再配一個麥克風。當然,簡單來說K房也不過如此。但是唱K最重要是什么,是氛圍感。是K房的私密,是燈光,是混響,是啤酒,是大話骰,是三五朋友的快樂,是獨自嘶吼的釋放……在車里KTV有什么?是聽女友唱歌卻不能攬在懷里撫摸,是聽兄弟走調(diào)卻不能逃離的尷尬,是想縱情高歌卻又顧及隔音不嚴的無奈,此外還有屏幕小、音質(zhì)差、三面是窗……實在還不如在浴間吼一嗓。

車載相機
因為新能源車,屏幕、攝像頭什么的基本是標配,能利用起來就用到盡。所以有些車企別出心裁,既然有前置攝像頭,有內(nèi)置攝像頭,干嘛不增加點功能,讓車主利用它們來拍照呢?車主坐在車內(nèi),隨時可以通過中控屏操作攝像頭拍照。咔嚓,拍下一張前方的景色。啊角度不對,等我調(diào)好車頭再拍一張。哎呀太近了,倒車倒車鏡頭拉遠一點。好了拍完風景咱們自拍,大家把頭湊過來,一起說:sho嗨~不是,這人手智能手機的年代,拿個手機拍照不更方便,更清晰?不如實用點,方向盤設(shè)個快門鍵,短按拍照,長按錄影,專治一些無故別車、搶占應(yīng)急車道的車輛,用來曝光或舉報,豈不更好。

后排顯示屏
以前高端車上面,前排座椅的靠背后面,會有車載的屏幕。甭管那時的屏幕尺寸多小、畫質(zhì)多渣,反正那就是檔次的體現(xiàn)?,F(xiàn)在隨著屏幕成本的大幅降低,車里搭載幾塊屏幕都不是事兒,后排顯示屏不再是高端車享有了,許多新能源車隨隨便便都能掛幾塊上去。這架勢,大有以后可能連頂棚都弄整個屏,晚上看星星不用通過天窗,直接屏幕放整個奧爾特星云給你看。但是呢,人們稀罕后排顯示屏,那是以前。現(xiàn)在手機、iPad已經(jīng)普及了,功能更豐富,內(nèi)容更全面。誰還盯著后排屏幕看,那不是手機沒電,就真的是無聊了。而且長時間目光集中在后排顯示屏上,容易暈車不說,反光也很傷眼。

虛擬后視鏡
虛擬后視鏡也是新能源車熱衷的一個事物,若不是政策還不放開,相信在新車上已經(jīng)泛濫。原理大家都懂,也很簡單,無非是將傳統(tǒng)鏡面后視鏡,換成了攝像頭。好處是能有利于風阻的降低,車企又能將零百加速2.9s吹到2.2秒之類的;再一個是成像較好,尤其在夜間的視野會比鏡面后視鏡要好。但問題是,這東西還不算太成熟。首先聯(lián)接攝像頭的車內(nèi)顯示屏,就不知道放哪里好。然后可靠性上面,由于是電子元件,難免會有短路、過熱等風險,后期維修的話,也不是換塊鏡子那么簡單的事。再有一個,漫哥拍車時常有的事,就是攝像頭拍車燈的時候會出現(xiàn)頻閃,這個也是虛擬后視鏡需要解決的事情。不然顯像屏幕里車燈一閃一閃的,比遠光燈還要煩人。

另外還有所謂燈光秀,車輛前后大燈會根據(jù)設(shè)定,有節(jié)奏地進行閃爍。某品牌新車就將其當作產(chǎn)品亮點,漫哥當時就一頭問號。這很炫?能撩到女朋友嗎?
那么你的車上又有哪些感覺很雞肋的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