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想六角雪的成因:六角雪會不會從外地來?
推想六角雪的成因:六角雪會不會從外地來?(5.26晚上一改)
如果六角雪的成因是水分子結(jié)構(gòu)造成的,那么窗花為什么不是六角形?
窗花不是水分子構(gòu)成的嗎?
我們知道,
在我國東北居民的玻璃窗上,
可以欣賞到極速生長的窗花,
它們也是水汽和外部極端溫度造成的。
它們是多邊形,
不是正多邊形。
窗花從一個冰晶核心擴展到一個輻射平面,
從一個輻射平面開始疊加成三維的冰面,
最終布滿玻璃窗。
上文說過,以雪花的龐大體量,
觀察它們的核心“空層”,
我推測六角雪的形成應(yīng)該是微生物作用的結(jié)果。
或者說微生物以特殊形式批量地死亡,
形成了六角雪的核心。
然后以此核心為基礎(chǔ),成長出六條邊際,
由于氣壓差是比較穩(wěn)定的,所以才能成長出來。
所以只有具備“溫柔力量”的冬季的大氣環(huán)境才能實現(xiàn)。
照此推論,
如果某個地方有大規(guī)模熱電廠,
冬天的時候,
該地的局部大氣就變得有趣了。
啷個有趣呢?
熱電廠胖胖的涼水塔就像熱島,
從地表的“熱島”升騰大量暖濕蒸汽進入局地大氣,
產(chǎn)生一個類似低壓槽,
但并不是。
由于煤炭燃燒出來的粉塵濃度高,
遠高于空氣自然飄塵,
(自然飄塵的量姑且按10-35毫克每立方米計算)
那么此局部地區(qū)不會誕生六邊形的雪花。
我認為,是因為向上的熱流太猛烈了,
附近的冷空氣都彌補給熱涌流了,
造成了洗滌空氣的作用,而不是成冰。
再推想一下“六角雪會不會有可能是外地來的?”這個問題吧?
如果有一個冷鋒氣團帶領(lǐng)著數(shù)朵雪云走向水域上空,
如果在白天,它會彌補該冷鋒的水份,
如果在夜晚,可能會直接降落到水域中。
如果該冷鋒走向人口眾多的城市,
白天,它會被熱島效應(yīng)融化一部分,
夜晚,可能被風(fēng)切吹到一邊兒去。
如果正好本地有一個槽口,這幾朵雪云落下去了?
那么就下雪咯。
在下落過程又遇到上升的氣流或者橫風(fēng),
它們可能形成規(guī)模更龐大的云團,
那么姑且可以稱為“本地雪云”了。
六角雪集團隨著下落、上升過程中氣溫的改變而改變外形,
或者變大,或者變小,
只要核心冰晶不破,它們?nèi)匀皇橇切巍?/p>
所以,落到地表的每一個六角雪都是不同的。
如果風(fēng)合適,本地的氣壓差變了,
它們可能飄走,變成隔壁地區(qū)的雪云,
然后遇到另一個沒有風(fēng)切的低壓槽再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