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如何學習爵士樂?JZSchool 黃健怡校長直播答疑詳細解讀!
作為國內第一批玩爵士樂的人,黃校長在爵士這一小眾行業(yè)里從事已有 20 年,他見證也參與了爵士樂在中國的興起和傳播。
而作為 JZ School 的校長,他跟其他爵士樂教育者一起,傳播者爵士樂和現(xiàn)代音樂理念及文化,目睹了一批又一批中國爵士新力量的成長。
黃校長的形象一貫高冷略嚴肅,但在不久前的全日制直播答疑課上,他不僅解答了同學們的疑 問,分享了爵士樂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心得,還聊了許多往日趣事與生活片段。先來提前看看他都跟 同學們聊了些什么吧!
如何平衡聽和練?
創(chuàng)作遇到瓶頸怎么辦?
接下來會有 J3 的演出安排嗎?
如何在老生常談和曲高和寡之間取舍?
在 JZ 上完三學期想出國的話
應該讀研究生還是本科?
......
專業(yè)學習
一定要大量地聽
01 如何平衡聽和練?
你可以聽著練。雖然不知道他彈的是什么,但是你盡量模仿他的語氣,這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說得具體一點,“聽”其實是要你聽細節(jié)。你可以從不同維度去聽,聽他的演奏方式,或者自己目前在攻克的一個東西,比如說處理旋律的方式,你也可以專門去聽一下鼓和貝斯在干什 么,或者專門聽 Comping 在干什么,看別人是怎么處理的,有沒有你比較喜歡的辦法,綜合 出一個自己的東西。
還有我們最常做的一件事情——扒 Solo。其實扒 Solo 就是聽嘛。
練其實也是一樣,練的時候一定要聽。很多人練的時候是不聽的,這個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彈完以后,我問你剛才為什么這么彈,他說我不知道。
我經常會問題,你告訴我為什么在這個地方斷? 我經常說,你愿意斷、愿意連,其實都 OK, 問題是,這個斷和連要是你自己有意識做的。就是說,你要能做到手聽腦子的話。
這也是我一直跟同學們說的,你的手要聽腦子的話,你腦子要想,想要演出什么東西、演出什 么樣的狀態(tài)、什么樣的動作。等彈出來的時候,你的耳朵要去聽,聽自己彈的東西和腦子里面預設能不能相互印證,彈的是不是我所想要的。
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老師。我們平時練琴要很仔細地聽,你要分辨自己彈的東西,不然,一輩子都要靠別人來指正。這樣效率很低,有業(yè)務問題自己可以發(fā)現(xiàn),然后想辦法解決,這樣進步才會快,才能少走彎路。
02 對于來學一年爵士的學生來說標準曲的曲庫大概在多少比較合理呢?
盡可能多的去接觸。至于你問多少,我覺得就看你自己了。每個禮拜熟悉兩三首我覺得不過分,經過幾個月積累,你就有很多曲子。
然后你不停地去 Jam,不停地在家里練,在一個相對沒有壓力環(huán)境下,看自己能不能把它彈下 來。如果能彈下來,你才有可能在外面也能彈好。
因為你面對的樂手不一樣、樂手水平也不一樣,還有觀眾、還會緊張什么的,會打折扣。
03 自己一個人怎么練曲子?
首先對曲子來說有兩件事情,一是怎么彈好旋律,二是大量閱讀這些曲子。
那么,彈好旋律就意味著你的兩個手要配合,掌握了一定的機械能力之后,要大量閱讀、傾聽 每首要學的曲子。
其實很多事情自己就可以完成,你在家里面給自己一個場景,我今天練什么?我可以練從來沒 聽過、也沒看過的譜子,或者我可以練聽別人彈過但是自己從來沒試過的曲子。
你把譜子拿出來,看一遍能不能彈出來,可以給自己做實驗,以一個職業(yè)樂手的標準,看彈一遍能不能彈起來。
如果不行怎么辦?一開始你可以選簡單一點的。所謂簡單一點就是說,不要選太 B-bop 的、 八分音符很多的、速度很快的。你可以選一些四分音符比較多的 Swing 的曲子,看自己能不能處理下來。
當然你也可以反過頭來。先給自己一個差不多的速度,看能不能彈下來,再回過頭來對著看旋律該怎么處理、左手是不是有些來不及想反應不過來的,把問題處理好了再繼續(xù)彈,一點點嗑,這個事就成了。
音樂創(chuàng)作
聽從內心的聲音
04 一方面我希望自己的歌特立獨行 一方面又發(fā)現(xiàn)好聽的旋律大都相似如何平衡?
這個平衡問題其實沒辦法太量化,我覺得最好的應該是你最真實的想法、你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狀態(tài)。
這個是很重要的,你不能為了怪而怪。你自己有一個審美,你寫的歌最好還是遵從內心最深處 的想法,按自己舒服的樣子來,因為這就是你。
我覺得音樂不一定要復雜,不一定要轉那么多調,你可以做得很簡單,但是很有質感。簡單的東西有適合的演奏方式或者很好的樂器的聲音,他也成立。
每首曲子成立的點是不一樣的,有些東西可以玩得很巧妙。雖然你的曲子一直很簡單,但是他 中間會有個什么東西是出乎意料的,或者是他的配器、他的音色等等。
所以你自己會有一個點,你想給別人聽什么?可能是一個特別酷的 Bassline,或者讓別人琢磨不定的東西,我覺得有這些就夠了。
05 黃老師在創(chuàng)作中有瓶頸期嗎?不知從何下手的時候一般怎么解決呢?
問得非常好!首先回答你,有!
怎么解決呢?先“放棄”。
比如說我要開始做一張專輯,但曲目遠遠不夠。有時候一下子有一個 idea, 每首曲子我都會有一個 idea,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基本上是和聲的概念、律動的概念、段落的概念,有了概念以后, 我就去實施。
有時候做著做著,實在想不到什么好主意了,其實“放棄”是很容易的,你不去想它就行。
但你不是真正的放棄。你可以讓自己放松一下,可以去聽一聽別人的曲子。
不過,每個曲子創(chuàng)作的過程不一樣。比如有些曲子已經有前八小節(jié),我一直不太找得到往下發(fā)展的路,但我知道它肯定在那,所以我每天都彈,每天彈好多遍,彈完這個東西我就想,這個曲子可以往哪個方向去,我會嘗試把它記下來,然后彈下來,看順不順。如果不是心中想象的 、色彩和狀態(tài),就把它“槍斃”再重寫,會寫很多版。
在這件事情上,用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對你們來說,包括對我來說,作為一個從事音樂 的人來說,可能很容易演出、干活、教學生,這就過去了。但是這樣下去我覺得我的人生沒有意義了,還是要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事情。
我認為我自己是這樣的,不太有人做的事情我就愛做。但如果想做不一樣的,肯定會比較難 嘛。如果做一個比較常規(guī)的,很容易過得去,等有了經驗和能力之后,想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就沒那么容易。
你們學習也是一樣,一定要對自己有壓力、有要求,要上進。來上這個學完全是為了你們自己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為了應付我們,應付回課。
這些東西都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你就一定要有主動性,要有主觀能動性。我不知道你們有多少人試過每天去扒別人的 Solo ,我之前就做過。
聽著好像很恐怖,其實也不難,每天花個幾分鐘、十分鐘,扒四小節(jié)、八小節(jié)就 OK 了。這就回到了前面的問題,還是要大量地聽。
或者,對你來說方便一點,你可以全聽 S'tandard 的,因為 Standard 都有譜子嘛。聽到一句 特別好聽的,或者是一段 Solo,你扒下來就知道是什么和聲,對大家來說省事很多。
扒下來之后,你要去消化它,練熟它,把它慢慢變成你自己的東西。這件事情每天都要做。我 以前有好多本子都是自己扒下來的各種各樣的片段。
所以學習現(xiàn)代音樂或者爵士樂,光等著老師來喂是喂不過來的,而且一個老師所知道的東西都 是有限的。所以我特別希望你們可以多跟不同老師學,每個老師有自己的一個切入點 雖然這個核心內容都差不多,不同的角度切入點非常有意思。
第二個事情就是,你們自己要主動。現(xiàn)在大家都不夠主動,不夠“狠”。你想運指如飛、思 如泉涌,就得對自己狠一點,就得練。
從哪開始練?從點滴開始。每天給自己規(guī)劃時間,比如扒譜,這件事情有可能只花半個小時, 你用前十分鐘扒個四小節(jié),可能都不用十分鐘,剩下的時間去分析它??雌饋硗唵蔚牡Ч?不錯,里面用了哪些道理、哪些手段?用筆記積累下來。
06 感覺近幾年 J3 的演出比較少了,接下來還會有 J3 的演出安排嗎?
這一年沒有演出安排,我以后不準備再做 J3 了,基于幾個原因,首先是我耳朵聽覺已經疲憊了。一段時間以來我都沒寫出更多的東西,演來演去就那么幾個曲子,我演得頭也大。也不是不能再寫新的,但我總覺得好像寫不出什么讓我覺得有特點的東西??赡苁亲晕乙蟀伞?/p>
第二點原因呢,因為這個 J3 演出也挺累人的,我每次要背兩個琴,重死我了,一把年紀了, 不高興再背這個琴。
所以我前面跟大家說,我很想、很喜歡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現(xiàn)在我有個比較電子的 +++++ 樂 隊,這沒什么人干過。J3 在一起也有十幾年了,是時候換著玩玩了。
往事趣聞
07 黃老師最開始怎么接觸到爵士樂的?
小的時候聽過,當時放的那些西洋音樂很多就是爵士樂。
但真正知道還是上大學時候。我應該是最早的一批,但不是最早的那一個,那時候已經有人開始玩了,像朱蟒就比我早起碼兩年。
我會去看他們排練、演出,但是沒有去研究過。大學畢業(yè)之后實在沒事干了,我才開始玩爵士樂,也是差不多那個時候,我認識了老任。
08 聽說黃老師和大米是同學,有沒有之前一起讀書時的趣事可以分享呢?
我研究生兩年跟他是同學,第一年的時候我跟他其實沒有太多的交集。一年級快結束、二年級的時候他認識了他現(xiàn)在的太太。因為我是學校里面唯一一個中國人,他就跑過來跟我說中國話,跟我說了幾句他學的中國話,還告訴我他的名字叫張大米。我問為什么叫張大米,他說因為比較好寫哈哈。
后來呢,我發(fā)現(xiàn)他人非常好,聊下來也很專業(yè),所以我們就倆經常一塊玩。他的畢業(yè)音樂會是我給他彈鋼琴,他那時候寫的曲子巨難無比,我惡狠狠地練了一個月。我的畢業(yè)考試的薩克斯手也是他。
至今我還有一個錄音,有一首曲子是我們倆的二重奏,現(xiàn)在我覺得還是蠻厲害的,那樣的鋼琴彈法,現(xiàn)在不練的話我也彈不出來。
當時有一個綜合性考試,因為考試不通過拿不到畢業(yè)證,而且只有兩次機會,如果兩次都沒過 的話,這兩年就白讀了??荚嚭茈y,要考整整兩天,真的有同學沒考過。
后來我知道自己考過了,準備回國,大米同學去讀他的大博士去了。我記得他在紐約讀博士的 時候,我去加拿大和美國演出,還去找他玩了。那時候我就跟他說,來上海玩吧,后來他畢業(yè)之后,來上海度過了整整三個月的夏天。
再后來,因為他太太的關系,他去了成都。我覺得這個事情非常有意思,要不然成都的爵士音樂應該沒有現(xiàn)在這么好。再后來大家都知道了,他又來上海了。
繼續(xù)深造
做好充分準備
09 羅格斯大學的爵士演奏專業(yè)碩士是偏重演奏實戰(zhàn)還是學術研究?
演奏專業(yè)肯定是偏演奏呀!
如果你要學音樂學,進行爵士音樂研究,那肯定是學術。當然演奏 專業(yè)也有大課,叫“歷史研究”,他教你用什么樣的方法、什么樣的思路、概念和方式去研究 歷史。
這門課并不是告訴你歷史上誰在哪年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告訴你,如果想了解某一個時期某個人的事跡,你從哪些渠道能獲得準確可靠的信息,這樣你的研究才不會有偏差。這個對寫論文幫助很大。
10
在 JZ 上完三學期以后,如果出國深造的話,您比較推薦讀研究生還是本科呀?
看你自己能力吧,我覺得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三個學期內容還是很多的,如果你真的想在一年內上完,而且消化得很好的話,還是不太容易的。我覺得本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想讀研究生的話,你也可以去試試,因為其實也花不了太多精力。
從學本領的角度出發(fā),多學點東西其實是件好事。因為你的演奏能力不是按照你是本科還研究生來劃分的,它就是按照你演奏能力來劃分的。這是市場對一個樂手的要求,我不管你是個博士還是個研究生還是個沒上過學的,只要你能力強就 OK。
11 本科跟研究生研究大概有什么區(qū)別?
研究生的話有可能要求你自主性比較強,他可以給你更大的發(fā)展的空間,因為他假設你已經學到了本科該學的所有的技術東西,上來就會讓你寫大樂隊。如果你沒有本科的小樂隊編配的經驗,這個東西你就沒法勝任。
研究生可能在演奏上面有更多的發(fā)展的空間,要求有對不同東西的探索。其實這東西沒有辦法 量化得很細,他不像教科書。就像學古典音樂其實沒有教材,教材就是曲子,爵士也是一 樣。
而且每個學校設置課程也不一樣,比如和聲課什么的。我記得在羅格斯我就沒上過和聲課和視唱練耳課,因為他本科已經教過了。我們會上一些編曲的課程,記得我的第一個作業(yè)就是寫一個五重奏,但如果你前面的基礎不是非常扎實和牢靠的話,你就頭大了。
這次答疑課
黃校長特別強調的一點是什么
還記得嗎?
一定要多聽!
用心聽自己彈的,做自己的老師
用心聽別人彈的,做他們的學生
想跟黃老師面對面交流
你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的疑惑?
話不多說
我要去聽大師的 Standard 扒 solo 了
到時候來 JZ School 一起 Jam 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