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膠|一篇內(nèi)容詳細講解北海膠的品種、魚種、產(chǎn)地,挑選方式等
大家好,我是魚膠愛好者,今天和大家聊聊我們近年來比較火的品種“北海魚膠”,以前赤嘴鳘魚膠比較多,價格比較平民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是吃赤嘴鳘,但隨著魚膠價格一路攀升,特別是進幾年來赤嘴魚膠價格一直在漲,消費者們開始把眼光轉移到我們“北海魚膠”,因為北海魚膠相對來說價格更加大眾化,而且其膠質(zhì)和口感也是深受人們喜愛,成為了花膠界的新寵,接下來魚膠愛好者就帶大家全面解答我們的北海魚膠。

北海魚膠到底是個什么來頭
北海魚膠和赤嘴鳘魚膠一樣,是一類花膠的統(tǒng)稱,而不是指某一種花膠,它的名字很多人都沒有接觸過,以為是一種新的魚膠,其實不是,這個品種在幾十年前的香港就有了。

在香港以前北海魚膠叫“扎膠”,因為魚膠以前都是用麻袋一袋袋、一扎扎的,所以香港人喜歡叫為“扎膠”,由于扎膠以前基本都是由北海港上岸轉運至各地,后來大陸逐漸改稱為“北海膠”,但現(xiàn)在還有少數(shù)批發(fā)市場會把它叫為“扎膠”。

北海魚膠的產(chǎn)區(qū)
網(wǎng)絡上有些人稱北海魚膠來自廣西北海,很多消費者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魚膠愛好者今天告訴你其實并不是,你會不會懵掉;其實這個“北海膠”之所以叫“北海膠”是因為這個膠是通過“北海港口”運轉到國內(nèi)來的,實際產(chǎn)地來源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和南美洲的委內(nèi)瑞拉、蘇里南、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厄瓜多爾、秘魯、圭亞那等國家海域。

其中,蘇里南、委內(nèi)瑞拉海域的北海膠質(zhì)量最好,巴西次之;厄瓜多爾、秘魯?shù)摹按秩獗焙;z”較巴西產(chǎn)的更差一些,而巴拿馬海域出產(chǎn)的北海膠是所有北?;z中膠質(zhì)最差的一種
“北海魚膠”和“北海鳘魚膠”有什么區(qū)別?
其實北海魚膠和北海鳘魚膠是同一個魚膠,只是有些商家為了蹭鳘魚膠的熱度叫出來的名字。
北海魚膠的魚種主要有三種:蘇里南犬牙石首魚 ,短鰭犬牙石首魚和云紋犬牙石首魚 。雖然鳘魚也屬于石首魚科,但出產(chǎn)北海膠的魚種顯然并不是鳘魚,所以某些商家是為了炒作熱度才叫出來的名字。

北海魚膠的特征
(1)北海魚膠的膠體頭部有兩個“耳朵”。

(2)北海魚膠大多有“公母”之分。公肚有一對“法令線”,母肚沒有。但“北海金錢”和“陰陽肚”這兩個品種除外,兩者均沒有法令線,沒有公肚和母肚的區(qū)別。

(3)北海魚膠沒有“出水孔”。北海魚膠外形上與赤嘴鳘魚膠有點相似,同樣具有兩只耳朵,但赤嘴鳘魚膠有出水孔,而北海魚膠沒有出水孔。
(4)犬牙石首魚不算是最大型的石首魚類品種,因此北海魚膠母肚最重不過一斤多,公肚最重只有四五兩左右。
北海魚膠品種及魚種
(1)蘇里南、委內(nèi)瑞拉、圭亞那 北海

產(chǎn)地:蘇里南、委內(nèi)瑞拉、圭亞那三個國家相鄰,位于南美洲的東北部,毗鄰大西洋,屬赤道以北、緯度在 15度以內(nèi)的熱帶地區(qū),產(chǎn)自這片海域的北海魚膠,屬“柔肉北?!?,形體相對干凈,而且膠質(zhì)上乘,是北海魚膠中較好的品種。
魚種:蘇里南犬科石首魚
公母:公膠有法令紋,而母膠沒有
特征:它的肉質(zhì)比其他北海要柔肉,膠身兩邊收攏,膠體看起來比較瘦長
(2)巴西北海

產(chǎn)地:赤道以南的熱帶地區(qū)
魚種:犬牙石首魚
公母:公膠有法令紋,而母膠沒有
特征:一般認為,巴西北海的“耳朵”比蘇里南北海的“耳朵”略大,油脂相對蘇里南北海稍多,而且巴西北海膠的形狀往往是將魚膠剪開后、兩邊不展開而折疊起來。
這些細節(jié)的差別除了跟產(chǎn)地漁民的手法有關外,還可能是因為魚種和海域環(huán)境的不同。同。因此細分起來,不同的北海魚膠其特點當然也不盡相同。
(3)厄瓜多爾、秘魯?shù)群S虻谋焙t~膠

產(chǎn)地:屬太平洋海域的厄瓜多爾、秘魯、哥倫比亞等
魚種:犬牙石首魚
公母:公膠有法令紋,而母膠沒有
特征:常被稱為“粗肉北海”,其膠質(zhì)與產(chǎn)自大西洋蘇里南、委內(nèi)瑞拉的北海魚膠相較之下較為粗糙。
(4)小北海

產(chǎn)地:加利福尼亞灣
特征:小北?!叭恰焙苄?,一般不超過十幾克,同樣擁有兩只“耳朵”,但形狀趨于三角形,不似其他的北海魚膠那么瘦長。
公母:公膠有法令紋,而母膠沒有
以前,市面上很少出現(xiàn)小規(guī)格的北海魚膠,隨著北海魚膠的名氣越來越大,市場需求量也不斷增大,小規(guī)格的北海魚膠也隨之出現(xiàn)在魚膠市場,最小的只有幾克重。
(2)陰陽肚

特征:兩只“耳朵”較長,長度比例高于其他品種的北海魚膠,起點約在膠體的中上部,而其他北海膠兩只“耳朵”的起點一般在膠體的上部
公母:不分公母
區(qū)別:陰陽肚的膠身還有兩條明顯又透明的紋路,從膠體尾部一直延伸至“耳朵”處結束。陰陽肚北海一般不會太大,最大的約一兩多至二兩左右。
以前的北海魚膠,來貨時不分大小、不論公肚母肚,都是混在一起銷售,“陰陽肚”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前面介紹的幾種北海魚膠,雖然肉質(zhì)上有所差別,但特征基本相同。而陰陽肚有別于其他北海魚膠。
(3)北海金錢

特征:北海金錢的“耳朵”位置與其他北海魚膠也不同,它是長在整個魚膠頭部的最上面位置
公母:北海金錢沒有公肚和母肚之分。
區(qū)別:“北海金錢”的命名大約始于十幾年前,當時因其肉質(zhì)與其他北海魚膠有所不同,極為細膩,與金錢鳘魚膠的膠質(zhì)和紋路更是有點類似。
北海金錢又稱大耳金錢、北海大耳片。很久以前市場上便有“北海金錢”這個品種,但一般混在其他北海魚膠中。
(4)雙背

雙背是近年開發(fā)的新品種,其膠形也與主流的北海魚膠有一定的差別。一般北海魚膠的膠形較為窄長,雙背則較為短而圓,“耳朵”小,而且從其膠尾有一條“筋”一直伸展到膠頭以外,在頭部化為“耳朵”。
(5)須膠
市場中一般不將須膠叫做北海魚膠,但與北海魚膠同樣來自南美海域。須膠有兩條長須,個體一般不大。

關于北海魚膠,有很多叫法,比如還有:柔肉北海膠、粗肉北海膠、厚肉北海膠、尖尾北海膠、無頭北海膠等等。
其實這些名字的由來都是人們當初為了區(qū)分某一時期內(nèi)不同批次或同一批次不同質(zhì)量的北海魚膠之間細微的差別:厚一點的就叫“厚肉北?!比赓|(zhì)好一點的就是“柔肉北?!?,差一點的就是“粗肉北?!?,因魚膠頭部油脂太多而被“砍頭”的就叫“無頭北?!?,尾巴尖尖的就叫“尖尾北?!?,耳朵小點、尖一點的就叫“尖耳北?!?.....
毫無疑問,這些叫法都是相對而言。其實魚膠的形狀和質(zhì)量與當?shù)貪O民取鰾的手法、暴曬辦法、油脂處理辦法等等都有很大關系,漁民清洗得干凈一點,魚膠的油脂就會少一點,形體也會美觀一點。并且,來自同一個當?shù)氐拿恳慌浀馁|(zhì)量也不會徹底一樣。因而,我們不用太在意這些諸多差異的叫法。在魚膠的選擇問題上,只需魚膠看起來色澤天然呈現(xiàn)黃色或臘黃色、膠質(zhì)通透、無異味即可,魚膠有一點油脂、破洞等均屬正常,這是取鰾以及清洗的過程中所致,并不影響魚膠自身的質(zhì)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