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之皎然上人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一個包容的時代,必然盛開出各色人才。有人羨慕大宋,認(rèn)為那是天朝最好的年代,然而,從包容與氣象來說,老夫更喜歡唐朝的盛況,尤以其詩壇的鼎盛最負(fù)盛名。作為高僧的皎然,在棋,琴,書,畫上的造詣已經(jīng)空前絕后,而其在茶文學(xué)的開創(chuàng)以及茶場實驗,以茶代酒,和以茶為詩等方面,卻是遠高于陸羽的開山之祖,不得不令人贊嘆和景仰。
????????
? ? ? ? 人們熟知陸羽歷來被奉為茶仙,茶圣,茶祖,而皎然的事跡除了知道是一位高僧外,其他幾無所知,特別是其在茶方面的貢獻。他是茶圣陸羽的指導(dǎo)老師、兄長、篤友、物質(zhì)保證者,是陸羽事業(yè)上合作交流的學(xué)術(shù)伙伴,也是陸羽科學(xué)探索的贊助者、策劃者、組織者、批評者、宣傳者,他是陸羽《茶經(jīng)》系統(tǒng)工程的主要組織者、策劃者、管理者。是最早“品茗會”、“斗茶賽”、“詩茶會”的倡導(dǎo)者、組織者、策劃者,“顧渚茶賽”“剡溪詩茶會”就是經(jīng)典案例。是茶文化、茶道理念的集大成者、倡導(dǎo)者,也是“佛茶之風(fēng)”、“佛禪茶道”的探路者。一句話,他是中國茶道的創(chuàng)世者,開山之始祖,茶道之父,是中國茶文化的一代宗師!可想而知,沒有皎然的資助與引路,陸羽的成就至少打上無數(shù)個折扣。
????????寫到此,我突然想起了一個故事:
????????一次魏文王召見扁鵲,問他說你家的三個弟兄我聽說都學(xué)醫(yī),那么誰的醫(yī)術(shù)最高啊?扁鵲脫口而出:我大哥的醫(yī)術(shù)最高,我二哥其次,我最差。魏文王就很驚訝,問:那你為什么名動天下,他們兩人一點名氣沒有?扁鵲說:我大哥的醫(yī)術(shù)之高,他一個人可以做到防范于未然。這個人病未起之時,他一望氣色便知,然后用藥把你調(diào)理好了,所以天下人都以為他不會治病,他一點名氣都沒有。我二哥的能耐是能治病初起之時。一個人以后他要釀成大病,咳嗽感冒的時候,他用藥將他治好了。所以我二哥的名氣僅止于鄉(xiāng)里,認(rèn)為是治小病的醫(yī)生。我呢?就因為醫(yī)術(shù)最差,所以一定要等到這個人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然后下虎狼之藥、起死回生。好了,全世界以為我是神醫(yī)。
????????皎然之于茶正如扁鵲大哥之于疾病,當(dāng)然,陸羽對茶的貢獻確實巨大,受以高名也當(dāng)之無愧,但我們更應(yīng)該看到陸羽背后茶道,茶文化真正的開山鼻祖。
????????
????????皎然的成就不僅僅在茶道,茶文化,更在于以茶入詩,此文首篇即是他的一首茶詩,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皎然對茶的品味之深,有時候,上天眷顧一個人,賦予其別人沒有才能,令后世只有羨慕的份,然而,作為上天的受惠者,更要有美好的品德去盛裝,去呵護。皎然一生留下將近五百首詩,同時,還留下了對詩進行品評的《詩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閱覽。
? ? ? ?
《短歌行》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
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松葬者誰。
貴賤同一塵,死生同一指。
人生在世共如此,何異浮云與流水。
短歌行,短歌無窮日已傾。
鄴宮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風(fēng)傷我情。
何為不學(xué)金仙侶,一悟空王無死生。
????????
????????皎然以佛入詩,詩中自然充滿著禪意,讀之令人開悟。而其詩評,更透出一種超然與淡薄,逐名利于我輩者,當(dāng)以皎然之詩自省。
????????《唐才子傳》如此描述皎然:
? ? ? ? ?皎然,字清晝,吳興人。俗姓謝,宋靈運之十世孫也。初入道,肄業(yè)杼山,與靈徹、陸羽同居妙喜寺。羽于寺旁創(chuàng)亭,以癸丑歲癸卯朔癸亥日落成,湖州刺史顏真卿名以"三癸",皎然賦詩,時稱"三絕"。真卿嘗于郡齋集文士撰《韻海鏡源》,預(yù)其論著,至是聲價藉甚。貞元中,集賢御書院取高僧集上人文十卷,藏之,刺史于頔為之序。李端在匡岳,依止稱門生。一時名公,俱相友善,題云"晝上人"是也。時韋應(yīng)物以古淡矯俗,以嘗擬其格,得數(shù)解為贄,韋心疑之。明日,又錄舊制以見,始被領(lǐng)略,曰:"人各有長,蓋自天分。子而為我,失故步矣。但以所詣,自名可也。"公心服之。往時住西林寺,定余多暇,因撰序作詩體式,兼評古今人詩,為《晝公詩式》五卷,及撰《詩評》三卷,皆議論精當(dāng),取舍従公,整頓狂瀾,出色騷雅。公性放逸,不縛于常律。初,房太尉琯早歲隱終南峻壁之下,往往聞湫中龍吟,聲清而靜,滌人邪想。時有僧潛戛三金以寫之,惟銅酷似。房公往來,他日至山寺,聞林嶺間有聲,因命僧出其器,嘆曰:"此真龍吟也。"大歷間,有秦僧傳至桐江,皎然戛銅椀效之,以警深寂。緇人有獻譏者,公曰:"此達僧之事,可以嬉禪。爾曹胡凝滯于物,而以瑣行自拘耶?"時人高之。公外學(xué)超然,詩興閑適,居第一流、第二流不過也。詩集十卷。
????????林子曰:不缺功名利祿,而獨鐘情山水,舍紅塵而逐佛理,于詩書畫茶集一身之大成,世之少有。蓋世間真有不慕功名者,唯皎然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