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評估,還是治療,學會觸診都是一項必備的技能!

什么是觸診?
? 觸診是一種常用的評估、診斷手法。從字面上來理解,我們很容易把它理解為觸摸,但實際上觸診的含義更廣闊,它不僅僅是用手觸摸,還需要結合大腦對相關結構和組織的思考。所以,這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動手經(jīng)驗,還需要具備相關的人體解剖學知識和人文關懷。?

觸診的目的
觸診的目的主要有兩個:
快速準確定位到目標結構和組織
對目標結構和組織進行評估和治療
? ?觸診是一個收集客戶身體信息的過程,所以,第一步是要準確定位,只有準確定位到,才有評估和治療可言。我們必須要了解相關結構的形狀、大小以及其它特征。在觸診的過程中,腦袋里面對手感知到的結構和組織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它是柔軟的,堅硬的,是具有彈性的,還是僵硬的,都要能夠清晰地分辨出來。

觸診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 提前跟客戶進行溝通?
? 對于大部分健康從業(yè)者而言,特別是異性之間的觸診,在此之前,一定要先跟客戶進行有效的溝通,闡明你想觸診和探查哪些區(qū)域,客戶應該穿著什么樣的衣物,讓客戶理解觸診的目的和意義,在客戶允許的情況下再進行觸診。

?溫軟而輕柔的觸碰?
? ?觸診實際上是跟客戶建立一種良好的身體上的聯(lián)系。當治療師觸碰一個人時,這不僅僅會影響所觸碰的位置,還會對這個人的情緒和心理產(chǎn)生影響。例如,在冬天用冰冷的手去觸摸,無疑會增加客戶的不適。另外,觸診的手法應當輕柔緩慢。溫暖而輕柔的觸碰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放松肌肉、減少焦慮,在機體修復的同時改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而粗魯生硬的觸碰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導致焦慮、肌肉強直和沮喪。

? 盡量用手指觸診而非其它部位?
? 手指是人體觸覺感受非常精密的部位,它每平方厘米分布多達8000個神經(jīng)末梢,這些感受器可以很好地感受身體細微的變化。而且,手指還可以感受出不同狀態(tài)下軟組織的質(zhì)地和層次感。

如何學習觸診
?觸摸別人之前先學會觸摸自己?
? 無論什么時候,用自己的身體來進行觸診學習,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在觸診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更直觀、清晰地感受不同的骨性結構和軟組織的特點。在觸診自己時,你也可以去感受不同壓力下,身體感覺是怎樣的,然后,再將這種身體的反饋運用到他人身上。

? 提高觸覺敏感性?
?在觸診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會碰到各種體型的客戶。在苗條的體型上,我們很容易觸摸到相關的骨性標志;而在肥胖的體型上,有些標志就比較難觸摸。所以,提高觸診的敏感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分享一個小的技巧:
? ?將一根頭發(fā)放在薄的紙張下面,閉上眼睛去感受它的位置和長短,然后增加一張紙,再去感受。以此類推,繼續(xù)增加頁數(shù),直到你不能找到頭發(fā)。隨著紙張的頁數(shù)增加,你的觸覺敏感性也會逐漸提高。
更多肌肉原理知識
請學習線上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