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452)晉商博物院
文游天下(452)
晉商博物院
文/石巖磊
? ? ? ?1916年,閻錫山被民國政府授予山西省督軍之職,成為三晉大地的軍政一把手,他便開始將大同的清朝巡撫衙門擴建為自己的官邸。1949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搬進督軍府,直到2017年才喬遷新家,而原址被改造為“晉商博物院”,其主要功能就是系統(tǒng)展示晉商的發(fā)現(xiàn)歷程。
? ? 山西自古以來便人多地少,且土地貧瘠,但當?shù)厝颂貏e吃苦耐勞勤勉務實。貧而勤則商,所以遠在春秋時期即有晉人從事商業(yè)活動的記載,而山西商人第一次嶄露頭角是在隋朝末年。
? ? ? ?武則天的祖輩世代經(jīng)商,她父親武士彟更是將木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成為晉中一帶的名門大戶。李淵父子在太原起兵反隋時,武士彟不僅大力資助,而且親自披甲參戰(zhàn),為大唐王朝立下不朽功勛,后來官至工部尚書,被封為應國公。但在古代,我國的重農(nóng)輕商思想十分嚴重,因此宋、遼、金、元等朝,晉商一直處于潛行狀態(tài),未能形成集團化的規(guī)模。
? ? ? ?到了明代,晉商迎來崛起的時機。朱元璋雖然打敗了元軍建立起大明,可蒙古殘部仍盤踞北方大漠,時刻窺視著中原。明朝不得不投入大量兵力駐守北部邊疆,太原即是重要的邊防重鎮(zhèn)??绍婈牭慕o養(yǎng)卻成了大問題,明政府想出一妙招,就是讓民間商人承擔起運送糧草的重任,相應地可獲得經(jīng)營官鹽的許可證。精明的山西人一舉中標,并由此賺得盆滿缽滿,還將觸角伸到絲綢、茶葉、皮革等行業(yè)。
? ? ?明朝末年,一心賺錢的晉商偷偷與東北的女真人做起生意,對清朝的興起功不可沒。清軍入關(guān)后,有8位山西商人被順治帝封為“皇商”,晉商從此傍上了皇族的大款。他們在征討準噶爾叛亂等活動中都承擔了重要的后勤保障工作,更是深得朝廷的信賴,生意自然越做越大,甚至將買賣延伸到韓國、日本、俄羅斯以及東南亞,到了“凡有麻雀能飛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的地步。
? ? ?富裕后的晉商時刻不忘榮宗耀祖,便不斷在老家購地置業(yè),王家大院、喬家大院、常家莊園、曹家大院等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清中期,晉商更是步入高光時刻。道光年間,我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的創(chuàng)立,標志著晉商開始進軍銀行業(yè),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由清政府背書的山西商人壟斷了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票號,坐地收錢的日子好不滋潤。
? ? ?可物極必反,晉商逐步變得墨守成規(guī)不愿變革,錯失向現(xiàn)代銀行業(yè)邁進的轉(zhuǎn)機,而且由于緊靠在腐朽的滿清政府身上,到鴉片戰(zhàn)爭后,山西商人的生意受到外國列強的巧取豪奪,整體逐步趨向沒落。至民國時期,只有孔祥熙等少數(shù)山西人還能在商界屹立不倒,至今仍有六必居、萬全堂、都一處、樂仁堂等百年老字號經(jīng)久不衰。
? ? ? 徜徉于“晉商博物院”中,回顧山西商幫的500年興衰史,還是會令人感慨頗多。窮則思變是晉商異軍突起的原動力,而飽含進取精神、敬業(yè)精神、群體精神的晉商文化是其蓬勃發(fā)展的核心凝聚力。但不得不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山西人巧借權(quán)力的杠桿斬獲彎道超車的優(yōu)越性,成為我國十大商幫的首席,可綁在封建皇家的戰(zhàn)車上,必然冒著隨時有全軍覆滅的風險,而且唾手可得的商機也會使其落入故步自封的深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人們走進“晉商博物院”,或許應該對波譎云詭的商道會有個更清晰的認知吧。
? ? ? ?202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