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看懂百官行述的真正作用,也就懂了何為國產(chǎn)劇的巔峰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4年之久,這部電視劇有個特點,那便是大體劇情走向符合歷史走向,但在小事情小細節(jié)方面進行了二次藝術加工。添加了很多獨特的見解,雖然不符合歷史,但邏輯縝密,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比如說歷史上雍正的確有著是否篡位的爭議,而在雍正王朝的看法,是認為康熙晚年是確定了老四為繼承人的。只不過因為局勢復雜,沒有明確立老四為太子,害怕老四被野心勃勃的老八等人群起而攻之。
所以康熙為了保護老四,不得不借力打力,諸如為了穩(wěn)住八爺黨,以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派往西北,處處為老四不著痕跡的鋪路。使老四最終險象環(huán)生的在強大反派八爺黨威脅下成功繼位,但也因此被八爺黨污蔑為篡位奪權。
可以說雍正王朝對于歷史爭議還是有著自己不一樣的見解,雖然不一定對,但怎么說也為觀眾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
而且更加關鍵的是,不論這部電視劇符合不符合歷史,在其精彩的演繹之下,可謂是將古代的官場政治生態(tài)演活了,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堪稱是一部經(jīng)典的厚黑學職場教科書。

那么今天貧道來說說雍正王朝中關于百官行述的劇情,來說說百官行述的真正作用,不只是可以要挾百官,實則還另有一大妙用。
在這里依舊老生常談的說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談劇不說史,并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說。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這部經(jīng)典電視劇蘊含的各種人生道理和職場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于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
一、先來說說何為百官行述
百官行述記載了大清300多名官員的把柄,是原江南巡鹽道任伯安在戶部任主事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搜羅匯集的大作,可謂是一件大殺器。
百官行述明面上最大的作用是可以以此來要挾百官,用老四的話來說就是“小則逞其私欲予取予奪,大則圖謀不軌犯上作亂”。
可以說百官行述這種存在,在整個雍正王朝之中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殺器,可以以此控制百官,進而影響朝局甚至威脅皇權。

二、百官行述的最大用處不是要挾百官,而是靠此博取康熙信任
百官行述這樣的大殺器,固然可以以此控制百官,但弊端也很明顯,皇子如果以此控制百官,無疑是站到了康熙的對立面。
也就是說用了這個大殺器,就意味著自己的奪嫡之路結(jié)束了。唯一的出路就是以此控制百官,來威脅康熙的統(tǒng)治,甚至架空康熙,自己靠著這種硬實力來上位。
但康熙可是在位六十一年的皇帝,其帝王心術運用的是爐火純青,并非是簡單之輩。他晚年發(fā)生的九子奪嫡,并非是老糊涂了,更多是因為重視親情,不舍得對兒子下手,所以才出現(xiàn)的。
因此皇子如果單靠一個百官行述來威脅乃至架空康熙,很明顯是很難的,是不太現(xiàn)實的。
而反過來看呢,如果毀掉這個大殺器,那么無疑可以起到投名狀一般的作用,使康熙信任和肯定,使自己奪嫡之路更進一步。
很明顯老四就做到了這點,就是事前不請示,事后不上報的將百官行述燒毀了。

老四這樣做看似是自作主張,實則是替康熙解決了一大難題。如果康熙知道了百官行述,那么處理的話,勢必朝野動蕩,影響自己的統(tǒng)治。如果視而不見不處理的話,那么面對吏治腐敗這般作為,到時候勢必使這種腐敗情況更加嚴重,后果也很嚴重。
所以老四這樣自作主張的燒毀了百官行述,實則是替康熙解決了一大難題,康熙自然是很高興。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可以安了百官之心。等于是無形中拉攏了不少官員,可謂是很好的籠絡人心舉動。
再看看劇情,老四也正因為這個行為,獲取了康熙的信任和肯定。所以在不久后的二廢太子風波中,讓老四這個太子一黨去負責抓捕太子,徹底與太子的聯(lián)系切割干凈,不至于受到廢太子風波影響。而太子二次被廢以后,康熙的種種行為更是意味著他已經(jīng)確定老四為繼承人。
所以說百官行述的最大用處不在于利用百官,而是在于將其“不經(jīng)意間”擺在明面上,然后再當眾燒毀,替康熙解決了這一大難題,獲得康熙的信任和肯定,大大利于自己的奪嫡。

三、對于百官行述的運用,老四最高明、老八次之、太子最膚淺
打個不恰當?shù)谋扔鱽砜?,貧道認為如果以職場能力劃分,那么太子是入門級,老八是登堂入室,老四則是登峰造極。
為什么這樣說呢?
因為根據(jù)劇情走向來看百官行述的出現(xiàn),實則就是老八對太子布的一場局,而太子就那樣跳進去,最后還因此被廢,簡直是不堪一擊。當然客觀來說雍正王朝中對于太子胤礽的刻畫,實際上是太過弱化了這位太子,歷史上的太子胤礽還是沒有這般沒腦子的。
當時太子剛剛復立,經(jīng)歷了第一次被廢,自己的黨羽是被罷免的罷免,被調(diào)任的調(diào)任。太子對自己的心腹原刑部尚書司馬尚和刑部侍郎黃體仁,都感嘆道自己是空虛太子,放眼望去都是老八的人。
這時候黃體仁就說出了任伯安擁有百官行述的事情,說道可以利用百官行述來控制百官。并且說道任伯安肯定沒問題,因為他原是老九的門人,結(jié)果刑部冤案的時候,老八為了對付太子,放棄了任伯的弟弟任季安和小舅子劉八女,導致任季安被殺,劉八女一直被關在刑部大牢中。

既然任伯安這個人沒有問題,所以黃體仁讓太子以放出劉八女和讓任伯安官復原職的代價,來換取百官行述。
但這世上真有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的好事嗎?
有是有,而且對于太子這種高位之人,肯定有很多,但是往往送的枕頭不是那么好枕的。
我們再看看年羹堯血洗江夏鎮(zhèn)以后,老八、老九、老十的談話,其實透露出很大的信息量。老九認為肯定是太子干的,說道:“咱們辛辛苦苦積攢的幾百萬兩銀子,不能就這樣被他擄走了”。
老八回道:“幾百萬兩銀子都是小事,那百官行述絕不能落到他手里”。
再結(jié)合任伯安將百官行述幾大箱東西,存在老八名下的萬永當鋪,更是耐人尋味。
這些足以說明任伯安依舊在老八一黨的控制之中,他依舊是八爺黨的財神爺。而且老八都知道了百官行述的存在,百官行述又在他名下當鋪寄存,說明百官行述的出現(xiàn),就是老八一黨對太子布下的陷阱。

而太子低劣的政治手段,最終還是害了自己,得知百官行述存在以后,竟然不顧體面的寫了親筆信給任伯安,最終因為這封信導致了自己二次被廢。
再反過來看,老八為什么緊張,為什么說百官行述絕不能落到太子手中呢?
可能大家最直接的想法是認為老八害怕太子以此控制百官,然后針對自己。
但實際上以太子的低劣手段,再加上以往與老八次次交鋒處于下風來看,老八完全沒必要害怕太子會以此對付自己,因為自己可以應付的過來。而且如果康熙知道的話,那么太子肯定慘了,肯定有利于自己。
但老八為什么這樣緊張呢,其實是害怕太子明白了百官行述的真正用處,以此獲得康熙信任和肯定,所以老八說道百官行述絕不能落到太子手里。
但以太子的發(fā)揮來看,一開始就放心任伯安,直接冒冒失失的寫親筆信,所以他能看懂百官行述真正妙用的可能是微乎其微,更多是單純想利用百官行述來控制百官罷了。

所以以對百官行述的理解來看,太子也就是個入門級別而已。
而老八呢,就比較厲害了,可以說是登堂入室了。
因為老八擁有百官行述,為什么一直沒有動用,大肆控制百官呢,就是因為他明白百官行述使用以后的弊端,明白單靠這個自己根本不可能成功奪嫡的。
但是讓老八燒毀這個大殺器呢,他也不舍得。他也明白康熙對自己的厭惡,所以他一直在等待一個合適時機表現(xiàn),或者是徹底奪嫡無望以后,利用百官行述來進行不正當奪嫡,也就是說老八的想法是進可攻退可守,怎么利用百官行述自己看準時機再決定,不會過早利用的。
所以太子復立以后,老八針對太子無人可用的窘?jīng)r,馬上隨機應變的拋出百官行述這個大殺器,以此布下陷阱等著太子跳進來,就是想要使太子被廢,徹底萬劫不復。
所以說老八這個水平是真的高,不愧是最大的反派,智商和能力都是一流的。

但冷眼旁觀的老四,在這場老八針對太子的殺局中,隨機應變的成為最大贏家。
老四先是讓老十三答應太子的要求,放出了劉八女,來了一出欲擒故縱。又派年羹堯這個狠人,以求萬無一失的得到百官行述。
雖然在這個過程之中年羹堯血洗江夏鎮(zhèn),使事情變得復雜,局勢變得緊張起來。但老四是隨機應變,直接宴請了眾位皇子和上書房留守大臣馬齊,不只是替年羹堯洗白,使他的血洗江夏鎮(zhèn)行為成為無奈之舉,更是當著這些人的面燒毀了百官行述,既證明了自己,還讓康熙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獲得了康熙的信任和肯定,可謂是高明至極。
這場風波之中,老八損失了百官行述這個大殺器,所以在康熙駕崩前夕布局想要通過不正當方式奪嫡,但因為百官行述的燒毀,無疑是失去了很多優(yōu)勢,因此最后被老四逆襲成功。
而太子呢,老四是利用老八收買高福的機會,故意放水將太子的親筆信給了老八,使老八背負了廢太子的罪名,而太子自然是再次被廢,是萬劫不復,徹底出局了。

老四則是成為最大的贏家,兩個奪嫡對手,一個實力大減,一個徹底出局。自己則是獲得康熙的信任和肯定,成為康熙默認的繼承人。
所以說太子、老四、老八這三方角逐,老四最為高明,可謂是大獲全勝。
最后以職場角度來看,老四的方法其實很高明,就是典型的扮豬吃老虎,擁有大智慧還很低調(diào),所以在關鍵時刻可以冷不丁的奪得百官行述。又站在最高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替其解決這個難題,借此獲得最高領導的信任和肯定,那么想不飛黃騰達都難。
雍正王朝為什么這般經(jīng)久不衰呢,甚至可以稱之為國產(chǎn)劇的巔峰呢,其實看明白了百官行述的真正用處你就懂了。雖然這段劇情不符合真實歷史,但對于古代宮廷政治斗爭的刻畫還是入木三分的,雖說不是真實歷史,但所表達的東西比之真實歷史也是不遑多讓的,正因為雍正王朝如此寓意深長,所以自然是經(jīng)久不衰了。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注天天,關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