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百濟(jì),新羅簡史(二)
申明:本貼原發(fā)布于百度貼吧,奈何貼吧河蟹關(guān)鍵字太多,嚴(yán)重阻礙交流,故此將本貼轉(zhuǎn)移至b站。
前述:本文主要依據(jù)《三國遺事》 一書。鑒于《三國遺事》 一書由文言文寫成,佶屈聱牙,網(wǎng)上也沒有白話文翻譯。對于文言文苦手的小伙伴十分不友好。故此編寫此文??梢灾苯右暈槿龂粫姆g再加工。作者難免有翻譯錯誤或者理解錯誤的地方。請多包含。對高句麗歷史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閱讀《三國遺事》原文。
五.三國時代
漢代征服魏滿朝鮮后,設(shè)置四郡二府統(tǒng)治朝鮮。不久,漢朝的統(tǒng)治衰落,四郡二府逐漸失去效力。朝鮮和周邊地區(qū)的,包括挹婁,扶余,高句麗,三韓,沃沮,穢貊等國家和民族逐漸登上歷史舞臺。最終統(tǒng)一為高句麗,百濟(jì),新羅三個大國。史稱“三國時代”。
1.中國史書對東北-朝鮮各民族的描述
中國的《后漢書》,《晉書》,《三國志》,《隋書》,《唐書》,《新唐書》的東夷列傳均對東北-朝鮮的各民族給予了介紹?,F(xiàn)結(jié)合朝鮮史料總結(jié)如下:
扶余(文明國家)
地理位置:扶余在玄菟郡的西北面,扶余的西南面是高句麗國,扶余的東面是挹婁,扶余的西面是鮮卑族。(五胡亂華里的鮮卑族,無需多介紹)。
歷史:按照傳說,扶余國的開國君主是天神下凡,名叫“解沐漱”。在扶余建立解氏王朝,國號為“北扶余”。解氏王朝傳到第二代,遷都于東部,史稱“東扶余”。解氏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金蛙王”曾經(jīng)收養(yǎng)了一個懷孕女子,該女子誕下一個嬰兒,這個嬰兒叫“高朱蒙”。高朱蒙日后來到卒本城,建立“西扶余”(又稱卒本扶余)。這個西扶余就是日后稱霸東北的高句麗。
國際關(guān)系:挹婁是扶余的屬國,扶余和高句麗是敵國,最終被高句麗滅亡。扶余和高句麗文化相似,語言相同。
文化習(xí)俗:文化上和中原類似,保留周代的禮樂衣冠制度,而漢朝已經(jīng)丟失周禮。但語言和中原不通。扶余人的日常禮儀和中原一致,會建造城池宮殿。但崇尚奢靡,喜歡使用金銀和珍珠裝飾衣物。扶余出良馬和珍珠。扶余的法律“殺人者償命,偷竊者偷一罰十二”。扶余出戰(zhàn)前殺牛祭天卜問吉兇。扶余人葬禮時,男女都穿白色孝服,扶余人平時喜歡穿五彩錦緞佩戴玉佩,但在葬禮時會脫下華服和玉佩,穿著白色布衣。
記錄史書:《北扶余古記》,《東夷傳》
挹婁(即肅慎,野蠻國家)
地理位置:西南面是扶余,南面是北沃沮。東面是大海。挹婁臣屬于扶余。
歷史:挹婁是肅慎的后裔。
民族:和扶余語言不通。
文化習(xí)俗:居住在天然洞穴之中的穴居人,以養(yǎng)豬為業(yè),冬天披著豬皮御寒,夏天裸體。一個部落以環(huán)繞廁所的洞穴群居。挹婁人渾身發(fā)臭,不講究衛(wèi)生。沒有灶臺,用瓦罐直接煮肉?;蛘咦诘厣?,用兩腳夾著豬肉,直接用手抓著生啃。常用冰雪存凍肉,當(dāng)饑餓時,用屁股坐在冰肉,待解凍后,再生食用。習(xí)俗中貴壯而賤老,老人的地位很低。沒有孝順的文化,父母死了,男子不會哭泣,凡是父母死了哭泣的男子會遭遇整個部落的鄙視。挹婁人不會制作鹽,他們用泥土和水,或者草木灰拌水直接飲用而補(bǔ)充鹽分。挹婁人梳辮子懸于腦后。挹婁人的葬禮比較簡單,沒有停靈和哭喪的習(xí)俗,當(dāng)天死,當(dāng)天埋。挹婁人取兩根木頭交叉疊成X狀,將死人放置其上,再在死人身上堆疊豬肉,以為死人在下界的糧食。挹婁人少女未婚時特別放蕩,但婚后和漢族婦女一樣守貞,婦女出嫁在頭上插兩根羽毛作為嫁衣。這一點(diǎn)和高句麗,扶余明顯區(qū)別。挹婁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也沒有成文的法律,但有約定俗成的習(xí)慣法,在挹婁,盜竊是最大的罪行。盜竊無論大小,都是死罪,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將會被部落民集體擊殺。
挹婁人十分驍勇善斗,擅長制作弓箭,擅長射箭。
高句麗(文明國家,即西扶余)
地理位置:北面是扶余,東面是沃沮,南面是漢四郡。
歷史:開國太祖高朱蒙本是東扶余國國王金蛙王的養(yǎng)子,后來得罪金蛙王的親兒子西逃卒本城建立高句麗。
民族:和扶余語言相同,習(xí)俗相似。
文化習(xí)俗:物質(zhì)文明同中原地區(qū),同扶余。但禮儀在細(xì)微之處和扶余有差別。扶余人仿效中原行跪拜禮,而高句麗人行單腿跪拜的禮節(jié)。高句麗人愛好清潔但男女比較淫亂,喜歡海天盛筵。高句麗有大量母系社會殘留,實(shí)行走婚制度,男孩子由女方老祖母撫養(yǎng)。高句麗人崇尚奢靡,愛好用金銀裝飾衣物,好大喜功,喜歡營造宏偉的宮殿自夸。高句麗人的墓葬喜歡用石頭壘成金字塔形狀的墓室。墓室上封土,其上種植松柏。這種形式的墓葬一直流傳到近代的李氏朝鮮,是朝鮮韓國常見的墓葬形式。朝鮮平壤的東明王墓葬也符合《后漢書》對高句麗墓葬形式的描述,是金字塔墓室上種植松柏的形式。高句麗人好狠斗勇,驍勇善戰(zhàn)。高句麗沒有郡縣制度,不采用縣官判案,而是采用一種原始民主制度,由在場的百姓采用投票表決的方式來審判犯人,決定刑罰。
屬國:沃沮和東濊臣服于高句麗。
沃沮(文明國家)
地理:分為東沃沮和北沃沮和南沃沮。沃沮的北面是扶余和挹婁,沃沮的西面是高句麗,南面是穢貊,東臨大海。
民族:和高句麗,扶余語言相通,文化相似。
習(xí)俗:同高句麗,扶余。本地靠海,盛產(chǎn)魚鹽,美女,鄉(xiāng)民樸實(shí),善于耕耘。喪葬制度區(qū)別于高句麗,往往一家合葬一棺槨。先死之人,待自然腐爛后,取骨藏于棺槨中,待一家死盡,再行埋葬。
國際關(guān)系:介于大國之間反復(fù)橫跳以謀自保。開始被漢朝征服,隸屬于樂浪郡,向大漢天子稱臣納貢。后期,叛漢投降高句麗,年年向高句麗進(jìn)貢魚鹽美女。處于北方的北沃沮常年被野蠻的光屁股民族挹婁所騷擾。挹婁每年夏天乘獨(dú)木舟繞海進(jìn)村,對北沃沮實(shí)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沃沮人夏天都躲在洞穴中,等冬天,冰封大海,船不能通的時候,沃沮人才敢出洞回到自己的村落。
濊(文明國家)
地理位置:北方是沃沮,南接辰韓。
民族:和高句麗語言相通,習(xí)俗相同。
文化習(xí)俗:原來屬于箕子朝鮮,后屬于樂浪郡。民族和扶余,高句麗,沃沮相同。服從中原的禮儀王化,女子講貞潔。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善于種麻養(yǎng)蠶織布。能歌善舞。崇拜虎神,喜歡祭祀山神,河川神。
三韓(文明國家)
解釋:三韓為三個國家聯(lián)盟,韓的本意是“大”。三韓分為馬韓,卞韓,辰韓。其中馬韓有54個國家,辰韓有12個國家,卞韓有12個國家。
馬韓:馬韓是百濟(jì)國的前身。
馬韓人以種田織布為業(yè),只會建立村落,無城郭,文明較為落后。馬韓人喜歡樹立高大的木頭,上面綁一鼓,用于祭祀農(nóng)神。馬韓靠近倭人建立的“任那”政權(quán),學(xué)習(xí)倭人有紋身的習(xí)俗。馬韓就是原來的辰國(還記得嗎?在第一章,挑唆漢武帝打魏滿朝鮮的那個國家)?;映r滅亡后,末代國王子準(zhǔn)逃到馬韓自立為辰王,后期辰人推蕃了子準(zhǔn),推舉自己人為辰王。所謂的辰王,就是馬韓各邦國的共主。辰王在漢初,挑唆了魏滿朝鮮和漢朝的矛盾,借大漢之手,滅了魏滿朝鮮。
辰韓:辰韓是新羅國的前身。
辰韓人是秦朝逃人,為了躲避戰(zhàn)國紛爭,而逃到朝鮮半島,建立辰韓。稱呼國為邦,喝酒為行觴,賊為寇,弓為弧。辰韓所使用的語言比漢代人使用的語言更為存古,且殘留大量三秦土語底層(秦本屬蠻夷,三秦底層土語和周朝通用的文言有較大區(qū)別)。辰韓人會制造車馬宮室城郭,文明比馬韓先進(jìn)。按照血緣分部族,部族分城而居,由族長領(lǐng)導(dǎo)。辰韓產(chǎn)五谷,布匹和鐵器,經(jīng)常出口到沃沮和馬韓。喜歡喝酒歌舞,常使用瑟這種樂器(錦瑟無端五十鉉的那個瑟,漢族的一種古老樂器,在漢地早已不流行)。辰韓人以扁頭為美,有用石頭扣壓新生兒頭部,以造成人為扁頭的習(xí)俗。
卞韓:卞韓是六伽椰的前身。
卞韓的文化都和辰韓相同,人種高大,相貌端正。無論男女,喜歡留一頭秀麗披肩的長發(fā),受到日本的影響,喜歡紋身。其種族十分喜好潔凈。但是卞韓語言和辰韓不通。
州胡國
簡介:州胡國就是現(xiàn)在的韓國濟(jì)州島。濟(jì)州島島民文化習(xí)俗語言都和韓國朝鮮的主體民族有異。依據(jù)史書記載,州胡國國人,多為五短身材,和日本人一樣髡頭。上身穿皮衣,下身穿丁字褲。以養(yǎng)豬養(yǎng)牛為業(yè)。商業(yè)繁榮,善于航海,經(jīng)常往來中韓之間貿(mào)易。
任那
簡介:位于馬韓,卞韓,辰韓的包圍之下,是日本人在韓半島建立的政權(quán)。馬韓,卞韓的文化因?yàn)槿文堑挠绊?,被一定程度上日化?/p>
伊西國
中國史籍無載,朝鮮史書介紹過于剪短,略。
帶方
略
伽椰(駕洛)
見前三韓一章,傳說,古代曾從天而降六個金蛋,從蛋中誕生六個嬰兒。這個六個嬰兒以金為姓,建立了六伽椰。其中六個蛋中率先破殼的崽名叫“金首露”,他所建立的“金官伽椰”是六個伽椰國中最大的,金首露王于是成為整個伽椰聯(lián)盟的盟主。伽椰沿襲卞韓故地。
因?yàn)榻鹗茁锻趼氏绕茪?,首是第一個的意思,露是露出蛋殼的意思。故稱金首露王
六伽椰為:金官伽椰,阿羅伽椰,古寧伽椰,大伽椰,星山伽椰,碧珍小伽椰
記錄史書:《駕洛國記》
黑水
略
靺鞨(即勿吉)
民族:栗特人,白人。人種和周邊民族明顯不同,但由于久居?xùn)|夷,使得文化趨同于中原。
政權(quán):大祚榮建立的大氏王朝,初國號為震旦,后改明渤海國,渤海國繁榮強(qiáng)大,被稱為“海東盛國”。
歷史:靺鞨本居住于高句麗的北方,臣服于高句麗。靺鞨人大祚榮本是高句麗的武將,高句麗滅亡后,攜代高句麗遺民和靺鞨人建立渤海國大氏王朝。和南方的統(tǒng)一新羅王朝南北對峙。

2.北扶余-東扶余-高句麗一系
本章節(jié)主要依據(jù)《三國遺事》一書,《三國遺事》則主要援引《扶余古記》一書。
2.1天帝下凡&夫婁遷都&金蛙王的領(lǐng)養(yǎng)
傳說在漢宣帝神爵三年,天帝乘著五龍車降臨在祈骨升城(后世朝鮮稱大遼醫(yī)州,也就是現(xiàn)在的遼寧五女山)。自稱為解慕漱,建立北扶余國稱王。他生下一個兒子叫解夫婁,解夫婁繼承王位,有一天,他的宰相阿弗蘭夢到回到天上的老王托夢給自己說,西邊即將興起一個大國,你為了避他的鋒芒,最好像東遷都到一個叫伽椰的地方。
解夫婁聽從宰相傳達(dá)的父命,遷都伽椰,稱為東扶余。解夫婁生育不能,一天去郊外(鯤淵這個地方)拜神求子,在河川邊撿到一個相貌怪異的棄嬰,長得像一只金色的青蛙。解夫婁大喜,收做養(yǎng)子。此后這名棄嬰在解夫婁時候繼承王位,稱為金蛙王。金蛙王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帶素。帶素當(dāng)了幾年政,西邊果然如同丞相的預(yù)言崛起了一個叫做高句麗的大國。高麗王無恤帶兵討伐東扶余,殺了帶素。滅了東扶余。
2.2高朱蒙建國
這個高句麗是怎么崛起的呢?根據(jù)《檀君記》和《國史高麗本紀(jì)》的記載。金蛙王在位的時候,有一天去太伯山(妙香山)南邊的優(yōu)渤河去游玩。忽然遇到一個美麗的女子。該女子自稱是河伯的女兒,叫做柳花夫人。有一天,有個自稱天帝解慕漱的男子誘拐了自己到熊神山(長白山)鴨綠江邊野合有了身孕。父親河伯因?yàn)槲宜奖即笈?,貶我到這優(yōu)渤河邊做懲罰。
金蛙王感到很奇特,就把女子帶回家,關(guān)在一個密室中。柳花夫人懷孕好久,生下了一個蛋(就和哪吒一樣)。金蛙王覺得不吉利,就把這個蛋扔到豬圈里,可是豬圈的豬也不踩他,牛也不吃他。金蛙王覺得很奇怪,就拔出利劍砍這個蛋,結(jié)果砍不破。只好把這個蛋還給了柳花夫人。柳花夫人于是潛心孵化這個蛋。不久破殼而出一個十分可愛的嬰兒。
這個孩子熱愛射箭,剛七歲,就學(xué)會造弓箭,百發(fā)百中。扶余土話中稱善于射箭的人叫朱蒙。于是這個孩子被叫做朱蒙。朱蒙從小和金蛙王的七個皇子一起長大。七個皇子因?yàn)橹烀缮浼齾柡Χ刀仕?。金蛙王也因此不喜歡他,派朱蒙去養(yǎng)馬。朱蒙知道金蛙王不喜歡自己,就偷偷把駿馬餓瘦,把劣馬養(yǎng)肥。金蛙王每次都喜歡騎大肥馬,認(rèn)為大肥馬健壯,而把瘦弱的嗎送給朱蒙。朱蒙因此得了不少駿馬。金蛙王以為自己占了便宜,實(shí)際上吃了大虧。
不久,太子帶素密謀和大臣謀殺朱蒙。柳花夫人聽到消息,趕緊讓朱蒙逃走。朱蒙和自己的發(fā)小烏伊往西逃竄。結(jié)果逃到河邊被水淹,后有追兵,情況緊急。朱蒙干凈向天祈禱,說自己是河伯之孫,祈求河伯相救。于是水中魚蝦組成一條橋,幫助朱蒙逃到對岸。
朱蒙逃到北扶余西部的卒本城,建國高句麗。改姓為高,稱為高朱蒙。高字表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天帝的兒子。(原來叫解朱蒙)。從此高句麗逐漸崛起為二十一萬戶人口的西方大國。
最終滅掉了東扶余。高朱蒙死后被朝鮮民間封神,稱為東明王,在朝鮮平壤有東明王陵。
2.3扶余高句麗世系


高句麗,百濟(jì),新羅簡史(二)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