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里人為什么鐘愛紫藤呢?

“紫藤掛云木,粉黛如綺霞?!?/strong>時光更迭,四季變幻,故宮美不勝收。群花斗艷時,印象最深的當屬紫藤,那一抹刻在歷史里的淡紫,從古至今被人們所鐘愛。
賞紫藤最好的地方是御花園和永和宮,每年花期,一串串紫藤在故宮紅墻黃瓦的“懷抱”里盛放。宮里的紫藤都沒有架子,而是“紫藤寄柏”,順著柏樹的枝干攀爬,香氣四溢。

“紫茸垂組綬,寶帳飄纓絡”。紫藤是宮里人比較喜歡的一種植物。紫藤花的紫色本就是祥瑞之色,自古至今一直有“紫氣東來”之說,“紫氣東來”指的是紫氣自東而至,表示天降祥瑞。
據(jù)說其背后還有一個關于老子的典故,相傳老子出函谷關,有紫氣從東而來。守關人先看到了紫氣,之后看到老子騎著青牛從遠處而來,守關人便知此人是圣人,并請老子寫下了流傳至今的《道德經(jīng)》。

于是,紫氣便成了吉祥和祥瑞的代表,預示著圣人和寶物的出現(xiàn)。故宮在古時候被稱作“紫禁城”,其中的“紫”字就是取了這個涵義。
在歷代皇帝中,乾隆皇帝對紫色最為鐘愛。沈陽故宮博物院有一塊“紫氣東來”的匾額,就是乾隆皇帝命內(nèi)務府制作,于1757年由京師送往盛京的,至今依然掛在沈陽故宮博物院的鳳凰樓下。

喜歡紫色的乾隆帝,又怎么能忽略掉紫藤呢?據(jù)記載在宮里就有三處室內(nèi)藤蘿畫,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shù)寧壽宮倦勤齋戲臺的通景畫。

畫中竹籬支起了一棚巨大的花架,架子上爬滿了沉甸甸的紫藤花,紫藤花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

畫工巧妙地運用了西洋的透視畫法,使畫中的景物富有立體感,置身其中不僅能看到圖畫中的景色與室內(nèi)裝修的結合,透過窗戶,還能感受到與室外的實景的互動,虛實之間,相映成趣。

帝王喜歡紫藤,不光因為它“紫氣東來”的美好寓意,還與它背后的象征義息息相關。
紫藤的枝蔓盤曲綿延,果實豐富,在古代象征著福祿綿長和子孫繁盛。歷代的帝王又都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夠代代相傳。因此,對紫藤格外喜愛。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歷史上的德妃烏雅氏就曾住在紫藤盛開的永和宮,她育有三子二女,是康熙帝后妃中子嗣較多的一位。
“藤花無次第,萬朵一時開?!弊咸倩ㄩ_,簇簇繁花,煙霞絢爛,優(yōu)雅浪漫。四月是紫藤盛開馥郁的時節(jié),金秋是北國最美的季節(jié),“故宮美成了紫禁城”!春去秋來,斗轉星移,一起去故宮賞紫禁城莊重澄澈之美吧!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松蘭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jīng)【松蘭書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