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
人生就像一杯好茶,苦澀、清香,只有當您細細品味的時候,您才會發(fā)現(xiàn)茶的美好,人生中的苦難也一樣,需要我們慢慢地品味。
苦難是否真的是苦難?有人會說是,因為苦難使人痛苦。有人會說不是,因為苦難成就了快樂。
苦難在經得起挫折的人面前,猶如一條小溪,可以輕松一躍而過;但在一些弱者面前,仿佛是太平洋,一眼望不到邊,那種無助感充滿了全身。
苦難,是人生的基石,接受它,才能夠登上更高的山峰。世界著名音樂家貝多芬,他是在淚水浸泡中成長的。家庭的貧困,父母的影響,造成了他孤僻的性格,但也造就了他獨立倔強的一生。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就了偉大的自己,用自己偉大的音樂給世界上無數(shù)的聽眾帶來了聽覺享受,也帶去了正確的人生的方向。如果沒有勇氣越過苦難,他將永遠活在悲痛之中。通向強者的路上,總會有苦難企圖絆住我們的雙腳。我們只有嘗試面對,才能保持平常的心態(tài),欣然去接受苦難。
苦難,是人生的一把標尺,拿起它,能量出人生的高度。就像我們熟知的奧斯特洛夫斯基,他也經歷了很多苦難。他所經歷的苦難,猶如天上數(shù)不盡的星星??伤朴谡{整自己的心態(tài),就把它當成了一把標尺,拿起這把標尺,量出了人生的精彩。許多人一聽苦難,會嚇得不知所措。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它,也許未來成功的自己會感謝現(xiàn)在勇敢接受苦難的你。
苦難,是人生的橋梁,走過去,你就能到達勝利的彼岸。歷史上的名人,哪一個沒經歷過苦難。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那一級一級的臺階,就是一個又一個的苦難。一千次的失敗就有一千零一次的重新開始,走過一千級的臺階,才能邁上一千零一級的臺階。只有一次次的努力,才能使毅力變成一把鋒利的刀,披荊斬棘,削鐵如泥,所向披靡,無往不利。
經歷過苦難的人,并不一定只是失去什么,而極有可能是得到什么。不經歷過苦難的人,是無法體會失敗后成功的那美妙一刻的。事實上,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世上所有的成功最初都來自苦難。沒有人能永遠快樂,也沒有人能永遠活在安逸之中。
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懂得珍惜。
品苦難,讓我們學會反思,中國的成長之路是十分曲折的,孫中山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袁世凱奪取成功的果實,毛澤東建立的新中國,紅軍的長征二萬五千里長征,文化大革命……哪一次不是經歷了重重困難才擷取到成功的果實呢?我們在苦難的世界是摸黑探索,但靜下來想一下,我們在不斷的失敗中反思自己,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來建設中國。所以說,苦中亦有樂,只要慢慢品味,一定會成功的。
品苦難,讓我們學會團結。年初的雪災,5·12大地震,無一不是給我們的心靈狠狠地帶下一錘,但沒關系,因為我們在苦難中學會了團結與互相幫助,每個人都會在災難面前深深地體會到: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那一雙雙充滿童稚的眼睛,無不讓人心酸落淚,人們體會到了,感受到了這種苦,所以他們毫不猶豫地去幫助他們??嚯y是需要品味的,因為只有品味了,你才會從中學會團結他人,幫助他人。
品苦難,讓我們學會堅持。張海迪,霍金,貝多芬……他們都是在身體上有著殘疾的人,換作我是他們,也許我早就自尋短見了吧,但他們并沒有放棄,他們堅持了下來,樂觀地面對每一天,每一個人,因為他們從自身品味著苦難的時候,他們品味出了懦弱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既然如此,自己為什么不堅持一下,用自己的殘余部分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呢?他們也品味出了傷心是沒有用的,事情已經發(fā)生了,已經無法扭轉了,為什么不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去接受它呢?品味苦難,堅持成了我們的支柱。
人生之不如意十常八九,我們絕不能在苦難中面前低下頭來,從此一蹶不振,我們要做一個勇往直前的勇士,在苦難中慢慢地品味出它的真諦,品味出它的用處,并以此來作為自己成功的墊腳石。
人生這一杯茶需要我們慢慢地去品味,風光無限好,只在一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