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電視劇第一集觀后感:黃金時代的謝幕

本文主要內(nèi)容:
1、人物角色印象
2、粒子對撞機畫面寓意解讀
電視劇《三體》的觀看體驗真的是太舒適了,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當然只是我個人的觀劇感受,感覺看的挺開心的,希望把這份開心傳遞給大家。
馬上過年啦,咱們也不說費腦子的了,聊點嗑瓜子的話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
一、人物印象
1、常偉思
第一集第一個讓我燃起來的點,是林永健老師的常偉思將軍。
雖然林永健老師的常偉思將軍氣質(zhì)很穩(wěn),但是因為我之前看原著腦補的常偉思將軍身形是稍微寬闊一點的,體型更偏向教員的身材一點,所以看定妝照以及剛出場的林永健老師,覺得有點壓不住。
但看到他送汪淼出來說的那段話,說到“結(jié)束了”三個字的時候,我眼淚都下來了!
毛骨悚然!

就是,一個人怎么可以用最平淡的語氣說出最震撼的話!
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
林永健老師,你是我的神!
這種無聲的力量感,讓常偉思這個人物一下就立起來了。
甚至這個劇的氣質(zhì)一下就立住了。
整個人類世界都是偶然。
從新石器時代走到了今天,居然沒有重大的變故,這不是一種幸運嗎?
既然是幸運,那早晚有一天會結(jié)束。
現(xiàn)在我就告訴你,結(jié)束了。
做好思想準備吧。
短短幾句話就交代了三體整個故事背景的本質(zhì)。
這段話就像是定海神針一樣,給整部劇定了調(diào)了。
而林永健老師把人類面對這件事的精神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悲愴,渺小,看似無力,卻堅定無比,擲地有聲。
真正的力量,不是吶喊,而是于無聲處起驚雷。
太神了!我的天。
這一段真的是要感謝,如此好的觀看體驗,很難不激動。
2、史強
第二個讓我覺得開心的點是于和偉的史強。
雖然他的外形和原著的大史不太符,但因為我對于和偉這個演員一直印象挺好,可能是有濾鏡吧,一直挺期待他演繹的大史的。

而電視劇中,讓我覺得他就是大史的點,就是在汪淼家門口兩次想抽煙而被制止。
真的很難不笑出聲來。
大史一下就在他身上活過來了。
整個劇也活起來,就是跟著這個人物流動起來了。
就像是一潭死水里扔了塊石頭。
氛圍的變化,就像從沉悶、壓抑中升起一股熱鬧鬧的人情味。
從宏大的、悲愴的人類命運的縹緲處,落到了實在的、具體的活生生的人身上。
避免了這局部開端的架空感和虛無感。
當然這不是于和偉這個演員的功勞哈,是史強這個角色,本身在第一部里就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承擔的就是這個作用。
所有人都在想物理學完了、地球完了、未來沒有了這種遙遠的哭聲的時候,史強把他們從遙遠中拉倒現(xiàn)實,拉倒地頭去看蟲子,實實在在的、無法被消滅的蟲子。
永遠腳踏實地,活在現(xiàn)實中,活在人之間,在人心和人性中游走,從現(xiàn)實中汲取力量,這是史強這個角色無可取代的地方。
我覺得于和偉演繹的還行。
反正他一出來我就準備好要笑了。
3、汪淼
然后就是很難不夸張魯一的汪淼。
真的很貼合我腦補的汪淼,一個沉悶的、嚴肅認真的、但是又非常有涵養(yǎng)的、斯文的年輕物理科學家的形象。

他整個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行云流水、非常自然,包括對大史的情緒都很對,想到他后期要在三體游戲里以其他角色形象出現(xiàn),還是很期待的。
然后就是楊冬。
4、楊冬
原著中楊冬是清冷的、遙不可及的、物理學的女兒。
如果宇宙真理是一座殿堂,楊冬就是手捧物理學之火的圣女,睥睨人間,不可方物。
演員的定妝照剛出來的時候,我覺得有點小家碧玉了。

但結(jié)合青年葉文潔是王子文演繹的,那楊冬作為葉文潔的女兒也應該是這種小骨架、小五官的形象,這樣想來還是合理的
而電視劇里把楊冬那種冷漠的、疏離感展現(xiàn)的很好,是可以讓人相信這個人物不屬于俗世的家庭生活,只屬于物理學的。
而不得不讓人驚嘆的就是申玉菲的選角:李小冉!
這是誰想出來的,太神性了吧。
5、申玉菲
李小冉的申玉菲,讓我想起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女主角。
這個人她就是從頭發(fā)絲到腳指甲蓋都透露著世俗的美感和欲望,充滿誘惑和性魅力。

但是她的心卻是一片無辜。
她的眼神把她和這個世界隔絕開來,她所引起的一切欲望都與她無關(guān)。
她赤城,純情,一片真心只為主,她是這世上最潔白的人。
她跪在佛前,為她的主禱告,那種虔誠和圣潔,和她自身的氣質(zhì)形成一個極大的沖突,這種張力真的太迷人了。

而當她和潘寒打電話的時候,冷漠的表情以及眼神中透露出的寒意,又形成第三種沖突。
明明是個菩薩,卻沒有心。
她的心,獻給了主,其它萬物,皆為芻狗。
圣女殺人,就,很神性。
這個演員誰選的,你就是一整個,選的好。

6、丁儀
知道王傳君演丁儀的時候,還是蠻期待的。
而且感覺他的形象和動畫三體里丁儀的形象也有點像。
看來大家理解的丁儀,差不多都是這個類型的。

但是看了劇以后,我覺得王傳君的丁儀,文藝范有余而個性不足。
就是這個文青范可以,但有點悶,不夠跳脫。
想起冬眠醒來后百十來歲的丁儀還能跟小姑娘說俏皮話,我想象的年輕的丁儀肯定是比較開朗、外向的性格。
說話做事也是比較個性、有鋒芒的那種,甚至有點杠頭的意思。
他和楊冬這對情侶,有點冷清秋和金燕西、小龍女和楊過那種互補、對比強烈的感覺。
王傳君的丁儀從外形上就有點悶,也可能是因為楊冬剛?cè)ナ腊?,這個人物的演繹我覺得不夠剛。
7、葉文潔
最后,說一下閃現(xiàn)的葉文潔。
鏡頭不多,但給我的初印象還是不錯的,尤其老年葉文潔,和大家一樣都覺得是靠譜的。
青年葉文潔到底能不能立住,還要以觀后效了。

但是老年葉文潔有一點,就是這個頭發(fā)的造型,稍微有那么一點點死板。
自己居家的時候,頭發(fā)也梳的整整齊齊,我能理解是對老一輩知識分子對自我認同的一種追求,
但這個頭發(fā)的造型稍微有一點點刻意,放在日常就不夠平易近人,太有領(lǐng)袖氣質(zhì)了。
日常不做造型也可以紋絲不亂啊。
當然,這就有點吹毛求疵了,可以忽略不計。
人物說完了。
關(guān)于第一集,還有一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
二、畫面印象
就是這張:汪淼站在粒子對撞機(探測器)前的畫面。

太美了!
這個美,不僅僅是構(gòu)圖,也不僅僅是真實的粒子對撞機(探測器)出鏡的震撼,在于這個畫面的內(nèi)容所傳達的意境,以及他出現(xiàn)的時機。
畫面的元素:渺小的人類,巨大的粒子對撞機(探測器),還有光。
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是因為學會了使用工具。
粒子對撞機,是人類最先進的工具,是承載著人類未來的工具。
所以,畫面充滿了光明、溫暖與希望。
人類的一切是工具帶來的,人類的未來也依然寄托在工具上。
有工具在人類就永遠有希望,有未來,前途就永遠光明。
而如此宏大且精密的工具,就是我們對抗宏觀命運的工具,是我們面對未知的宇宙、面對未能探明的真理的底氣所在。
人類雖然渺小,但工具足夠強大,讓我們有了對抗宏觀的勇氣。
這就是這個畫面三個元素傳遞給我的意向。
我仿佛看到人類從新石器時代走來一路的輝煌。
這個粒子對撞機(探測器)就是勛章,值得我們驕傲的站在光明里,站在希望里,去往未來。

但,這是10個月前的事情了。
對,10個月前,人類還沒有發(fā)現(xiàn)三體危機,人類還有未來。
10個月后,楊冬自殺,人類的科技被鎖死,常偉思將軍說,人類的運氣結(jié)束了。
這之后,人類失去了光,失去了溫暖,失去了希望,失去了最后的幸運,墜落到了真實的、無邊的宇宙暗夜中。
在暗夜中,我們回憶這個畫面。
才知道,這就是人類最后一束光了。
這是人類最后擁有希望的那一刻了。
就像是寒夜里小女孩看著最后一根亮著的火柴,就像是沙漠中的人看著最后一滴水。
你就說它美不美?
什么叫黃金時代,這個畫面就是黃金時代的縮影,是黃金時代留給危機紀元的明信片。
這就是黃金時代存在過的證明。

反正第一集我是愛了。
祝大家追劇愉快,祝三體被更多的人喜歡。
祝中國科幻越來越好。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