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1)日本瑞鳳號

制作不易,如果您覺得不錯,請您點個贊和關(guān)注讓更多的人能夠看見,up主在此謝謝各位讀者老爺了。
正文
瑞鳳號輕型航空母艦排水量14200噸,航速28節(jié),動力三千八百二十五千瓦,艦載火力四座雙聯(lián)裝127毫米高炮,四座三聯(lián)裝25毫米高炮,艦載機30架,人員788人。
該艦最初是作為補給艦而設(shè)計,前身艦名為劍崎,后來在華盛頓海軍條約期限過后改裝為航空母艦。參加了瓜島圣克魯斯海戰(zhàn),中一枚炸彈而撤出戰(zhàn)場。在1944年10月25日萊特灣戰(zhàn)斗中被多枚炸彈命中沉沒,當時是作為小澤艦隊的一員充當誘餌。

瑞鳳號的原設(shè)計是劍崎號潛艇母艦。日本早在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之前就曾制定了一個具有應(yīng)變能力的造艦計劃,其在必要時可以迅速將劍崎號,高崎號,大鯨號三艘潛艇母艦改裝為航空母艦。這一計劃在1939年至1942年終于實現(xiàn),三艘潛艇母艦分別改裝成祥鳳號,瑞鳳號,龍鳳號航空母艦。
在這三艘航空母艦的改裝中,原來艦艇大多數(shù)的上層接口都被重新改造,安裝了機庫及飛行甲板,從新安裝了防空炮,安裝新的動力,拍氣管方向向下,沒有島式上層建筑,新的機庫是該艦原來的小型水上飛機機庫的延伸。

1935年6月20日瑞鳳號于橫濱海軍造船廠建造作為給油艦開工,后計劃改變?yōu)闈撏概灒?936年6月19日下水,完工前于1940-1941年又改裝為航空母艦,1940年12月27日竣工并開始服役。

1942年6月瑞鳳號被編入中途島攻略部隊,作為護衛(wèi)艦保護艦隊安全抵達中途島,參加中途島登錄作戰(zhàn)。但是由于南云機動部隊慘遭美軍打擊,四艘正規(guī)航母全軍覆沒,而登陸中途島的作戰(zhàn)也就隨之煙消云散,瑞鳳號也只得跟著近藤的中途島攻略部隊回到本土。
1942年參加了瓜島圣克魯斯海戰(zhàn),遭到美軍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轟炸造成嚴重的破壞,導致瑞鳳號的飛行甲板喪失起降飛機的能力。隨后瑞鳳號退出戰(zhàn)斗地區(qū)。

1943年1月修理完成的瑞鳳參加了瓜島撤退作戰(zhàn)。2月瑞鳳號向韋瓦克和卡比延派送飛機。之后到1944年,瑞鳳號一直在本土、特魯克、關(guān)島等地來回數(shù)趟,直到馬里亞納海戰(zhàn)時才有機會再度上陣。

1944年6月19日,瑞鳳號位于小澤治三郎艦隊中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zhàn),日軍首先發(fā)動攻擊,瑞鳳號身在最前鋒,然而在美軍的戰(zhàn)斗機與防空炮組成的防空網(wǎng)下,日軍攻擊機并沒有多大的戰(zhàn)果。隨后美軍反撲小澤艦隊,然而被其順利逃脫。
1944年7月瑞鳳號被編到新成立的第三艦隊第一航空戰(zhàn)隊,并前往西南太平洋執(zhí)行小笠原群島船團護衛(wèi)任務(wù)。同年10月25日參加萊特灣海戰(zhàn),在戰(zhàn)役中與千代田號、千歲號、瑞鶴號一起作為誘餌,引誘美軍機動部隊離開雷伊太前線,使得栗田健男中將有機會率領(lǐng)水上部隊,沖進雷伊太灣殲滅登陸敵軍。下午3點27分,瑞鳳號在受到82發(fā)炮彈、魚雷2枚以及炸彈4枚的攻擊后沉沒。
1944年12月20日瑞鳳號被除籍。
性能數(shù)據(jù)
排水量
11,200 噸(基準) 13,100噸(公試)
長×寬×吃水深度
205.5m×18.0m×6.64m
飛行甲板尺寸
180.0m×23.0m
動力系統(tǒng)
艦本式口號重油專燒鍋爐
航速
28 節(jié)
續(xù)航力
7,800 海里/18 節(jié)
火力
127 毫米雙聯(lián)裝高射炮4座,雙聯(lián)裝25 毫米高炮4座
艦載機
零式艦戰(zhàn)18+3架,九七艦攻9架
艦員
785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