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隨筆】也許會給我的西方哲學史老師看一眼的、莫名其妙的、深夜靈感文章
自從學了哲學,我總是會被一句話折磨:“要帶著問題去閱讀?!?br/>我瞬間冒出了很多問題。
然后老師又會提出:“你要提出一個優(yōu)秀的問題?!?br/>于是,我腦袋里的問題全跑光了。倒不是說,我覺得我腦袋里的那點問題都是質量很低的問題,而是因為我不知道他心里有關優(yōu)秀的標準。
何謂優(yōu)秀?“優(yōu)秀”這個詞本身帶有主觀的評判。我并不知道他心里的“優(yōu)秀的問題”到底是什么樣的問題。
于是我打開“者也”,問它“如何通過哲學著作提出一個優(yōu)秀的問題”,看到一個回答,我覺得挺有趣:“有一個模板,XX的XX性,如何通過XX化的方式來體現(xiàn)。比如說,你想問‘哲學是什么?’,不要直接問,而是要套模板‘哲學的哲學性如何通過哲學化的方式來體現(xiàn)?’?!?br/>雖然這樣看起來很高大上,但我為什么不能直接問“哲學是什么”呢?也許只是被逼無奈吧,我想讓那些“哲學家”們認真的好好的回答自己的問題。但我又不能接受這樣繁瑣的提問方式。
往下翻,也找不到什么很好的回答了。

也許他心中的問題是可以寫成論文的問題?

這是預定的論文選題:
*從〈詩經(jīng)〉與〈萬葉集〉比較中日面對同一意象時,不同的思維方式。
*日本禪宗對茶道(劍道,花道)的深刻影響/佛道兩教對“離別/人生苦難”的態(tài)度/論日本禪宗對“和靜清寂,一期一會”的多種解釋
*鈴木大拙
*論《clannd》第四集與羅素《我的信念》愛與知

這樣的問題可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