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個高質量的過渡詞,小眾又百搭,寫作文屢試不爽!
1.君不見
寫議論文時,后面一般帶上例子,而且,可以疊加使用。換言之,可以連用幾個“君不見”。當然,也寫作“君可見”,兩者異曲同工,都是很好的過渡詞。
2.無獨有偶
表示事情雖然罕見,但是不止一個,還有可以配對的,一般用來說明相關或者類似的事情。寫議論文時,要從一件事,說到另一件類似的事,就可以用這個詞來過渡。
3.不僅如此
寫議論時,要表示遞進,從一個比較淺的意思,過渡到比較深的意思,就可以用“不僅如此”來過渡。這是一個常用而且好用的過渡詞。
4.毋庸置疑
也寫作“不可否認”“必須承認”。寫議論文時,表示讓步,要反駁某個觀點,先退一步,部分承認這個觀點的合理性,再進一步反駁,此時,就可以用“毋庸置疑(不可否認/必須承認)”來過渡。因此,這個過渡詞是議論文讓步論證的標志。
5.揆諸當下
意思是:結合當下的情況,聯系當下的現實。寫議論文時,常常采用“引議聯結”的結構。其中的“聯”,就是聯系現實。此時,就可以用“揆諸當下”來過渡。也可以寫作“揆諸如今”“揆諸現實”。
6.窺斑知豹
源自古代俗語“窺一斑而知全豹”,意思是通過部分癥狀可以了解全部狀況。寫作文時,表示見微知著,透過細節(jié)可以推測整體情況,或者透過現象可以看到本質,就可以用“窺斑知豹”來過渡。也可以寫作“處隅觀局”,改編自“處一隅而觀全局”。兩者異曲同工。
7.放眼寰球
就是放眼世界的意思。寫作文時,我們需要擴大視野,升華境界,很多時候會從國內寫到國際,此時,就可以用“放眼寰球”來過渡。
8.縱觀古今
為了讓道理更有說服力,有時候需要列舉古往今來的事例,讓內容更豐富,也讓說理更充分。此時,就可以用“縱觀古今”來過渡。
9.綜上所述
這是一個表示總結的過渡詞。當我們把道理講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小結,此時,就可以用過渡詞“綜上所述”。一般而言,用了這個過渡詞,也就表示某個觀點講得差不多了。
10.總而言之
類似于“綜上所述”,也是一個表示總結的過渡詞。議論文經常采用“總分總”結構,作文收尾的時候,用到“總而言之”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此外,文中表示某個觀點的總結,也可以用這個過渡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