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閱讀讀完就忘怎么辦?

GMAT因為其機考的考試方式,我們通常認為在答題前,把GMAT閱讀文章大體讀一遍(initial reading),可以加強對文章的把握,減少回文次數(shù),提升做題效率。但是,在實際練習中,我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initial reading之后,自己什么信息也沒有記住,還是要通過多次的回文閱讀才能找出文章的答案。
怎樣提升我們的閱讀記憶?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在GMAT閱讀中,我們對于信息的處理,使用的是我們的working memory(short-term memory),而不是long-term memory;也就是說,在讀文章的時候,重要的是對文章的信息進行短期的儲存以及處理,而不是去長期記住它。
一、理解文章
Working memory的有效實施和comprehension是分不開的。如果對文意無法理解,那通篇文章只是一篇沒有意義的字母。憑空記住這些字母,且不論能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二、提取主干
其次,一篇GMAT文章,長度在350字左右,在考試的時候,我們沒有時間去一字一句地分析,理解,記住它。我們所要記住的只是文章的topic,以及文章是怎么圍繞這個topic展開的(也就是文章的結構)。如果不能提取出文章的主干,對主次信息沒有提取,可能會困在細節(jié)信息里;若是在細節(jié)信息里碰到了閱讀障礙,也不能當機立斷地選擇放棄。最后導致的結果是,我們完全不知道這篇文章大致講了什么,只知道自己在哪里糾結,并且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糾結的東西到底是什么意思。
三、筆記輔助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initial reading的過程中,我們同樣可以通過記精簡筆記的方式,來加強我們的記憶以及對信息的處理。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需要記下的不是文章所有的信息,而是上文所提的主干信息。并且,因為我們追求的只是短期記憶,所以我們不用像記課堂筆記那樣規(guī)整,只需要在做題期間能看懂自己的筆記即可。
首先,我們可以應用縮寫的形式來代替文章的許多信息:用AS來代替Anne Summers;用MMC來代替moder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其次,我們可以應用符號來表達信息:用“+”來表示正面態(tài)度,用“-”來表達負面態(tài)度,用△來表達轉折,用↓來表達遞進。符號大家可以自己設計,只要滿足“快速”和“可理解”這兩個原則即可。
總而言之,如何才能減少“前讀后忘”?首先要保證對文意的理解和對主干的把握,最后在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加以筆記的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