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圣境——喜馬拉雅之音梵唄音樂會圓滿落幕!

2022年7月23日20:00,由百臻藝術中心、騰模美術館主辦的云中圣境——喜馬拉雅之音梵唄音樂會在百臻藝術中心拉開帷幕。

唱誦者介紹(按年齡順序)

白瑪扎西 來自于四川甘孜州德格。
藏文翻譯,公益活動發(fā)起者,

崗杰·貢保扎西 來自甘肅甘南
青年導演
電影作品 《帳篷里的等待》
《天人來》榮獲澳門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劇本銀獎。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藝術探索獎、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
歌曲作品 《秘語》《雪域之聲》

阿格?仁青貢布 來自青海海西
青年唱作人
音樂作品曾獲多個獎項
音樂風格:流行音樂、民族音樂
西藏音樂、梵唄音樂

露丹卓瑪 來自甘肅甘南
代表作品:《一束光》《愛在西藏》《遇見》《有多遠》
中央民族歌舞團青年歌唱演員
曾多次參加國家級各類大型文藝演出,多次參與錄制央視音樂類節(jié)目并獲獎

在人類歷史文明的長河中,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音樂,已經(jīng)無法考究。但早在還沒有產(chǎn)生語言時,就已知道利用聲音的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時代的進步,表達音樂的方式和種類變得多元化復雜化。其為了更好的抒發(fā)情感和思想。但是剝開繁瑣絢麗的配樂,回到最最本質(zhì)的聲音。我想,那一定是一種直擊靈魂的感受。
活動現(xiàn)場

?

?

喜馬拉雅古典音樂,梵唄之音非常純粹簡單,沒有太多的技巧,就像母親的脈搏一樣,非常符合所有人。它是內(nèi)心深處的音樂藝術。
質(zhì)樸的音符,讓你貼近禪的意境,它能為你打開一片心窗,看到光明。能聽到鶯喋血般的悲苦,也能滌蕩俗世的塵埃,拂去累世的苦厄,悲心憫人,慈祥有愛。
背景厚重的鼓聲貫穿始末,為音樂構建大宇宙氛圍。在這樣的音韻里沐浴天地的慈悲和大愛。
渾厚的藏密喉音,讓音樂增添一種獨特的神秘與連接精神的甬道,冠頂發(fā)麻,
媒體采訪

百臻藝術中心館長 劉志成接受媒體采訪

TEA全球主題娛樂協(xié)會亞太區(qū)董事 段冬東接受媒體采訪

本次活動策劃 騰鵬接受媒體采訪

慈善發(fā)起人兼出品人 白瑪扎西接受媒體采訪

音樂唱作人 仁青貢布接受媒體采訪

青年唱誦者演員 露丹卓瑪接受媒體采訪

青年導演 貢保扎西接受媒體采訪

一種深深的歸依感,共鳴感,與思緒的源頭在一起。像是經(jīng)歷磨難與艱辛的老者,情緒深沉,心胸浩瀚無邊,輕輕落錘,卻空渺連綿,遙遠厚實。像是從天地深處傳來,那股能量直接震撼心靈。

在歌聲里,人與人能夠以心靈相通,人與自然也能以心靈相通;人賦予自然以靈氣,自然給人予生命。無論是飽受創(chuàng)傷還是歷經(jīng)磨難的心靈,都能得到撫慰和凈化。

博大精深的梵唄音樂文化、使身心安樂的悅耳旋律,同樣地,這些優(yōu)美與悅意的音樂將與所有的人連接在一起。靜下心來,此刻忘卻嘈雜,忘卻躁動,忘卻不安。讓我們一起走進內(nèi)心的最深處,去體會和感受雪山上那一抹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