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老年人群用藥安全,牢記五大用藥原則
我國是世界上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預計在未來20年仍將繼續(xù)快速增長,2026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3.04億,2039年將達4億,老齡化已經(jīng)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很多老人患有多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用多種藥物,如何更加安全、合理地使用藥物一定要記住安全用藥五大原則!
老年患者為什么比較特殊?
1.機體情況
老年人的機體各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結構均有不同程度地衰退,導致用藥后藥物在機體的藥動學、藥效學及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等產(chǎn)生一系列不同于年輕人的變化,使老年人藥物的治療量和中毒量更加接近
2.疾病情況
大多數(shù)老年人多病并存,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易造成藥物間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增加藥物毒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以及藥物相關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加重社會經(jīng)濟負擔。
3.個體差異
老年人之間的個體差異較年輕人更大,用藥種類、劑量更需因人而異。因此,關注老年人用藥問題,是保證老年患者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
老年人應掌握以下五項安全用藥原則
1.受益原則
既要有明確的用藥適應癥,還要保證用藥受益要大于風險;如果用藥風險大于收益的話,即使存在相應的適應證,也不適合應用該藥物。
2.五種藥物原則
老年人同時用藥不能超過5種,因為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會隨著同時用藥數(shù)量的增加而升高。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在病情穩(wěn)定后仍應遵守5種藥物原則。在選擇用藥時,盡量選擇一種藥物可治療多種疾病的藥物,以減少用藥數(shù)量。
3.擇時原則
按照時間生物學和時間藥理學原理擇時給藥,往往更能提高療效并減少不良反應。由于許多疾病的發(fā)作、加重與緩解具有晝夜節(jié)律的變化(如變異型心絞痛、腦血栓、哮喘等疾病常在夜間出現(xiàn));藥代動力學有晝夜節(jié)律的變化(如白天腸道功能相對亢進,因此白天用藥比夜間吸收快、血液濃度高);藥效學也有晝夜節(jié)律變化(如胰島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4.小劑量原則
老年患者用藥劑量應作特別的調整。除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等藥物,其他所有藥物都應低于成年人劑量。對于60-80歲的老人,服藥劑量一般控制在成人量的75%-80%;80歲以上一般應為成人量的一半。
5.暫停原則
老年人在用藥期間應注意密切觀察,一旦發(fā)生任何新的癥狀,包括軀體、認知或情感方面的癥狀,都應盡快確定是藥物不良反應,還是病情進展,如果是藥物不良反應要立刻停藥,如果是病情進展就需要加藥。
此外,老年人還要重視食物的營養(yǎng)選擇和搭配,多數(shù)老年人體內(nèi)蛋白質比例降低,可能會降低藥效。老年人的家屬也應給予老年人更多關注,幫助老年人做到按時,按量、按要求服藥,保障老年人的用藥安全。(作者李敏系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