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褲背后的故事
2023-11-11 19:29 作者:Godeye258369 | 我要投稿
說起尿素褲,年輕人恐怕就都不知道了。張賢亮的小說《青春期》中就有一段這樣的描述,說那時穿著日本化肥袋做的半長褲,在我眼中卻異?;?,“日本”兩個字正好縫在他屁股上,一邊是日,一邊是本。小說中說的就是這種尿素褲,這種用尿素袋子做成的褲子,其實在當年是標準的奢侈品,風靡大江南北。民間還有順口溜,干部見干部,比比尿素褲兒。像這種順口溜,也有多個版本,這一條一條尿素褲的后邊有這樣一段歷史,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就簽署了中日聯(lián)合聲明,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3年1月,雙方互設大使館,隨后一系列貿易、航運、海運、漁業(yè)、文化交流的協(xié)定就陸續(xù)簽署,其中就包括我們從日本進口尿素。根據作家周熠的回憶說,當時剛剛從日本邦交正朝進口的尿素,極為有限,一個公社分配下來的指標不過2萬公斤,能得到的尿素袋無非四五百條而已。對于一個6萬人口的公社來說,僧多尿素袋少,這無異于是杯水車薪。所以在當時,想穿一條用尿素袋兒做的褲子,還真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引用來源:張賢亮《青春期》 張熠《散文自選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