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回顧HTC手機歷史:沒落真是因為“歧視大陸”嗎?

2021-02-09 21:13 作者:zjsxq888  | 我要投稿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每次提到HTC沒落,都有不少人把它歸咎于“歧視大陸消費者”,比如最近這篇新聞下面的評論: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上面評論里提到的HTC One M9、HTC 10(評論者兩個型號名都沒寫對)發(fā)布是2015、2016年的事,在此之前HTC是一帆風順嗎?而其他廠商各種“歧視中國/大陸消費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似乎也沒見幾家因此倒閉。HTC到底是怎么衰落的?


衰落早已開始

HTC最早只是一個代工廠,在2007年蘋果推出了iPhone后,谷歌也很快推出了Android系統(tǒng),而HTC也隨著加入了Android的陣營。2008年HTC造出了全世界第一款安卓手機:HTC G1。在當時的手機市場環(huán)境下,這部手機光是預售就賣了150萬部,HTC手機一炮而紅。

隨后HTC開始了它的“機海戰(zhàn)術”,從2008年到2012年,HTC發(fā)布的手機數(shù)量超過50部,給HTC的銷售帶來了爆炸性的增長。這期間HTC推出了一些廣受好評的機型,例如搭載了當時較為出色的Sense UI的HTC Hero:

Sense UI在早期安卓機中算是比較出色了

以及后來的刷機神器HTC HD2(不僅是安卓,還能刷WP、Ubuntu Touch、Meego、Sailfish等當時幾乎所有的系統(tǒng),網(wǎng)上甚至還能找到刷了iOS的視頻)

不過它自帶的其實是Windows Mobile系統(tǒng)

那時HTC還為谷歌代工了Nexus系列,一時間風光無限。

然而從2012年起,隨著華為等廠商的崛起、HTC自身產(chǎn)品的不足(例如HTC One X的發(fā)熱和黃斑問題)、和蘋果的法律糾紛導致2012年幾乎一整年在美被禁售、HTC Legend等機型突然遭到三星斷供屏幕等原因,HTC的份額開始了一路下滑。在知名統(tǒng)計機構IDC的數(shù)據(jù)中,2011年HTC在手市場份額分別為8.9%位列第五,2012年則已跌出了前五、低于第5名中興的4.3%。

在2012年Q4的份額排名中,HTC位列第9,落后于聯(lián)想、索尼、LG、RIM(黑莓)。當季HTC凈利潤同比下滑91%。自那以后,HTC的營收也是一降再降。

HTC歷年營收

由此可見,HTC早在所謂的“歧視大陸”事件之前就開始了衰落,并且從未得到扭轉。


回天乏力

HTC在下滑后也并非沒有嘗試過自救。2013年HTC結束了大規(guī)模的機海戰(zhàn)術,重點推出了旗艦機HTC One (M7)。全金屬外殼、Boomsound雙揚聲器、優(yōu)秀的驍龍600處理器與4.7英寸1080P屏幕,內(nèi)外兼修的HTC One (M7)讓HTC看到了重返巔峰的希望。

這款機型也為HTC接下去的設計奠定了基礎,背面的金屬三段式設計后來也出現(xiàn)在了iPhone 6等眾多其他手機上,白色版正面的“ID無邊框”設計可也比提出這一概念的樂視早多了。

當年安卓機清一色的三段式金屬后蓋

然而HTC卻很固執(zhí)。

一是攝像頭的固執(zhí)。HTC One M7用了一顆UltraPixel技術的400萬像素攝像頭,巨大的2μm單像素尺寸顯著提升了進光量(非常利于夜拍);但是普通消費者并不能理解這些,只覺得它像素數(shù)量低,遠低于其他手機的1300萬像素。隨后第二年的HTC One M8用上了雙攝像頭,也是雙攝風潮開始前少數(shù)采用多攝像頭的手機之一,但HTC卻繼續(xù)堅持使用400萬像素主攝像頭,在營銷上依然面臨劣勢。

二是外形設計的固執(zhí)。HTC One M8也延續(xù)了M7的設計;雖然有其出彩之處,但連續(xù)使用兩年已經(jīng)讓消費者開始感到了審美疲勞,背面的三段式全金屬設計也早已在其他手機上普及開來,而正面的“三下巴”“四下巴”設計卻引發(fā)了越來越多的吐槽。

揚聲器、“HTC”、虛擬按鍵、app底欄“四下巴"

但是固執(zhí)的HTC在2015年的HTC One M9上繼續(xù)堅持這大下巴設計;又適逢高通驍龍810功耗大翻車,導致HTC One M9銷量徹底崩盤。

三是價格上的固執(zhí)。HTC始終不肯降低身段,年年和三星蘋果等國外廠商一樣堅持旗艦機5000元的起售價,性價比遭到華為小米一加等崛起的國產(chǎn)廠商暴打。

此外,HTC技術比不過三星,系統(tǒng)比不過蘋果,營銷比不過OPPO和vivo。既無性價比、又無黑科技、營銷也乏力,沒有任何獨特優(yōu)勢的HTC銷量自然只能一路下滑。2016年采用驍龍820的HTC 10雖然改變了外形、解決了發(fā)熱,但HTC并未能解決性價比、技術、營銷這3個致命傷,無力回天。

此后HTC U Ultra探索了副屏,HTC U11探索了Edge Sense邊框壓感技術,可以說HTC始終都是在努力創(chuàng)新的。HTC U11各方面都很出色且性價比也有所提高,但畢竟品牌影響力早已大不如前,最終在2018年的HTC U12+后HTC徹底把注意力轉向了VR,手機業(yè)務以半死不活的狀態(tài)維持至今。

HTC U11,近年來我最喜歡的HTC手機

“歧視”事件始末

說了這么多,似乎HTC的衰落并沒有涉及到“歧視”的問題?沒錯,我個人的觀點里HTC的衰落與所謂的“HTC 10歧視大陸消費者”并無太大關系,當時的HTC已經(jīng)不是主流廠商了,而衰敗歸根結底在于其低性價比,畢竟連銷量世界第一的三星在中國大陸都只能淪為1%,何況HTC。

那么“歧視”“低配”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HTC One M9的時候,HTC其實是對大陸市場寄予厚望的。HTC在臺灣地區(qū)發(fā)布了HTC One M9后,在大陸并未立即上市M9,而是在大陸發(fā)布了【更高端的】HTC One M9+。是的,M9系列的時候大陸是首發(fā)頂級旗艦HTC One M9+的,HTC不光沒有“低配”“歧視”,反而是把大陸作為了頂級旗艦的首發(fā)地。

在配置上,HTC One M9是5英寸1080P屏幕,M9+是5.2英寸2K屏;M9是單攝像頭,M9+是雙攝;M9無指紋識別,M9+支持。明顯M9+各方面要高出一截。

沒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的人看參數(shù)可能會覺得唯一的“槽點”在于處理器,M9是驍龍810,M9+是聯(lián)發(fā)科Helio X10。然而事實上,驍龍810因為高通用20nm工藝硬上64位導致功耗爆炸、體驗極差,而Helio X10則是聯(lián)發(fā)科趁機沖擊高端的旗艦處理器,并無發(fā)熱問題,HTC這樣的處理并無不妥。(后來因為Helio X10銷量不行,聯(lián)發(fā)科含淚賤賣給紅米,一下拉低了這顆處理器的檔次;不過這是后話了,HTC發(fā)布M9+的時候這還是旗艦處理器)

然而,因為性價比和千年不變的外形設計,加上老對手三星Galaxy S6系列用了曲面屏、三星Exynos 7420處理器用自家14nm工藝彎道超車碾壓了驍龍810和Helio X10,另一個對手蘋果iPhone 6首次用上大屏銷量沖天,HTC One M9+在大陸并未掀起任何波瀾。


于是,HTC“痛定思痛”,在第二年HTC 10發(fā)布時認定在中國大陸賣高端機沒有希望,在大陸沒有發(fā)售旗艦機HTC 10,而是發(fā)布了一款HTC 10 Lifestyle,和HTC 10唯一的區(qū)別就是處理器從驍龍820變成了驍龍652(當年的次旗艦),定價也隨之從M9+的4999元、臺灣地區(qū)HTC 10的22900新臺幣(約人民幣4500元)降到了3799元。

HTC 10

于是這就變成了“歧視”事件。HTC其實并沒有暗中偷換配置,直接在型號名上都表明了這是一款HTC 10的減配版,售價也低了1200元,從固執(zhí)的5000元檔位降到了3000元檔位。但結果是想買旗艦的粉絲不買賬,普通人看到的是“HTC給大陸特供低配手機”,在社交平臺上吵,于是HTC又迫于壓力在大陸上架了HTC 10,于當年8月發(fā)售,售價4999元,這一事件就此平息。


總結

或許不同的人對這一事件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會把“認為大陸消費者不會買頂級旗艦、普通消費者也不那么關心處理器、不如降個處理器進軍3000元段位”看作是一種歧視,有些人會認為這只是一種營銷策略,這是每個人的自由。然而,把HTC從2012年開始的一路衰敗簡單歸結為“HTC 10的歧視”,似乎太過武斷了些。

回顧HTC手機歷史:沒落真是因為“歧視大陸”嗎?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犍为县| 安龙县| 铜梁县| 马关县| 饶平县| 长宁县| 和顺县| 高唐县| 崇阳县| 新营市| 青州市| 尼木县| 温宿县| 肃北| 故城县| 义乌市| 桑植县| 昌邑市| 灵寿县| 行唐县| 肇州县| 米泉市| 疏勒县| 余庆县| 云阳县| 贵阳市| 怀化市| 满洲里市| 乐至县| 嘉黎县| 科技| 泾阳县| 阜康市| 五指山市| 雅江县| 彰化县| 邵武市| 自治县| 廉江市| 长兴县|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