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生平簡介(一)
本文行文比較《舊唐書》和《新唐書》,介紹一下狄仁杰。狄仁杰字懷英,太原人,就是現(xiàn)在的山西太原。狄仁杰出身名門望族,喜歡讀書,沒心思接觸官員。
狄仁杰字懷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緒,貞觀中尚書左丞。父知遜,夔州長史。仁杰兒童時,門人有被害者,縣吏就詰之,眾皆接對,唯仁杰堅坐讀書。吏責之,仁杰曰:"黃卷之中,圣賢備在,猶不能接對,何暇偶俗吏,而見責耶!"
——《舊唐書·狄仁杰傳》
狄仁杰,字懷英,并州太原人。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仁杰誦書不置,吏讓之,答曰:"黃卷中方與圣賢對,何暇偶俗吏語耶?"
——《新唐書·狄仁杰傳》
相比之下,《新唐書》少說了狄仁杰的家境。
接下來,狄仁杰被著名畫家閻立本賞識,說是“海曲明珠”。
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仁杰為吏人誣告,立本見而謝曰:"仲尼云:'觀過知仁矣。'足下可謂海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薦授并州都督府法曹。
——《舊唐書·狄仁杰傳》
為吏誣訴,黜陟使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薦授并州法曹參軍。
——《新唐書·狄仁杰傳》
狄仁杰也是個思念故鄉(xiāng)的人,曾說我的親人就住在這片云下,創(chuàng)造成句“白云親舍”“白云孤飛”。
其親在河陽別業(yè),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舊唐書·狄仁杰傳》
親在河陽,仁杰登太行山,反顧,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云移乃得去。
——《新唐書·狄仁杰傳》
狄仁杰的同僚鄭崇質母親年老多病,鄭崇質要遠行,狄仁杰不同意,表示要見藺仁基,解釋清楚這件事。藺仁基對此很慚愧,和李孝廉和解,稱贊狄仁杰為“斗南一人”。《新唐書》比《舊唐書》多一段話。
仁杰孝友絕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鄭崇質,母老且病,當充使絕域。仁杰謂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遠使,豈可貽親萬里之憂!"乃詣長史藺仁基,請代崇質而行。時仁基與司馬李孝廉不協(xié),因謂曰:"吾等豈獨無愧耶?"由是相待如初。
——《舊唐書·狄仁杰傳》
同府參軍鄭崇質母老且疾,當使絕域。仁杰謂曰:"君可貽親萬里憂乎?"詣長史蘭仁基請代行。仁基咨美其誼,時方與司馬李孝廉不平,相敕曰:"吾等可少愧矣!"則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新唐書·狄仁杰傳》
后來,狄仁杰走入司法領域,做到了效率高和公平性強。
仁杰,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
——《舊唐書·狄仁杰傳》
稍遷大理丞,歲中斷久獄萬七千人,時稱平恕。
——《新唐書·狄仁杰傳》
旁邊一位老者道:“我聽說,這位狄大人可是了不起,做大理寺卿的時候,年斷積案一萬余件,沒有一樁出錯。后來,做了宰相,連破幽州使團案、湖州蜜蜂案、無頭將軍案、崇州大軍案、蛇靈奇案,樁樁件件都是奇詭曲折。好多人都說,這世上就沒有他老人家破不了的案子?!?/p>
——《神探狄仁杰3·漕渠魅影》第二章
大概可以看出,《舊唐書》和《新唐書》的語言風格不一樣,且一些細節(jié)存在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