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背景考據】提瓦特「植物/水果」—— 蒙德篇
眾所周知,在原神提瓦特大陸上的不同地區(qū),都有著各自的特產~ 例如蒙德的塞西莉亞花、璃月的清心、稻妻的血斛、須彌的帕蒂沙蘭...?
于是這個全新的系列【提瓦特鑒定指南】就此誕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番蒙德地區(qū)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植物/水果的原型吧!
(本期還會包括部分大世界的植物/水果)?
塞西莉亞花 —— 百合
首先就是蒙德作為代表性的植物之一——塞西莉亞花。
塞西莉亞花的現(xiàn)實原型不出意外應該就是百合了。

百合(學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 Baker),別名:強瞿、山丹、夜合花等。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球根植物,是百合科、百合屬植物,屬野百合的一個變種。
百合喜歡生長在涼爽濕潤的半陰環(huán)境,大多分布于中國河北、山西、河南、陜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地。
除開觀賞價值外,百合還有著食用與藥用價值。百合可以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對人體具有良好的營養(yǎng)滋補之功效。其鱗莖含豐富淀粉,鮮花含芳香油,可作香料使用。

百合常常會用作表達“百年好合”、“百事合意”,有深深祝福的意義,如今是婚禮的常用花之一。在我國古代,百合因其盛開時會散發(fā)淡淡的幽香,也和水仙花、梔子花、梅花、菊花、桂花、茉莉畫于一圖之上,稱“七香圖”。

在《原神》中,塞西莉亞花的英譯為“Cecilia”。Cecilia代表的意思是“純潔的,高貴的”,這也和百合的含義相對應~
在游戲內,塞西莉亞花是溫迪和阿貝多的突破素材,廣泛生長在蒙德摘星崖附近~

小燈草 —— 鈴蘭
小燈草的原型應該就是鈴蘭,如果能把它倒過來畫的話,不能說它們倆毫不相同,只能說它們一模一樣了。

鈴蘭(學名:Convallaria majalis Linn.),別名:谷中百合、香水花、蘆藜花等,是百合科、鈴蘭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
鈴蘭株形小巧,花香怡人,花為小型鐘狀花,是一種優(yōu)良的盆栽觀賞植物,通常用于花壇花境,亦可作地被植物,其葉常被利用做插花材料。
鈴蘭是芬蘭、瑞典、南斯拉夫的國花,在法國的婚禮上常也可以看到。
在法國,鈴蘭被視為幸福、希望的象征。也因此在當?shù)赜辛霜殞偎约旱墓?jié)日——鈴蘭節(jié)。從20世紀初開始,每年的5月1號是法國的“鈴蘭節(jié)”。在節(jié)日當天,你會看到城市中處處賣鈴蘭,人人送鈴蘭。人們認為這天得到的鈴蘭會給人帶來幸福。

在《原神》中,小燈草也是蒙德區(qū)域特產之一。作為迪盧克的突破材料,在原神剛開服初期令我印象深刻。同時小燈草也是制作料理「堆高高」的原材料之一哦~

嘟嘟蓮 —— 水仙
說到嘟嘟蓮,我第一反應應該就是水仙了,不因別的,只是這個配色確實相像。

水仙(學名:Narcissus tazetta subsp. chinensis (M.Roem.) Masamura & Yanagih.),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水仙性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的環(huán)境。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是傳統(tǒng)的觀賞花卉,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排行第十。
在我國,人們將水仙與蘭花、菊花、菖蒲并列為花中“四雅”;又將水仙與梅花、茶花、迎春花并列為雪中“四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水仙是草本花卉中少有的可雕刻的珍品。經雕刻師的巧手雕刻、水養(yǎng),可塑造成各式各樣、千姿百態(tài)的水仙花盆景。其中“漳州水仙球雕刻技藝”最為出名,它是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的一項傳統(tǒng)技藝,目前也是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這項雕刻技藝自明景泰年間延續(xù)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漳州水仙花雕刻出來的作品也被歷代文人墨客稱為“凌波仙子”。

在《原神》中,嘟嘟蓮作為凱亞和迪奧娜的突破素材,分布于蒙德各地的水邊,這也符合水仙喜歡生長在濕潤水體流通的環(huán)境~

風車菊 —— 絡石
風車菊的造型在原神所有植物中,這應該可以算得上最特別的那一種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五個花瓣擺出一個風車的造型,而順著這個特征,我也找到了看樣子和它很像的一種植物——絡石。

絡石(學名: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別名:石龍?zhí)伲f字花,萬字茉莉,是夾竹桃科,絡石屬常綠木質藤本植物。
絡石在園林中多作地被或盆栽觀賞,為芳香花卉,一般用于觀賞。同時絡石的匍匐性攀爬性較強,可搭配作色帶色塊綠化來使用。
絡石的適應性、抗污染能力都很強,它耐踐踏、耐旱、耐熱、耐水淹,并且具有一定的耐寒力。同時,對粉塵吸滯能力較強的特點也使得它有著能使空氣得到凈化的作用。
絡石的根、莖、葉、果實都可供藥用,有祛風活絡、利關節(jié)、止血、止痛消腫、清熱解毒的效果。我國民間也有用其來治關節(jié)炎、肌肉痹痛、跌打損傷的用法。絡石作為一種相對常見的中藥,在《本草經集注》中也有對絡石藤的記載:“杜仲、牡丹為之使。惡鐵落,畏菖蒲、貝母?!?/p>
在《原神》中,風車菊可是我們主角的突破材料哦!

甜甜花 —— 鬼針草
關于甜甜花的說法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我這里最后還是選擇了鬼針草作為甜甜花的原型。

鬼針草(學名:Bidens pilosa L.),別名:鬼釵草、蝦鉗草、粘人草、菊科鬼針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生長于村旁、路邊及荒地中,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區(qū)。
鬼針草還是中國民間常用草藥,性溫、味苦、無毒,全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等功效,民間常用它治療腸炎、痢疾等疾病。

在《原神》中,甜甜花并不是獨屬于蒙德的特產,在提瓦特各個地區(qū)你都可以看到甜甜花的身影。

作為可以加工成糖的甜甜花來說,其原型可能更偏向于一種甜菜之類的植物。既可以用作食材,也可以用于制作成調料使用。在游戲中我們最為熟悉的,肯定就要屬甜甜花釀雞了~

鉤鉤果 —— 蒼耳
鉤鉤果的形狀特點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蒼耳。

蒼耳(學名:Xanthium strumarium L.),別名:卷耳、葹、常枲,是菊科、蒼耳屬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蒼耳的特點很明顯,外面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喜歡生長在土質松軟深厚、水源充足及肥沃的地區(qū)。一般自然生長在平原、丘陵、草地、田邊等地,廣泛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區(qū)。在歐洲南部、非洲西北部、亞洲西部等地也有分布。
蒼耳的實用價值也很高,其種子可以榨油,可作為油墨、肥皂、油氈的原料;其根、花、帶總苞的果實可以入藥,對降血糖、抗炎有藥理作用。

在《原神》中,鉤鉤果的描述中有這樣寫道:“帶著勾刺的莓果,會掛在狼的毛皮上來遷徙。”這也很完美的符合了蒼耳的特點:蒼耳的果實蒼表面有很多細小的毛刺,很容易沾附在動物的毛上,只要有動物接觸到它,就會沾掛在動物的皮毛上,隨著動物的行走而散布到很遠的地方。
目前用鉤鉤果作為角色突破素材的只有雷澤一人,而鉤鉤果也只分布于奔狼領附近。

落落莓 —— 越橘
落落莓與越橘可以說是非常相似了~

越橘(學名:Vaccinium vitis-idaea L.),別名:越桔,是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常見于落葉松林下、白樺林下、高山草原或水濕臺地,海拔900-3200米,經常成片生長。
越橘在我國東北有著“北國紅豆”的美稱,葉子革質發(fā)亮,可用于林下地面的綠化。它的果實酸甜可口,汁液豐富,也可以用來做成果醬果酒等食物。
早些時期越橘還不算是瀕危物種,但是由于多年來過度采收,再加上生活環(huán)境遭到破壞,越橘的野生種群面積在我國急劇減少。目前已經列入中國《吉林省重點野生植物保護目錄》三級重點保護植物和中國《內蒙古珍稀瀕危植物名錄》二級保護植物。

在《原神》中,落落莓可以用來制作紅色染料,這也可以對應上越橘的果實可以提取紅色色素使用。而在游戲中,落落莓同時也還是諾艾爾、麗莎、羅莎莉亞的角色突破材料。

日落果 —— 洋蒲桃
那么到了本期的最后一個“嘉賓”:日落果啦!要說洋蒲桃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不過要是說它另一個名字,想必大家就會熟悉許多了,那就是——蓮霧。

洋蒲桃(學名:Syzygium samarangense(Bl. )Merr. et Perry),別名:蓮霧、璉霧,是桃金娘科喬木。原產馬來西亞及印度,目前我國廣東、海南、臺灣及廣西等地都有栽培。
首先要說明的是,洋蒲桃是喬木名,而我們說的蓮霧才是果實名。蓮霧又名水蒲桃,在廣州等地也被稱為“水翁”,呈梨形或圓錐形,肉質洋紅色,發(fā)亮,長4-5厘米,頂部凹陷。單看這些描述,可以說是日落果八九不離十了。
在我國臺灣,洋蒲桃蓮霧被譽為“水果皇帝”,暢銷于水果市場,經常在宴會上作為冷盤擺出。同時它也有潤肺、止咳、除痰的功能,因此在中國臺灣民間也有“吃洋蒲桃清肺火”的說法。

在《原神》中,大多地區(qū)也是都有著日落果的出現(xiàn)。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哪個地區(qū)的日落果,其生長樹木掉落的木材都是「萃華木」。


讓我們一起期待作者大大的續(xù)篇叭!感興趣的旅行者可以去米游社@軒瑄查看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