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王莽,截斷漢朝,推行新政,神秘穿越者?社會主義者?

一口氣看完王莽
他是營銷號的鼻祖,是奪權篡位的頭號玩家,是有爭議的穿越者,是打引號的社會主義先驅,本期文章讓我們一口氣看完王莽的一生,公元前45年,王莽出生于魏郡元城縣,王莽的家族可以說是貴族中的貴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世家,在朝廷里遮天蔽日,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王家先后有9人封侯,5人擔任大司馬,全是高官,有錢有權,勢力強大,而王氏這么顯赫的家族里,大多數(shù)人都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而五侯群弟,爭為奢移,賂遺珍寶,四面而至,后廷姬妾,各數(shù)十人,僮奴以千百數(shù),只有王莽比較清新脫俗,他的生活很簡樸,做人也非常謙卑有禮,所以他的名聲特別好,大家都教育自己家的孩子向“隔壁小王”學習,王莽也在姑姑和其他家人的引導下進入了核心政治圈。
公元節(jié)22年,24歲的王莽捧上了公務員的飯碗。公元前19年,王莽30歲的時候是一路高升,被封為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王莽雖然是官做得越來越大,但他還是保持著簡樸謙遜的美德,要做好事就不搞些虛的,王莽直接拿工資去接濟別人,所以他在平民百姓里口碑特別好。公元前8年,王根病重,舉薦王莽當大司馬,王莽此時是王氏一族的第四位大司馬,時年38歲。公元前7年,漢成帝領了盒飯,漢哀帝繼位,漢哀帝的祖母定陶王傅太后與丁皇后的家族勢力逐漸大了起來,王莽大司馬職位的屁股還沒坐熱,就只能下崗了,下崗之后的王莽還十分謹慎,但是他的倒霉二兒子王獲殺死家奴,影響非常不好,王莽是個狠角色,他直接逼得王獲自殺謝罪,這樣的舉動讓他收獲到了無數(shù)個好評,沒辦法,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你爹是要干大事兒的。公元前一年,漢哀帝去世,王莽的姑媽王政君就順勢把王莽撈了回來,之后王莽擁立9歲的漢平帝登基,9歲的娃能干啥?陛下,宮里水太深,還是讓我來替你負重前行吧,王莽的算盤聲大的我都聽見了,于是王莽就干些皇帝干的事兒,得到了朝廷的擁戴,此后王莽開始排除異己,在朝廷里安置自己的心腹,培植自己的黨羽,你別看王莽平時一本正經(jīng)的,實際上特別會演戲,每次他有想得到利益的時候,他的黨羽就會按他的意思上奏,假裝這個好處是大家一定要給他的,然后王莽就開始演,一邊磕頭哭泣,一邊推辭,主打就是一個演技高超,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他這一招不僅迷惑了太后,也藏住了自己的野心。
公元一年,王莽和他的三大親信升任四輔之位,于是王莽開始不斷投資項目,誰還有夢想,哥通通實現(xiàn),王莽對著諸侯王和功臣后裔就是一通賞賜,對兢兢業(yè)業(yè)上班的打工人也賞,還對百姓推行恩惠政策,往往這一番操作下來人人都得到了好處,他還潔身自好樹立標桿,朝廷上還有誰能不喜歡咱們王總呢?公元二年,全國大旱,隨之而來的還有蝗災,王莽又是捐錢,又是捐糧,給老百姓減負,讓老百姓覺著王莽這個工作做得“暖暖的很貼心”,宣傳跟營銷做得好,皇帝之位少不了,王總給自己營造了勤勞無私、愛民惠民、為人民服務的好老板形象。
公元三年,王莽48歲,他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平帝做皇后,然后漸漸在朝中大權獨攬,王莽的長子王宇因為呂寬一案被王莽逮捕入獄后毒殺,王莽借此機會誣陷誅殺了外戚衛(wèi)氏一族,逼殺了一些朝中政敵,牽連數(shù)百人,這事兒負面影響更大了,王莽為了消除負面影響,喊來了記者,直接把這件事包裝成了王莽“大義滅親、大公無私”,這樣的通稿滿天飛,官吏百姓都能背誦這些文章,還把這些文章當做《孝經(jīng)》一樣來教導世人,所以說,要想當皇帝還得靠營銷號包裝,公元6年,漢平帝病死,王莽一看,機會這不就來了嗎,他立了只有兩歲的漢宣帝玄孫劉嬰為皇太子,自己則代理天子朝政,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王莽為攝皇帝,此時王莽51歲,公元9年1月15日,聲望爆棚,大權獨攬的王莽決定不裝了,哥們攤牌了,哥們要當皇帝,于是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禪讓后稱帝,恭喜54歲的王總喜提帝位,民心所向,舉國同慶,王莽在朝野的廣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權位,開了中國歷史上通過禪讓繼位皇帝的先河。
公元9年,王莽稱帝后進入了究極形態(tài),搞了一大堆惠民政策,史稱“王莽改制”,從土地到鹽鐵,再到山川大澤全都歸為國有,王莽提前在大漢民族上踐行了一套有模有樣的初級社會制度,王莽的行為、想法和政治措施都太超前了,和那個時代格格不入,他不像漢朝人,更像一現(xiàn)代人,他推行土地國有化,立井田制度,再分給老百姓,讓平民老百姓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田地,思想非常先進,但由于這些政策違背了很多實際情況,而且在推行的時候企圖通過嚴刑峻法強制執(zhí)行,從上到下都有一位違反法令受罰的,百姓們還沒嘗到點甜頭,就已經(jīng)被坑得很慘了,而且政策是一會兒一個樣,百姓官吏根本手足無措,所以導致了天下各路豪強和平民對此非常不滿。王莽改制不僅沒有解決土地兼并以及流民問題,還由于他非要討伐匈奴和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稅賦、徭役負擔,民不聊生,百姓們流落他鄉(xiāng),人相食的慘狀史不絕書,王莽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把老百姓徹底打懵了,大家忍不了了,就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造反,遍地的起義軍都想趁機當上下一個王。這其中就包括了后來的光武帝劉秀,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民間的反莽活動是此起彼伏,層出不窮,開始這些起義都十分微弱,都被相繼鎮(zhèn)壓下去了,但整個社會非常的動蕩不安,這也讓朝廷是手忙腳亂。
公元十七年,全國發(fā)生蝗災、旱災,饑荒時,各地的農(nóng)民是揭竿而起,形成了赤眉軍和綠林軍兩大軍事勢力。公元23年,起義軍攻入長安,隨從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戰(zhàn)死或被殺。
王莽被起義軍戰(zhàn)士杜吳所殺,享年68歲,校尉公賓斬了王莽的首級,數(shù)10個軍士爭相殺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體,新朝自此滅亡,王莽的頭顱被后來的歷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晉惠帝時,洛陽武庫遭大火才被焚毀,王莽從安漢公到假皇帝,再從假皇帝到真皇帝一共用了8年,這8年里他步步為營,他一介儒生,用為人處事的周全和一心為民的態(tài)度,贏得了朝廷和百姓的支持,一躍成為家族寄予厚望的后起之秀,一步步走上了皇位,將兩漢“攔腰截斷”,開啟了世界為王姓的時代。他銳意改革,雖然失敗,但是一次偉大的嘗試,胡適認為他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