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玩什么:少不了“阿爾宙斯”,還有一些假日應景佳作

我們推薦了《打工人》《太鼓達人:鼓咚大師!》《寶可夢傳說:阿爾宙斯》《暖雪》《Swing the Universe》《奇妙逃亡》這些適合假期玩玩的游戲!
編輯丨甄能達
“周末玩什么”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周游戲推薦,本期為特別篇之“春節(jié)玩什么”。祝大家虎年大吉!放假了,趕緊玩呀!
丨 馮昕旸:《打工人》(PC、Switch)
關鍵詞:動作、平臺、輕松
一句話推薦:拿起你的鍵盤武裝起來!
一個上班族加上一把鍵盤等于什么?在游戲里,可以等于一位勇猛的戰(zhàn)士。在Forust制作組開發(fā)的平臺動作游戲《打工人》(The Company Man)中,你就可以化身一名在大公司里不滿領導壓榨和同事瘋魔的白領,用自己的鍵盤來爭取更高的地位。
《打工人》的游戲系統(tǒng)并不復雜,玩家可以在平臺之間跳躍和沖刺,結合自己手上的多種武器擊敗敵人。真正的有趣之處在于游戲中各種場景、關卡和角色的設計。游戲中的主角身處一個壓榨和剝削嚴重的血汗公司里,被領導推卸責任坑害,淪落到客服部,主人公對戰(zhàn)的敵人多是自己的同事和領導。“小怪”中不乏噴火釋放怨氣的客服和打掃衛(wèi)生時脾氣火爆的推車大媽,還有時常把自己看扁的部門經理。只有打倒當前部門的領導證明自己的實力,才能得到晉升,獲得去往更好部門的門卡。

說實話,《打工人》的故事還挺有趣而諷刺的——主人公一邊吐槽加班到瘋魔的同事們,批評公司愚蠢的上司們和公司壓榨實習生(讓他們騎自行車發(fā)電)的事實,卻一邊努力晉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當上了“內卷之王”,甚至還不斷地為自己補充咖啡,升級自己的武器(比如用郵件騷擾同事),只為了一步一步爬上公司的頂點。
《打工人》的劇情多少有點黑色幽默,不過,如果你并不在乎這樣一個平臺動作游戲的劇情,也可以笑笑就好,畢竟這只是一個用“打工人”作笑料的游戲,不必把它看得太認真。

《打工人》現已登陸Steam和Switch平臺,支持簡體中文,Steam國區(qū)售價55.99元人民幣。如果你在過年期間不幸加班,或者回想過去一年里工作中的不滿,想找個地方出出氣,那就來試試《打工人》吧,至少在游戲里面對無理取鬧的上司干什么都可以。
丨 陳靜:《太鼓達人:鼓咚大師!》(PC、Xbox)
關鍵詞:節(jié)奏、音樂、雙人、合家歡
一句話推薦:一起熱鬧打鼓吧!
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春節(jié)能不能回家,總之先祝大家一切順利。
不論回不回家,過節(jié)熱鬧一點兒總是沒錯的?!短倪_人:鼓咚大師!》(Taiko no Tatsujin: The Drum Master!)就是一款能給節(jié)日增加氣氛的游戲。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老少咸宜的系列,“太鼓達人”的玩法應該不用過多介紹了。回想起來,僅憑兩種音符就能組合出豐富玩法,還能讓更多人了解太鼓這種樂器,“太鼓達人”能成為節(jié)奏游戲里的長青樹,絕非偶然。
“太鼓達人”系列作品眾多,如果你讀過馮昕旸老師寫的《沒有“太鼓達人”的日子》,還能從一個側面了解玩家為了玩到“太鼓達人”付出的努力。當然,和街機相比,主機平臺上的“太鼓達人”玩起來要方便得多,索尼、任天堂旗下的多個主機上都有對應作品。
最近,“太鼓達人”系列終于輻射到了PC和Xbox平臺,這無疑是個好消息,雖然來得晚了點兒。


Xbox上的《太鼓達人:鼓咚大師!》提供了包括動畫、游戲、流行、古典等多種類型的曲目,數量超過了70首。每首曲子有簡單、普通、困難、魔王4個難度,體現出系列一貫的“下限低,上限高”的特點,休閑玩家可以打打自己喜歡的歌曲,硬核玩家也可以用高難度挑戰(zhàn)自我。

《太鼓達人:鼓咚大師!》還支持本地雙人、線上好友、線上排名對戰(zhàn)功能。如果你有Xbox系主機,節(jié)日期間親朋好友在客廳里一起玩就很合適。如果你更喜歡自己玩,也可以勤學苦練,在排行榜上力爭上游。
當然,《太鼓達人:鼓咚大師!》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優(yōu)點——首發(fā)加入Xbox Game Pass。即使你對這個游戲沒有那么熱衷,或者只打算作為偶爾消磨時間的手段,只要訂閱了XGP,下載一個“以備不時之需”也花不了太多時間。

不過,盡管玩起來十分方便,但PC版本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無法登錄游戲”的Bug,在我寫下這篇推薦時,Bandai Namco還沒有修復此Bug,PC玩家只能通過自制補丁來進入游戲。希望讀者朋友們看到文章時,問題能夠得到解決。
另外需要提醒的一點是,Xbox手柄打起“太鼓達人”的手感相當一般,假如你有更趁手的設備,最好少用或者干脆不用Xbox手柄……此外,我和馮昕旸老師用他的電腦對戰(zhàn)時,還出現了兩個手柄互相影響,最后誰也沒過關的現象,希望這只是個別情況。

總的來說,《太鼓達人:鼓咚大師!》是一款相當原汁原味的“太鼓達人”作品,不論是假期里用來合家歡,還是作為休閑游戲放松身心,都是不錯的選擇。
丨 楊宗碩:《寶可夢傳說:阿爾宙斯》(Switch)
關鍵詞:寶可夢、新作、顛覆性
一句話推薦:一切都變得不同。
《寶可夢傳說:阿爾宙斯》(Pokémon Legends: Arceus)終于發(fā)售了,我連續(xù)不斷地玩了兩天,通關了。游戲的整體流程不長,但非常緊湊,新添加的任務系統(tǒng)也讓探索有了目的性,玩起來不怎么累。
如果你還不知道《寶可夢傳說:阿爾宙斯》究竟做了什么變化——可以理解成《寶可夢:劍·盾》中的曠野地帶被擴張到了整個地圖,玩家在所有地圖中都能自由控制視角、爬上爬下。玩家平日在據點“祝慶村”中活動,野外地圖有“黑曜原野”“紅蓮濕地”“群青海岸”“天冠山麓”“純白凍土”等幾個,幾乎每個都有“曠野地帶”那么大,可能還要更大一些。不嚴謹地說,初上手的體驗有點像在玩“怪物獵人”“寶可夢”和《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的結合。探索地圖、捕捉野生寶可夢、觀察生態(tài)、跟“王”寶可夢作戰(zhàn)……在“寶可夢”系列推出的第25個年頭,《寶可夢傳說:阿爾宙斯》帶來了非常大的改變。

改變最大的是戰(zhàn)斗階段,本作的戰(zhàn)斗可以分成“進入戰(zhàn)斗前”“進入戰(zhàn)斗后”和“寶可夢戰(zhàn)斗”3個階段。面對一只野生寶可夢,玩家可以在戰(zhàn)斗前向它投擲精靈球以捕捉它,如果失敗,這只寶可夢大概率會發(fā)現玩家,依寶可夢的習性不同會發(fā)起對人的攻擊或逃跑,這時候玩家可以用翻滾等手段避開攻擊,或是掏出自己攜帶的寶可夢迎戰(zhàn)。進入“寶可夢戰(zhàn)斗”階段后,游戲變成了和從前一樣的回合制。整體感覺不錯,如果“進入戰(zhàn)斗后”的階段能設計更多的互動方式就更好了。
游戲的主舞臺發(fā)生在古代的神奧地區(qū),主角是一名現代的“穿越者”。跟以往劇情中人類和寶可夢和諧共處的環(huán)境不同,在古代,寶可夢被認為是可怕的,人類也經常在野外遭到寶可夢攻擊。在這種環(huán)境下,玩家將跟當地的組織以及寶可夢們共同成長,揭開“神奧大尊”的謎團。
游戲已于1月28日發(fā)售,全區(qū)中文,支持“任虧券”購買。春節(jié)期間玩正合適。

我很難在數百字內描述《寶可夢傳說:阿爾宙斯》究竟有多令人驚喜。觸樂預計在大年初二(2月2日)更新一篇完整的游戲評論,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丨 袁偉騰:《暖雪》(Steam)
關鍵詞:動作、獨立、Rouge、國風
一句話推薦:雪為什么是溫暖的呢?
龍武二十七年,天空突降怪雪,此雪不寒且溫,亦不融。
吸入“暖雪“的人喪失神智,變成怪物。自此人間墮入瘋狂,世界飄搖欲墜。
根據文獻記載,“天降暖雪”是有史以來最奇怪的異變,世界的法則仿佛被改變了——雪為什么是溫暖的呢?為什么吸入暖雪后人會變成怪物?沒有人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世界陷入了濃重的陰霾。不過俠士“狴犴”踏上了旅途,憑借手中的劍,他誓要找到背后的真相。

《暖雪》講述了一個充滿謎團的故事。我喜歡這種先拋出問題,再像搜集碎片一樣逐步解答的劇情設計,非常具有代入感。游戲由來自武漢的小團隊爛泥工作室開發(fā),風格是純正的國風,發(fā)售以來獲得了大量好評。不過對于《暖雪》來說,最值得一提的可能還是游戲的玩法和動作系統(tǒng)。
《暖雪》是一個Rougelite游戲,說實話,近幾年這樣的游戲越來越多了, Rouge類別已經成為一個比較寬泛的游戲概念,在這個框架下的游戲都大差不差——每一局都是新的開始,基本上都能積累一定的技能和道具,游戲劇情會隨著輪回次數的增加而逐步揭示。
游戲的動作系統(tǒng)相當出色。核心機制是“飛劍”,玩家背后懸浮著一定數目的飛劍,最直接的用法是將它們拋擲出去,然后利用技能把它們召回,來去的過程中能對敵人造成傷害。根據游戲后期的不同技能,還會衍生出不同的飛劍使用方法……總之,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不過就我的感覺,能這樣做出一套創(chuàng)新的動作系統(tǒng)是不容易的,再加上“飛劍”十分貼合游戲里呈現出的中國風,這就尤其值得稱贊。


當然了,《暖雪》也有缺點。比如,根據我的體驗,角色閃避(瞬步)的手感比較糟糕,可能是因為攻擊動作后有較長時間的硬直,操作起來不太靈活,感覺笨笨的??墒且笠豢瞠毩⒂螒蜃龅矫婷婢愕綄嵲谑怯行﹪揽亮?,也沒有必要。總體來說,《暖雪》還是非常值得一玩的。
游戲已經登陸Steam,國區(qū)售價58元。春節(jié)期間,在家玩一個武俠風的Rouge游戲,也蠻不錯的。
(游戲體驗碼由發(fā)行商bilibili提供。)
丨 祝思齊:《Swing the Universe》(PC)
關鍵詞:休閑、擺動、鼠標操作
一句話推薦:晃晃悠悠的快樂。
《Swing the Universe》是一款玩起來比較解壓的休閑游戲。玩家需要用鼠標操作一個可以粘附在圖中特定錨點上的小球,讓它甩起來,然后借助這個過程中力的方向把它拋到另一個錨點上。

小球總的來說非常靈活,而且與錨點之間可近可遠,由一層彈力物質相連。如果和錨點距離太近,球會甩不出去;如果和錨點距離太遠,則會在甩動過程中撞到墻上,所以游戲初期還是需要玩家摸索一番熟悉手感的。

雖然聽起來有點復雜,但一旦掌握了小球運動的規(guī)律,游戲玩起來就比較輕松了,只要吸附完圖中所有漂浮的黑色小球就算通完一關,游戲整體的美術風格和音樂也都走的是輕松休閑的路線。關卡的設計也循序漸進,很快就會開始出現需要開機關解鎖黑色小球的情況,以及需要通過“解救”不斷移動的飛鳥才能解鎖小球的情況。

總之,操作小球晃來晃去的感覺還是挺解壓的,美中不足的是如果鼠標本身手感比較滑,可能會在甩動的過程中感到頭疼。目前游戲可在http://itch.io上免費下載Demo,雖然不支持中文,但全程不怎么需要用到語言,教學關的視頻也挺好懂的。對這類休閑游戲感興趣的玩家可以在閑暇時下載體驗。
丨 池騁:《奇妙逃亡》(全平臺)
關鍵詞:音樂、幻夢、創(chuàng)作、浪漫
一句話推薦:不如體驗一場尋找自我之旅。
我一直在想,什么樣的游戲適合在新春之際推薦給大家呢?于是我就想到了《奇妙逃亡》(The Artful Escape)。
《奇妙逃亡》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主角是一個有音樂夢想的年輕人,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民謠音樂大師的侄子。長期以來,主角一直生活在他叔叔曾經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陰影下——人們希望他成為下一個民謠大師,但是他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呢?他能夠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音樂嗎?

游戲的玩法并不復雜,基本上就是一個橫向的步行模擬,再輔以簡單的按鍵演奏以推進劇情。說實在的,比起一個游戲,我更愿意把它稱作一場演出,而玩家通過扮演主角的方式參與并觀賞這場演出。演出有非常多細節(jié)打動到我,比如主角最初生活在天才叔叔的光環(huán)下,他是一個有技巧的演奏者,但他在演奏中聽不到屬于自己的聲音。后來他遇到了他的指引者Lightman,這位來自外星的音樂大師帶領主角進入宏大的幻想世界。

這個幻想世界——坦白說,我懷疑制作者可能是嗨了——里面什么都有。各種各樣奇妙的、詭譎的、壯麗的、光怪陸離的、難以用言語形容的事物和景象輪番登場,而主角也在這個夢幻的世界里逐漸領悟表達的真諦,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音樂。這夸張嗎?其實一點兒也不。如果你曾經被創(chuàng)作所困擾,如果你曾經像主角一樣試圖尋找所謂的“自己的聲音”,或許你也有過一模一樣的感受。這是屬于創(chuàng)作者的游戲。


《奇妙逃亡》的發(fā)行商是Annapurna Interactive,曾經發(fā)行過的游戲包括著名的《伊迪·芬奇的記憶》《風之旅人》和《畫中世界》等等,雖然游戲類型各不相同,但在氣質上可以說一脈相承。目前《奇妙逃亡》在PS和Steam平臺都有打折——如果你想趁著放假來一場放飛自我之旅的話,現在就是個不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