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修煉 | 你所不了解的李斯特


李斯特一直是音樂界一位浪漫的謎一樣人物,是天才而不乏狡黠機智,是炫技家同時也具表演天分。今天便讓我們一起了解這位“鋼琴大王”,走進(jìn)他的神奇一生。
01.
人物簡介

李斯特·費倫茨
Liszt Ferenc
(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
李斯特是匈牙利作曲家、音樂評論家、鋼琴演奏家,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fā)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xiàn)力,在鋼琴上創(chuàng)造了管弦樂的效果。
他還首創(chuàng)了背譜演奏法,本人則具有超群的即興演奏才能,他也因此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在1841年掀起了李斯特狂熱席卷整個歐洲,其所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難度極高。這位鋼琴天才的首創(chuàng)和他高難度的曲目也給現(xiàn)在的音樂學(xué)習(xí)者帶來了很多壓力和挑戰(zhàn)。

02.
人物生平
1811年10月22日,李斯特出生于奧地利東部村莊賴丁;父親是匈牙利的業(yè)余音樂家,母親是奧地利的日耳曼人,因此他有兩個名字,分別是匈牙利和奧地利德語兩種拼法。他從小隨母親說德語,直到晚年才學(xué)會用匈牙利文寫作。
李斯特的童年生活完全沉浸在音樂中,幼年的李斯特最大的樂趣就是聽父親彈琴。他在識字之前,先識得了樂譜。幼年的小李斯特總是很崇拜地望著父親工作室里懸掛著的貝多芬肖像,貝多芬也是他童年時的最愛。

李斯特過人的天賦早在童年時就被眾人所知,他5歲時由父親教會彈奏鋼琴,8歲時開始作曲,9歲登臺表演,他的音樂會也總?cè)〉幂x煌的成功。
李斯特的父親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為了他的求學(xué)遷居到維也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正是大名鼎鼎的鋼琴家卡爾·車爾尼,想必這位大師大家都有所耳聞。
起初,車爾尼以繁忙為由,將李斯特父子拒之門外,后來聽到了李斯特的演奏之后,被他常人所不及的才華、勤奮所打動,答應(yīng)收他為徒。他曾說:“我的一切都是車爾尼教我的?!?/strong>

1823年,年僅12歲的李斯特在一場大師云集的私人音樂沙龍亮相,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他接連挑戰(zhàn)了多首高難度的鋼琴樂曲,讓參與和奏的團員們都不禁贊嘆道昔日“神童”莫扎特彷佛再臨一般。?
音樂會結(jié)束之后,貝多芬,是的,“樂圣”貝多芬本人親自走上舞臺,擁抱并熱情親吻著李斯特,同時向大家篤定地說道:“我保證這孩子日后必定會震驚全世界!“
可能會有不少朋友會好奇李斯特手有多大,小編現(xiàn)在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鋼琴之王李斯特的手,手指長而平均,自然伸張可達(dá)10度。

李斯特的音樂成熟階段

成年之后,李斯特?fù)碛刑斐幼c生俱來的俊美,更擁有滿滿的音樂才華,除了不斷創(chuàng)作出絢爛無比的美妙樂曲之外,在私生活方面更是顯得比其他音樂家來得精彩。
?作為全歐洲人人都曉得的天王巨星,李斯特身邊不乏許多伯爵夫人、皇室千金,眾星拱月,刻意地來接近李斯特。在當(dāng)時的社會文化里,如此英姿才子,只能堪配佳人。
李斯特琴技飛速成長,幾年后,車爾尼將他介紹給了和李斯特相差41歲的貝多芬,相傳貝多芬聽其演奏后,并親吻其額頭。1823年全家遷居巴黎,1824年在巴黎首次公演獲得成功。這都充分證明了年幼的李斯特所綻放的異于常人的光彩。

在李斯特數(shù)不盡的花邊情史當(dāng)中,與達(dá)爾古特伯爵夫人(Marie d'Agoult)十余年的同居之情是最為人熟知的。而他們的第二個女兒柯西瑪(Cosima)日后更在其第二段婚姻里嫁給了同是音樂人,擁有”樂劇之王“封號的華格納(R.Wagner)
1848年起,李斯特與另一名媛,俄國親王王妃卡洛琳(Carolyne zu Sayn-Wittgenstein)譜出了一段激烈的不倫戀曲,兩人日后亦拍拖超過了十個年頭。

然而,因王妃的天主教信仰而無法與親王簽字離婚的情況下,在1861年,李斯特終于看破紅塵,動身前往意大利羅馬,同時深入研究更加艱深奧妙的宗教樂曲。

1865年,李斯特自霍恩洛厄樞機手下接受了剪發(fā)禮出家成為天主教神職人員,之后逐漸升等到了法政,但仍然身著神父的黑袍在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各處奔走授課,并分文不取,扶助了許多年輕音樂家,如格里格、德彪西、鮑羅丁等,為普及音樂作出了相當(dāng)大的貢獻(xiàn)。
匈牙利人為了爭取獨立,將李斯特看作是民族英雄,每次邀請他回匈牙利,都會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1886年他在德國的拜羅伊特(巴伐利亞州靠近捷克邊境)因肺炎不治去世,安葬于當(dāng)?shù)亍?/p>
03.
作品介紹
李斯特一生創(chuàng)作了700多首音樂作品,并創(chuàng)造了交響詩這一音樂形式。他主要的音樂作品有吉普賽風(fēng)格的《匈牙利狂想曲》,《浮士德交響曲》,《但丁交響曲》,《帕格尼尼練習(xí)曲》,《瓦格納改編作品:唐懷瑟》等。
《愛之夢》
《愛之夢》(Liebestr?ume),作品S. 541,實際上是3首夜曲,據(jù)路德維?!跆m與費迪南德·弗賴?yán)窭氐脑娚纤健赌懈咭艋蚺咭舄毘玫娜赘枨返木幥?/p>
共三首:《高貴的愛情》、《神圣的死亡》、《盡其所能愛的去愛》譜曲。其中第三首最為有名,一般提起《愛之夢》,就是指這一首。
《森林的細(xì)語》
李斯特從青年時代開始受肖邦、帕格尼尼等人的影響,苦練鋼琴技巧,成為首屈一指的鋼琴演奏家。此后他也作了一些肖邦式的練習(xí)曲。
李斯特在1862-1863年之間寫了《兩首演奏會用練習(xí)曲》,其中一首歌是《森林的細(xì)語》(也譯作“森林的呼嘯”或“林中細(xì)語”)。
李斯特?zé)釔鄞笞匀唬绨荽笞匀槐臼抢寺髁x作家創(chuàng)作的一大特征。他于羅薩利奧圣母修道院所在的馬里奧山岡俯瞰俗世,寫出這富于哲理的名曲有其個人的感受。李斯特把音樂從近乎耳語的聲,發(fā)展到颶風(fēng)般的撼天氣魄。
以上便是對”音樂之王“李斯特的故事介紹,希望對熱愛音樂的你有所幫助~
如果你有任何關(guān)于音樂的疑惑
請在下方留言區(qū)留言
下一篇將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