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鷹社】二戰(zhàn)美國戰(zhàn)列艦(3)
搬運自微信公眾號海寧的小世界
魚鷹社NewVanguard系列第172號:美國快速戰(zhàn)列艦(1938-91)依阿華級-US Fast Battleships 1938-91 The Iowa Class。原作者Lawrence Burr, 繪圖Peter Pull。以下是該書的封面:


A:1943年8月加入作戰(zhàn)的依阿華號
依阿華號是美國海軍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快速戰(zhàn)列艦。本圖中的側視圖顯示了露天甲板之上龐大的上層建筑——從指揮塔到火控塔再到與火控塔融為一體的前煙囪的清晰輪廓。本圖還展示了艦上大規(guī)模的40毫米口徑和20毫米口徑防空炮群,這受益于北卡羅萊納級戰(zhàn)列艦所積累的實戰(zhàn)經驗。此外,火控塔在7層有一個平臺,為二級火炮指揮塔提供了更好的視野。
作為艦隊旗艦的依阿華號在指揮塔上擁有額外一層艙室供一名海軍上將使用。因此,2號炮塔上只安裝了一門20毫米口徑防空炮而不是四聯(lián)裝的40毫米口徑博福斯炮——它會降低指揮塔低層的能見度。
俯視圖可以清晰看到從1號炮塔開始艦首寬度迅速縮窄,這種設計特征為戰(zhàn)艦提供了必需的浮力和高速度。艉鰭螺旋槳正后方的雙舵讓戰(zhàn)艦在高速行駛時擁有極強的機動性,不過低速行駛時這一設計會讓軍艦行動變得遲鈍,并因此造成幾次擱淺事故。

B:新澤西號
本圖展示了1982年新澤西號在長灘海軍造船廠進行現(xiàn)代化改造后重新啟用時的樣子。四艘依阿華級戰(zhàn)列艦中,新澤西號首先接受了現(xiàn)代化改造,而它在之前的越戰(zhàn)中也狀態(tài)極佳。新澤西號上布滿了新安裝的用于電子對抗的天線,新的武器裝備則包括了32枚戰(zhàn)斧導彈和16枚魚叉反艦導彈。剖視圖則清楚顯示交替布局的鍋爐艙和輪機艙,這一設計將讓依阿華級戰(zhàn)列艦擁有更好的防魚雷打擊能力。
盡管新澤西號以一艘可以發(fā)射核導彈的戰(zhàn)列艦的面目重新出山,但她原來的主要武器,也就是9門16英寸(406毫米)口徑/50倍徑火炮仍然得到保留以保障其對水面和地面目標的攻擊能力。實踐證明這些炮彈的威力和精準度成為這些戰(zhàn)艦打擊敵人的利器,正如之前在太平洋島嶼、日本、朝鮮甚至越南戰(zhàn)場上所展示的那樣,它們的火力投送對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來說至關重要。
1、停泊燈
2、海軍戰(zhàn)術數(shù)據系統(tǒng)(NTDS)的盤錐形網狀天線
3、16英寸(406毫米)口徑/50倍徑火炮一號炮塔
4、左側的16英寸(406毫米)口徑/50倍徑火炮艙室
5、炮塔軍官站和測距儀
6、16英寸(406毫米)口徑/50倍徑火炮二號炮塔
7、36英尺(約11米)伸縮天線
8、封閉式艦橋
9、裝甲指揮塔-3號彈著點觀察位
10、二級火炮前導引器
11、Mark 25型雷達
12、ULQ-6型和AN/SLQ-32(V)型“電子對抗措施”系統(tǒng)天線的支撐結構
13、主炮導引器及Mark 13型雷達-1號彈著點觀察位
14、SPS-49型天線
15、Subroc反潛火箭發(fā)射器
16、20毫米口徑Phalanx加特林炮
17、煙囪風道
18、船尾主炮導引器及Mark 25型雷達-2號彈著點觀察位
19、船尾二級火炮導引器
20、16英寸(406毫米)口徑/50倍徑火炮三號炮塔
21、15英尺(約4.6米)伸縮天線
22、直升機停機坪
23、直升機吊車
24、環(huán)直升機停機坪安全網
25、40英尺(約12.2米)小艇投放導軌
26、3座5英寸(127毫米)口徑/38倍徑二級火炮炮塔
27、8號鍋爐艙
28、3號輪機艙和渦輪增加發(fā)動機的發(fā)電機
29、6號鍋爐艙
30、2號輪機艙
31、海圖室
32、戰(zhàn)斧導彈控制室
33、炮塔電子甲板
34、炮彈升降機
35、炮彈甲板
36、火藥處理室

C:1984年4月重新投入使用的依阿華號戰(zhàn)列艦
在首次服役41年之后,依阿華號戰(zhàn)列艦拆掉了她的40毫米和20毫米口徑防空炮。艦橋通體采用全封閉式設計,前煙囪上方則是一座三腳架式前桅桿來為SPS-67型水面搜索雷達和相關天線提供安裝平臺。航空控制艦橋已經擴大到可以容納SLQ-32(V) 3型電子干擾系統(tǒng)以及一臺用于定位敵方飛機和導彈的雷達。后煙囪上方安裝的球形罩內包含了“先鋒”無人機的控制天線。
扇形船尾處的飛機彈射器以及翠鳥水上飛機已經被直升機平臺取代。俯視3號炮塔,位于Mark 37型導引器下方的是直升機控制站。三架直升機存放于3號炮塔后方船尾艙室中。
戰(zhàn)艦的主要外觀變化是移除了2層甲板上的4座5英寸(127毫米)口徑炮塔以便騰出空間安裝4座裝填16枚戰(zhàn)斧巡航導彈的裝甲發(fā)射箱。另外四座戰(zhàn)斧導彈的裝甲發(fā)射箱被安裝在3層甲板與尾部火控塔相鄰的位置。魚叉反艦導彈的發(fā)射裝置位于艦尾煙囪附近。4座密集陣20毫米口徑近防武器系統(tǒng)則位于5層甲板,2座緊挨著船尾煙囪,另2座位于火控塔前緣兩側。

D:1952年年初被派往朝鮮戰(zhàn)場執(zhí)行任務的威斯康辛號
本圖中可以看到威斯康辛號拆除了20毫米口徑防空炮,40毫米口徑防空炮的數(shù)量也減少了,同時拆除的還包括了扇形尾部的飛機彈射器以及固定翼飛機。
特別重要的是雷達的變化。威斯康星號向我們展示了安裝在前桅桿上的SPS-6型空中搜索雷達。一臺SG-6型水面搜索雷達位于船尾SPS-6型雷達的上方。前桅桿上還可以看到用于艦對空和艦對艦通信的天線。船尾主炮的Mark 38型導引器現(xiàn)在裝備上了Mark 13型火控雷達,它是之前Mark 8型火控雷達的升級產品。雷達和通信天線裝備的完善讓戰(zhàn)艦擁有了對目標地區(qū)空襲的指揮能力以及攔截和干擾敵人的雷達和無線電傳輸?shù)哪芰Α?/p>
移除船尾的彈射器之后形成的寬闊甲板空間允許直升機的起降和存放。使用直升機可以幫助主炮和次級火炮改善視野并提高它們的射擊精度。

E:火線之上
1968年9月30日,新澤西號在“非武裝地帶”外的火炮線上占據位置并向越共的火炮和補給陣地開火。這是16年來(從宣布朝鮮戰(zhàn)爭停戰(zhàn)開始)新澤西號在作戰(zhàn)中的首次開火。
新澤西號的16英寸(406毫米)口徑主炮的準確性和威力在1968年10月29日下午的炮擊中得到了證明??罩杏^測員在大約四點鐘發(fā)現(xiàn)了距離開普梅(Cape Lay)西南大約幾英里的山頂上的敵人炮兵陣地,這里一直對美國及盟軍的地面部隊進行騷擾。新澤西號發(fā)射了四枚16英寸口徑炮彈之后,空中觀測員用無線電回復說:“完美的火力覆蓋……他們上來了?!眱砂l(fā)炮彈射擊過后,電臺中又噼里啪啦響起了聲音:“你剛剛把山削低了20英尺(約6米)。炮兵陣地已被摧毀?!?/p>
新澤西號也可以在惡劣天氣下開火。1969年1月8日,當這艘離岸4英里(約6.4公里)的戰(zhàn)列艦籠罩在濃霧中時,一名觀測員定位到了一處防御地堡群。艦上的武器官無法觀測到海岸線,但火控雷達鎖定了一個參照點,這足夠讓彈著點觀測員調整火炮角度進行打擊。新澤西號的5英寸和16英寸口徑火炮齊射最終摧毀了4處防御地堡。

F:1968年準備從越南戰(zhàn)場離開的新澤西號
從側視圖上可以看到海軍戰(zhàn)術數(shù)據系統(tǒng)(NTDS)的發(fā)展,其巨大的盤錐形網狀天線陣列位于前甲板上。NTDS用于偵測和跟蹤目標,并選擇相應的武器系統(tǒng)與目標作戰(zhàn)。
“電子對抗措施”(ECM)裝備負責對抗在越南海域可能遭遇的任何導彈威脅。ECM的天線被安裝在空中控制平臺外側增建的圍板支架上,它們用來探測目標和干擾導彈上的目標采集雷達。戰(zhàn)列艦兩座煙囪之間安裝的Zuni發(fā)射裝置用來發(fā)射箔條向來襲導彈制造誘餌和假目標。
40毫米口徑防空炮已經被拆除,兩座煙囪之間的四座炮架也被拆除用以安裝Zuni發(fā)射裝置。前方一層甲板上的兩座40毫米口徑防空炮則被改裝成了游泳池。直升機停機坪位于船尾。戰(zhàn)列艦上使用的主直升機是一架休伊直升機,同時還使用了無人機執(zhí)行偵察任務。
雷達系統(tǒng)經過了改進,前桅桿上安裝了一臺SPS-10型水面搜索雷達。SPS-8型雷達被從主桅桿上移除為額外的通信天線騰出空間。

G:沙漠風暴行動
當密蘇里號戰(zhàn)列艦向距離超過330英里(約530公里)的巴格達目標發(fā)射戰(zhàn)斧導彈時,她便已經獲得航空母艦在火力覆蓋范圍上曾對戰(zhàn)列艦具有的壓倒性優(yōu)勢——自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zhàn)以來一直如此,而珊瑚海海戰(zhàn)是雙方軍艦在無法彼此看到對方的情況下進行的第一次海戰(zhàn),他們摧毀對方的武器不再是火炮而是飛機。
除了摧毀巴格達城內外的目標,密蘇里號還使用艦上的火炮打擊了陸基火炮無法摧毀的強化地面目標。依阿華級戰(zhàn)列艦上的9門的16英寸口徑主炮的齊射威力就相當于183門155毫米火炮(如果能把這么多武器同時運上岸的話)齊射的轟擊效力。在沿海地區(qū),一名高級軍官曾描述說:“在戰(zhàn)列艦大炮的射擊弧線內——戰(zhàn)爭會消失不見!”配備重型裝甲的依阿華號戰(zhàn)列艦所面對的主要風險是反艦導彈和擁有新式隱身涂層的快速攻擊艇的攻擊。航空母艦雖然可以在兩棲行動中為海軍陸戰(zhàn)隊提供精確的武器投送,但價格急速飆升的海軍飛機,比如每架成本1.92億美元的新式F-35C戰(zhàn)斗機會讓這艘戰(zhàn)列艦在未來的瀕海戰(zhàn)斗中凸顯其經濟可靠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