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fā)育遲緩成都哪家好?
在對聾兒進行語言干預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困難,尤其是配合問題,情緒問題等等。對于十幾分鐘的語訓課,很多聾兒就會表現(xiàn)出不耐煩,無趣,抗拒的態(tài)度,接下來就會出現(xiàn)情緒波動,甚至不配合。那么如何解決聾兒語訓枯燥的問題呢?楊清語語言老師談談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
一定要注重言語康復訓練的趣味性。對于聾兒來說,學習語言是相當枯燥無趣的,從未接受過語言信號的聾兒根本無法理解語言的重要性。聾兒學習語言只是由于家長和語訓教師的督促,是完全被動的。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自發(fā)的一切活動都是以自己的快樂為出發(fā)點,因此,語言訓練也要與他們的心理特點相結合,從聾兒感興趣的事物入手。
例如,在進行辨音訓練時,教說詞語“長”和“短”,我們只是準備一只哨子、彩紙,把彩紙剪成長短不等的紙條,引導聾兒聽哨子吹出的聲音,然后根據(jù)聽到的聲音的長短,把相應的紙條放在一邊。
但是,這種訓練方法還是比較枯燥無味的,重復幾次以后,聾兒就會漸漸失去訓練興趣,變得不愿意配合訓練。如果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訓練內(nèi)容設計孩子喜歡的游戲,情況就不同了。例如,還是教說詞語“長”和“短”,我們可以準備一支口琴和小動物頭飾,聽到口琴聲時家長戴上小動物頭飾開始跳,一直到音樂消失為止。做兩次以后用粉筆畫出兩次跳的路線,比一比哪條線長、哪條線短。當孩子明白游戲的規(guī)則后,讓孩子來做,之后還可以交換角色進行。把言語訓練融入到游戲中,既激發(fā)了孩子的訓練興趣,又達到了訓練的目的。
我們非常重視家長在聾兒言語康復訓練中的作用。家長也是聾兒最重要的老師,家長與聾兒接觸的時間最長,也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要做好聾兒的言語康復工作,一定不能忽視家長的作用。聾兒在學校的訓練時間有限,在家里家長可以一對一地進行訓練。教師要與家長建立密切的聯(lián)系,每天放學后要結合當天的訓練內(nèi)容給孩子家長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家長幫助孩子鞏固所學的內(nèi)容并輸入新的語言,通過多說多練使孩子真正掌握語言,并將其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
家長要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適宜的語言環(huán)境,鼓勵孩子大膽地去說、去表達、去與人交流。聾兒回到家里,家庭內(nèi)部成員要多與聾兒溝通,可以通過親子游戲等形式與聾兒進行互動,把對話練習和游戲相結合。另外,家長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聾兒與同齡的健全兒童交往,可以邀請朋友家或親戚家的同齡孩子到自己家來玩,也可以多帶自己的孩子到親友家、同事家中做客,一旦聾兒與其他健全兒童建立起良好的伙伴關系,他們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