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分析,科二學員要想避免走彎路,要從哪里做起?
科二考試屢考不過,究竟是練車時長不夠,還是方法不對頭?
教練分析,要想避免走彎路,要從哪里做起?

科二學員唯“點”至上,把教練教的【點】奉若神明。
所謂的【點】,其實就是科目五項中,需要打輪或停車的時機。要想順利通過科二考試,沒有【點】肯定不行,但若只記死【點】更不行。
有些學員一旦掛科,首先懷疑的,就是教練教的【點】不準;接下來,就會費盡心思四周搜羅更準的【點】。

有人向其它教練求助,有人上網(wǎng)找所謂秘籍。有人對點如數(shù)家珍,但考試時,該掛還掛,還不及原來的水平。
其實,這些學員走了一大圈彎路,最后還是繞回到起點。
與其浪費大把時間找【點】,不如先把五項的原理吃透。
科二五項中,你先能默背并模擬演示整個操作流程,再牢記每項中至少兩個重點。
練車時,不要計較多練幾次,而是認真對待每次的效果,并事后復盤與總結(jié)。
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學員就能取得飛速進展。

以定點停車為例,有些學員反映,每次停車位置都不一樣。教練教的【點】都是經(jīng)過反復校驗的,你之所以有偏差,是因為自己執(zhí)行的不準。
要想定點停車停的準?除了看點,還要注意其它細節(jié)。
比如座椅是否調(diào)整到平時練車的位置?假如考試時,你前面學員是身高1米5的女生,而你的身高1米8的壯漢,試想一下,你如果上車沒調(diào)座椅,看點是否會有誤差?
有的教練指導定點停車方法,目測鏡子下沿與最粗停止線平行,且垂直距離如圖4箭頭所示。(具體因個人身高而定)

但這里也有細節(jié),你目測點位時,切忌身體晃動。平時練車時,可以試試,身體前傾或后仰,實際誤差有多大?反正足夠你扣分掛科的。
考試時,身體和座椅一樣,要最大程度接近平時練車的姿態(tài),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還原,平時練車的點位。
除了上述這些細節(jié),鏡子下沿與停止線的垂直距離,也不是千人一點。每個人身高不一樣,看點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所以教練指導最佳位置,學員一定要總結(jié)出專屬于自己的【點】。
再以側(cè)方位停車為例,最后一次向左打滿輪時機,教練一般會告知左后輪壓線。

這里面也有細節(jié),一定要盡量歪著頭看鏡子。否則,左后輪還沒走到位置,從鏡子里看只是擋住庫邊線,你就會提早打輪,后果就是左側(cè)車體搭線掛科。
另外,每個人打輪手速也不相同。打輪快的,左后輪剛搭線,就可以向左打滿;反之,打輪慢的,可以左后輪搭線前,提前一拳距離,開始向左打滿。
所以,要想順利通過科二考試,切忌迷戀記死點,要結(jié)合自身情況靈活運用,才能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