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療神經(jīng)性腳臭 神經(jīng)性腳臭注意事項

一、發(fā)生腳臭的原因有哪些
1.潮濕的環(huán)境:腳掌是個多汗的環(huán)境。腳掌每平方厘米有600多個汗腺,比身體其他部位多出2~4倍??偣布s有二十五萬多個汗腺一天可以分泌將近500毫升的汗水。汗液里除含水分、鹽分外,還含有乳酸及尿素。當水分含量高的時候非常有利於細菌及霉菌的大量滋生繁殖。
2.悶熱密閉的空間:當鞋穿的很緊密,通風透氣性不佳時,除了會造成水份的增高外,皮膚表面的PH值會產(chǎn)生變化,由原本的PH4.4升高到PH7左右,而且會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樣的環(huán)境最適合腳底某些細菌的生長。

3.細菌的繁殖:因為一、二項因素的加成作用,造成足部皮膚細菌的成長,這些細菌可以分解皮膚的角質蛋白,及腳汗中的尿素、乳酸成分,形成含有臭味的各種代謝物,例如
?。?)Brevi Bacterium,可將角質蛋白中的成分Methionine,分解形成甲基硫醇,這種代謝物的氣味和乳酪發(fā)酵的味道很像。
?。?)皮脂中的脂肪成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分解,會形成短鏈脂肪酸。
(3)汗水中的尿素被細菌分解成氨。
這幾種味道混在一起,并緊緊的悶在不透氣的襪子中,就會形成難聞的腳臭。

二、神經(jīng)性腳臭怎么樣治療
1、鞋子內放入生石灰小包(吃的雪米餅等食品里面常有的干燥劑)。
2、柚子皮撕成小碎片放入鞋子內。
3、將腳放在攝氏五十至六十度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鐘,每日1至2次。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至15毫升,調勻后,將雙腳放入浸泡15分鐘左右,每日一次,連續(xù)泡三至四天,腳臭即可消失。

5、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后洗腳,每日一次,連續(xù)一周后,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6、每晚臨睡前,用棉球或布頭蘸小許酒精,均勻地抹在剛脫下的膠、球鞋內,待第二天早晨干燥后再穿。如此堅持兩周后,鞋就不會發(fā)出臭味了。
7、取適量脫水明礬或干石灰粉,用小布袋裝好,每晚臨睡前放置鞋內。
8、把幾粒樟腦丸壓成粉末,撒在洗干凈的鞋內,在墊上一塊鞋墊,這樣穿時就不易臭腳了。樟腦丸不能直接和腳接觸,里面的樟腦丸只要隔周換一次就可以了。樟腦丸能起到很好的抑菌作用,能夠殺死因為潮濕而繁殖的大量細菌,這樣就不會有臭味了。
? ? ? 9,服用健脾正氣湯,每日兩次,一個療程后會有所改善。

三、神經(jīng)性腳臭怎樣預防
飲食預防
有的人足汗很多,即使很講究清潔衛(wèi)生,足臭仍較明顯,必須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青年人足部出汗過多可能與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有關,可服用一些調節(jié)植物神經(jīng)功能的藥物,如谷維素、維生素B1等,一般隨年齡的增長,足部出汗過多的現(xiàn)象多數(shù)能逐漸好轉;如果足多汗與情緒緊張有關,可以用些溴化物等鎮(zhèn)靜劑。

藥物預防
如全身多汗者可服少量的阿托品或顛茄合劑。足多汗的人,每晚臨睡前用溫熱水把腳洗干凈后,可使用20%三氯化鋁溶液、20%烏洛托品溶液外涂,也可使用5%福爾馬林溶液外涂。減少足部汗液分泌,保持足部的干燥。

足部衛(wèi)生
1、保持良好足部衛(wèi)生以減低細菌滋生是個好開始:每天最少一次以暖和的水及溫和的肥皂浸泡和沖洗雙足。例如,一個很好的做法就是于回家脫下鞋襪后,隨即清洗雙足,清洗后要徹底抹干雙足,尤其趾與趾之間的位置,減少汗水和過多的濕氣。
2、在足部灑上爽身粉有助保持雙足干爽。
3、在足部涂上止汗劑,以減少足部流汗。
4、盡量多脫掉鞋襪或穿著涼鞋,讓足部的皮膚得以呼吸。
5、 要確保鞋子大小適中和多讓雙足得到休息,因為足部過分受壓可加劇流汗。
6、保持身體涼快,尤其在天氣炎熱的日子,因為體溫過高會使你全身(包括雙腳)流汗更多。

四、神經(jīng)性腳臭中醫(yī)怎樣治療
1、鹽茶水泡腳
將茶葉中加鹽泡腳,有助于防治輕度腳臭。專家表示茶葉本身有收斂,吸附的效果,的確可以吸臭。腳臭的患者可用煮過的茶葉水(沒有限定是哪一種茶葉)來泡腳,藉由泡腳的清潔過程,加上茶葉本身的收斂效果,多少可抑制腳臭。另有一說是,茶葉水加上食鹽煮沸后,用來泡腳也能除腳臭,他解釋,茶葉本身有收斂,吸附的效果,加入食鹽只是幫助吸附,真正具吸臭效果的還是茶葉。而咖啡渣跟茶葉一樣都有收斂的效果,放進鞋內也有助吸汗,吸臭,可改善腳臭。
在洗腳水中加入25克茶葉和少量食鹽,水量要以剛好沒過雙腳為宜,浸泡并將雙腳互相搓洗5~10分鐘。天氣冷的時候,可以不斷往盆里加熱水,適當延長泡腳時間。

2、艾草花椒水泡腳
艾葉主要是用于除濕止癢,溫經(jīng)止血,止痛等。腳氣主要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用艾葉泡腳對于治療腳氣有一定的輔助作用,花椒能止癢殺蟲,用花椒水泡腳也有治療腳氣的功效。
所以艾草加花椒20粒泡腳可以治療腳臭。
3、姜水泡腳
生姜甘辛而溫,具有散寒發(fā)汗、溫胃止吐、殺菌鎮(zhèn)痛、抗炎之功效,還能舒張毛細血管,增強血液循環(huán),興奮腸胃,幫助消化。鮮姜可用于“風寒邪熱、傷寒頭痛、鼻塞、咳逆止氣、止嘔、祛痰下氣”。干姜適于“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消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

神經(jīng)性腳臭其實大多屬于功能性問題,具體癥狀是:穿鞋有味,脫鞋有的有味,有的脫鞋沒味,有些能聞到鞋的材質味,而且受情緒和環(huán)境影響。并伴有煩躁、心煩意亂、多疑恐懼、無興趣愉快感、不想說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