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看到的,聽到的,感到的(1949.5.8)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臧克家
本詩作者臧克家(1905-2004),山東諸城人,筆名少全、何嘉,是中國現(xiàn)代詩人、作家,又是編輯家。他的作品曾列入舊版的小學(xué)語文課本。
我想寫篇詩
我想寫篇詩
歌頌?zāi)舷隆皠訂T令”;
百萬兵馬已渡過長江,
等不及我的詩句完成。
我想寫篇詩
歌頌解放貴池和銅陵;
江陰下了,南京下了,杭州又下了……
我的詩句跟不上大軍的行動。
我想寫篇詩
表達(dá)心里的高興,
拾起筆來又放下,
心,象大海上起了暴風(fēng)!
干部
吃小米,
穿粗衣,
千錘百煉,
鋼一般結(jié)實!
工作起來,
忘掉了自己,
象一條牛,
哞哞的替老百姓“拉犁!”
我們的報紙
我們的報紙
給人民服務(wù);
不給資產(chǎn)階級的“趣味”服務(wù)。
號召生產(chǎn),
號召支前,
好的表揚,壞的批判!
每一條消息,
我們都負(fù)責(zé)——
白的紙,黑的字!
爆炸女英雄
年紀(jì)不過二十歲,
說著一口山東話,
埋地雷時你那么大膽,
眾人面前卻有點羞答:
“只作了這么一饤點,
算不了什么。”
身子一歪,你笑了,
笑得多么天真呀!
聽英雄們報告
你,戰(zhàn)斗英雄,
你,勞動英雄,
你,爆炸英雄!
過去,她是童養(yǎng)媳,
你是農(nóng)民,
他是木匠出身。
你們報告自己的身世,
象述說一段古代史;
你們描寫戰(zhàn)爭的經(jīng)歷,
有聲有色象“傳奇”!
本來是一個大字也不識,
現(xiàn)在,螞蟻般爬滿一本子;
本來人面前張不開口,
今天,濤浪似的滿嘴的文化名詞。
有什么比這更豐富?
有什么比這更生動?
它使教授們抱愧,
它使作家臉上有羞色。
“不是共產(chǎn)黨來了,
我們怎么能到得這樣的地方?
不是毛主席領(lǐng)導(dǎo),
我們怎么能對諸位先生演講?”
一個個話講完,
大家巴掌拍得響,
一個個走下來,
胸前排著“毛澤東勛章”。
電影“北平入城式”
使我兩眼熱淚橫流,
“天津解放戰(zhàn)”
使我直瞪著眼,氣也不敢抽!
我心里得到了一個保證:
解放軍,有摧毀一切敵人的英勇!
我看了
“民主東北”,
我看了
“安東工業(yè)林業(yè)生產(chǎn)”
繁榮新中國的一幅小影,
慢慢的慢慢的在眼前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