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borino]《以撒的結合》劇情解讀(二):重生
原地址:https://www.reddit.com/r/bindingofisaac/comments/2m33ys/i_am_the_author_of_the_isaac_endings_explained
原標題:I am the author of the Isaac Endings Explained article that Ed said was "mind blowingly accurate". Here is my Rebirth followup! (SPOILERS!)
本人翻譯,轉載請注明原作者 Jayborino。

?????? 我的上篇文章主要是說《以撒》這部游戲整體是一個圍繞玩具箱和以撒進入箱子過程的隱喻。這與 E 胖的另兩部游戲《Time Fcuk》和《Aether》關聯緊密,兩部游戲的主角都被困在想象出的“盒子”里。E 胖談過《Time Fcuk》中的“盒子”是個人在需要逃離傷害他的現實世界時創(chuàng)造出的幻想世界。我不會再討論那兩部游戲的細節(jié),你可以在上篇文章深入了解。
?????? 首先《以撒》整部游戲分為兩個層面。一層是“現實”,即游戲中以撒身上實際發(fā)生了什么,這在我看遠不如游戲傳遞的信息重要(雖然你們好像都沉迷于圓滿這部分設定);另一層則是游戲表達的象征含義?,F在我要拋出自己爭議最大的觀點:在游戲的現實中,不管你怎么選擇劇情走向,以撒最后都會在玩具箱里,不是快死就是已經死了。我發(fā)現人們都期望一個好結局,比如打敗小藍人是破除自己尋死的愿望,如此這般;但你不能在這樣想的同時裝作游戲里的所有敵人都是現實的反映。通過擊殺敵人、進入地下室深處,以撒是在否認自己的命運和現實。我不喜歡煞風景,但就算以撒走大教堂路線,他最后一樣會死,起碼是把自己困在玩具箱里。這點后面會細說。
?????? 在象征層面,以撒的瀕死狀態(tài)則是表現一個孩子為了逃避冰冷、費解、壓抑的現實而“進入盒中”并創(chuàng)造自己怪奇世界的過程。以撒的死象征一個人喪失其可能有過的一切穩(wěn)固的現實觀念。如果想看好結局那就去玩《Time Fcuk》;你可以切換畫面維度讓史蒂文逃出盒子,然后裝作這是《以撒》的精神前作。整部《以撒》的主導情節(jié)或含義是說一個孩子理解一個費解、無法共鳴的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他感到自己不該存在于這個世界,世界不接納他,他也根本不屬于這里。為了脫離這種狀態(tài),他走進自己內心的盒子,在盒中可以合理化身邊對他來說太復雜難懂的事。這個盒子會在成長過程中局限世界觀并將他進一步套牢。跳脫盒子的希望還是有的,而這就需要獲取看待事物的全新視角(比如在《Time Fcuk》中切換維度)。
?
?????? 現在正式討論《重生》。近似于故事的新增內容還是跟以前一樣讓人云里霧里,但它印證了我先前的觀點。通過拾取底片或全家福進入黑暗層或寶箱層的二分路線被定義得更加明確,我們來看看二者的不同。在上篇文章我說過全家福提示了現實——照片中以撒和父母在一起,殘酷地提醒著以撒因爸爸離開產生的深刻罪惡感,而這種罪惡感是他創(chuàng)造盒子的動機。這一受到強烈凸顯的現實令他回頭向上、向盒子表層移動而非繼續(xù)深入。他和自己對決(天使以撒戰(zhàn)敗升天),然后進入寶箱層。寶箱層是他能到達的最接近現實的地方,因為他物理上就在玩具箱里、行將死去。喔,你在寶箱層把死去的以撒(小藍人)也給殺了;這一終極否認行為允許以撒同時在精神和(可惜)物理上留在箱中。
?????? 底片這一道具的加入有趣地強化了這個故事。它是一張比較晦暗、看不清楚的全家福;因為沒有洗成照片,它不提醒以撒的罪惡感,因此不會妨礙他走進盒子深處。物理上以撒依然在玩具箱里;新結局中的尋人啟事暗示他還在里面,可能已經窒息死亡。這里的重點在于他為了留在盒中而戰(zhàn),而且勝利了。顯而易見的象征關聯是以撒在現實世界失蹤,因為他已經徹底沉浸在自己封閉的世界觀里。我不會在資料片剛發(fā)布就大談“最終”boss 和隱藏角色,但想想這件事:最終 boss(超級撒旦)的大門在寶箱層和黑暗層都有。即使戰(zhàn)斗在寶箱層而非黑暗層發(fā)生,這一最后結局中以撒照樣留在玩具箱里。
?????? 以撒變身惡魔的情節(jié)我們在原作結局也見過,而《重生》中這段情節(jié)在打敗半隱藏的最終 boss 后又在最后結局被強調一次。總體回顧其它結局、各項線索以及游戲本身,我們能體會到以撒的罪惡感:他相信自己是不潔的,活該遭受懲罰(這點我在上篇文章談過很多)。他的罪惡感可能基于爸爸的離開以及(或者)妹妹的死;這兩點在打通寶箱層后結局的照片里都有暗示。這些費解、難以應付、超出一個孩子理解能力的事件,加上極端基督教教義和媽媽的虐待長期強化的罪惡感,導致以撒認定自己有不可寬恕的原罪。他讀經并在鏡中把自己看成惡魔,隨后出于羞恥進入玩具箱,一并走進內心的盒子——而這是玩家游戲的起點。今后無論是走向更深處還是在寶箱層對決死去的自己,他都會卸掉罪惡感并干脆接受自己就是惡魔,因為此時他真就能那么脫離現實。也因此,他會在真正、最后的結局中在玩具箱內回歸一體。在他奮力與現實的象征(天使以撒、小藍人)和自己的罪惡感(撒旦、羔羊)作戰(zhàn)時,我們看見他在正常和惡魔形態(tài)之間來回變換。一旦打敗所有這些,他就徹底沉浸在自己的盒中;此時他仍然是惡魔,但他已經讓身為惡魔一事不再有任何錯誤。

?????? 作為追加思考,我再解讀一些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點:
?????? 游戲的前情提要是用以撒的畫表述的,也就是說這是以撒的敘事,而未必是實際情況。媽媽在失去孩子及丈夫離開后的虐待被以撒合理化為上帝在啟示媽媽去懲罰他,因為他無力理解媽媽為什么會傷害他。這是優(yōu)秀的宗教評論,因為很多人遇到自己解釋不了的情況就會向宗教尋求答案。
?????? 我們在尾聲看到以撒寫完一個打敗媽媽、自己很快樂的故事,接著媽媽卻在現實中回來繼續(xù)傷害他。這次為了讓以撒的內心逃進更深的地方,玩家你又會啟動新一局游戲。唉。
?????? 新道具撕碎的照片明顯是以撒的家庭照;被撕掉的至少有爸爸,可能還有妹妹。相比其它和虐待有關的道具,以撒撿起撕碎的照片后顯得傷心得多。
?????? 爸爸的鑰匙允許玩家在房間清空前打開所有房門以便逃脫,就像一個父親逃離家庭那樣。
?????? E 胖把裝著獎杯的金箱子舉過頭頂。金箱子里有幫助以撒在精神(情感)上逃避的道具,而進入箱子逃離現實成了游戲的最終目標。這并不是很有價值……
?????? 解鎖史蒂文 boss 的成就是“來自未來的東西!”(“Something from the future!”)。這既是說未來的史蒂文是《Time Fcuk》的主要角色之一,也是說史蒂文象征著成年的以撒(假如他真能活下來)。
?????? 《重生》如果游戲失敗,在遺囑出現的同時會傳出一陣嘎吱聲。這聲音可能是玩具箱(盒子)打開,讓以撒的身心都能擺脫束縛。也許游戲失敗才是真正的好結局:以撒離開盒子、重返真實,而你自己也可以關掉游戲回到現實生活(#newmeta)。不過現實有時確實顯得有點殘酷,讓人不想回去;那何不啟動新一局游戲,再給你自己和以撒一次逃離的機會呢?
?

?????? 更新 1:我承認以撒不一定真的死了;但無論怎么選擇劇情路線,他都會被鎖在玩具箱里。也許通氣的鑰匙孔能防止他窒息,但他肯定不會出去。這是呼應內心盒子的隱喻:就算以撒在現實中被人救出玩具箱,他也已經成功遁入內心的盒子,而且會帶著極度狹隘的世界觀長大成人,只因他在童年受盡折磨。盒子是他應對內心痛苦的唯一辦法。玩具箱和以撒身處箱中這一狀況的總體象征意義比游戲中實際在發(fā)生什么重要得多。
?????? 更新 2:進一步說,我認為游戲結局和自殺毫無關系。以撒進入玩具箱(內心盒子)的動機是逃離一個他感覺自己不該處于其中的現實。他力圖合理化經受的一切并遠離任何讓自己感到威脅的事物。一個核心原則是以撒是個孩子,理解不了諸如為何媽媽會虐待他的復雜問題,所以會在圣經里尋找答案?!坝米詺⒌姆椒ㄌ颖墁F實”這一概念總體上是以撒無力領會的,就算他悶死在箱子里也是意外事故。重點在于玩具箱的主要作用是象征內心的盒子。我覺得人們在游戲中的現實事件上費了太多心思,他們應該批判地看待所有劇情。
?????? 更新 3:陰間路線的 bosses 象征什么的問題獲得大量討論,我來說說自己的想法。以撒前往陰間是想洗脫自己的罪惡感,這樣他才能在地下室(盒子)深處感到安全。另一方面,向上方走則是以撒試圖否認全家福呈現給他的現實。圣經認為撒旦是世上邪惡的根源,所以以撒會在盒子里殺掉他。羔羊則進一步地是死去的惡魔以撒(呼應小藍人,即寶箱層死去的以撒)的化身。羔羊一般指耶穌(即基督教)用來贖清世上罪惡的替罪羊。游戲中的羔羊是以撒罪惡感的化身,你也可以說它是替罪羊:以撒把自己的羞恥、罪惡感和原罪都歸到它,換言之也就是惡魔形態(tài)的自己頭上。擊殺撒旦和羔羊之后,他終于能從爸爸離開(很多孩子覺得父母離異是因為自己)、妹妹死亡、媽媽在他身上撒氣的罪惡感中解脫出來。不要以為這是好事——以撒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了完美的盒子,他會為了躲避自己恐懼的事物永遠待在里面;這很悲哀也很諷刺,因為那些事本來又不是他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