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13:雅思口語多年6分,托??谡Z首考26,找準并解決自己口語的薄弱點很重要
HUGE推出反饋篇啦!
聽聽HUGE學員們的反饋吧,總有一些經(jīng)驗能為你所用。

開學就是研究生三年級,準備申請美國的傳播學博士。
一些學校對于語言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以至于我之前感覺自己永遠不可能達標,甚至不想申請這些學校了(比如,南加大“建議”總分114分,華盛頓大學口語沒上26分不會考慮投遞的申請)。
3月底考了一次GRE,結果(160+169+4.0)還不錯直接分手了,于是就重新開始準備怎么都考不出的語言成績。
本科時候一直和雅思拉扯,研一上最后一次裸考雅思,不進反退。
不僅總分從7.5變成7,口語寫作都是6分。一直也很不解,覺得自己平常也有在進行英文授課,也有寫英文作業(yè),可能一直沒有在語言考試上投入足夠多的心思,接受的指導也僅限于大一暑假在某機構上的兩周雅思入門級課程。
6月底的時候還在糾結應該死磕雅思,還是轉戰(zhàn)托福;因為自己畢竟從來沒有接觸過托福,需要重新接觸新的題型,而且聽說托福的口語特別難。
最后糾結來糾結去在深夜給托福賬號充了2100塊錢來堅定自己好好準備考試的決心。


出分當天

口語是我最最擔心的科目。
因為很多博士項目需要博士生擔任助教來獲得獎學金,所以對于口語要求基本都是24+或者26+。
在知乎看到了推薦虎哥口語的帖子,又摸去B站看了一些范例視頻。
我本科是學教育學的,所以很贊同虎哥說的刻意練習的概念。也覺得這樣一套練習、課程設置是能夠潛移默化提升口語的。
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和別家相比他們的高分獎勵的標準設置得真的還挺高的,好像26分也是平平無奇,所以反而讓我覺得:嗯?有點意思。

因為前期自學了幾天,但是像無頭蒼蠅一樣沒有方向,就只是做了幾套TPO,也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也沒有合適的計劃,于是7月底決定購買了虎哥的口語訓練營。
當時我距離考試還有三十幾天,所以練習時長還是持續(xù)了很久,后期也和另外一起備考的同學每天打卡。
部分打卡預覽




在虎哥口語營里的獨立口語段子基本可以解決所有所有的口語題目,尤其是自己可以有10%的轉化能力的情況,段子簡直太好用了。
我在考試時遇到的題就是我之前過真題時遇到的題,當時直接用了relax &?make friends的段子,非常流暢,也給我之后的題很多信心。
我在背虎哥段子的時候也會像跟讀訓練一樣去盡量模仿語音語調(diào)(因為我是國內(nèi)本碩,可以說是一口老Chinglish了,非常需要糾正),有意識把元音發(fā)得更飽滿、連讀更流暢、語調(diào)像波浪一樣起伏。
虎哥對于流暢度的強調(diào)讓我重新對評分機制有了新的。
之前覺得一定要把獨立口語說得像作文一樣精彩,現(xiàn)在覺得獨立口語就是一個很自由的題,比如我之前練一個“普通人是不是可以當政府領導人”的題,我就會說完全可以,只要他有足夠熟悉業(yè)務且接受過相關訓練,然后話鋒轉到如何練習和上相關課程(也就是段子里的內(nèi)容)。
所以其實段子靈活應用性非常高,不止局限于看起來直接相關的話題。
在日常練習時我也是跟隨虎哥的練習計劃來進行的,在8月中加入了口語營,在群里不光聽自己的語音和點評,有時候也會聽聽其它同學的語音和點評,見賢思齊焉。

▲交流答題思路

▲分享家考經(jīng)驗

我是在后期第三、第四次點評時暴露出來很多問題,幸好后面還有一些時間讓我自己去注意和糾正了。
以下三個問題是我在練習口語路上一直有點苦惱的問題,自己也想了一些辦法去解決:
①一開始每個答案都會一直說一直說,可能練習到最后都要說兩三次才能達到自己最滿意的程度
當時特別擔心考試時候一次不能說成功,也就這個問題咨詢了賀亮老師,老師說平常練習還是要盡力說到最好,在練習過程中水平自然會有提升。
結果考試時候還是說得比較流暢、比較完整,自己也沒有意想到,感覺就是嘴巴和腦子在自動配合工作了。
可能也是平常練習起到了一定作用,在練習時候一定要經(jīng)過多次練習說到最好。
②我的連讀和連貫性比較差,盡管我好像沒有特別卡頓,但是我習慣拖音、或者是一個個單詞蹦著說話,說長句、完整句的能力比較差
于是后來我也會把我認為有意思的綜合口語T3、T4采用跟讀訓練的方式來跟讀練習幾次,說的時候改變了語氣,不再是特別急匆匆地像豌豆射手噴單詞一樣的形式來說口語,而是象自己在講故事,用相對舒緩流暢的語氣把句子說出來。
③我對于筆記應該記什么、不該記什么都不太了解,記了特別特別多細枝末節(jié)的句子,而自己在一定時間內(nèi)能說的長度又很有限,導致說的時候很手忙腳亂根本說不完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
雖然每次重新練的時候也會重新再記一次筆記,也有比對虎哥的筆記,但似乎一直沒有找到法門和規(guī)律。
后來又回去看了一些OG的口語范文,發(fā)現(xiàn)它們在內(nèi)容呈現(xiàn)上屬于只把骨骼剝離出來,太多的細節(jié)就會被省略。
再回去比對虎哥的口語筆記示范,清晰了很多。
比如三四句話都在說一個意思,那就只需要記一處的關鍵詞即可;
例子可以使用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方式展開說,注重一些“after xx/however/later”之類的表示重要階段的詞。
這種對于結構的在意其實也是貫穿了托福閱讀、聽力、口語多個部分的重要思路。
我前期因為沒有理解到位筆記到底應該記什么,每一題都要練很多次以后才能慢慢找到一分鐘內(nèi)自己能說完的內(nèi)容;
后來的練習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自己應該說什么,就更著重于如何把自己的流暢度提升了。
其實我以前也經(jīng)歷過長期練習但是沒有效果。
比如我從大二上學期到研一上學期四年間陸陸續(xù)續(xù)考了四次雅思,每次寫作都是6分。
感覺自己也練了很多篇,也嘗試去積累好詞好句等,結果依然沒有任何改變。
后來我發(fā)現(xiàn)那句話是對的,就是無法使用行動上的勤奮去掩蓋戰(zhàn)略上的懶惰。
如果練習時不能針對自己的真正薄弱之處去提升,那再多的練習也還是會原地踏步。
我在自己不滿意的語音過后,都會結合老師的點評思考到底是什么深層原因導致我無法說流暢?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說完?我給我自己找到主要原因是說話喜歡蹦詞且連讀和語調(diào)差,以及筆記做的沒有體系。
我覺得自己的連詞組句能力還可以,而且我知道自己喜歡用那些句式去描述詞語,所以做筆記和45秒準備時間會按自己習慣調(diào)整一下。
所以我最應該練習的就是筆記組織、以及如何流暢且保持一定速度地把句子說出來,那我只要找相應的方式去訓練這些就可以了。
所以最關鍵的其實是找準自己的真正薄弱之處,然后使用刻意的練習逼迫自己改變原來的習慣,離開舒適區(qū)。

聽力閱讀我沒有太多的建議。
感覺重點在于聽層次、結構,這樣即使可能一些細節(jié)聽得不是特別清楚,也可以就它出現(xiàn)在此的用意推斷答案。
作文我是重新回去了解了一下議論文的寫法,特別是邏輯,在B站也看了一些視頻,才有了醍醐灌頂?shù)母杏X。
以前以為自己低分是用詞問題,現(xiàn)在覺得是邏輯完全缺環(huán)、不通暢的問題。
以前寫作習慣了高考、四六級那種假大空的寫法,或者直接把一些細節(jié)當作主體段的主題句,導致后面無法展開只能車轱轆話來回說。
不知道有沒有同學打過中文辯論?
其實托福寫作的主體思路我感覺和寫辯論的立論稿或是駁論稿非常像,當然例子也要進行詳細地展開,要像跟小朋友講道理那樣把例子的利弊因果全部說清楚。
這樣的話,也可以有非常多的話可說,字數(shù)也可以輕輕松松達到比較多。
特別喜歡邀請進群時候說的“havefun working together”,我在群里有時候也會搶答一下別的同學問老師的題,感覺有一個社群是非常激勵我一直努力學下去的。

▲分享答題方法
之前學英語覺得特別痛苦,后來在慢慢打卡中,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很驚喜。
學英語本質(zhì)應該是一個have fun的過程,只是我之前過于執(zhí)念而且沒有找到方法。在口語營跟讀之后注意糾正了自己語音語調(diào),走在路上都在很開心地唱英文歌。
最喜歡的段子也是有關于work ethic的: it is always hard work supporting natural talents that guarantees life-long success.

最后,關于HUGE:
我們是一群語培行業(yè)的深耕者。這里有你需要的托福資料,備考資訊,免費講座,專業(yè)課堂,做國內(nèi)最專業(yè)的托福備考平臺。
網(wǎng)站:http://hugejiaoyu.com
公眾號:HUGE教育工作室
公眾號日更應考干貨,歡迎大家關注,閱讀與分享。
b站賬號還會不時更新tpo和真題視頻講解哦~


作者:口語營D同學
編輯 & 排版:亮亮 小蔡
首發(fā):HUGE教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