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認知能力的頂級“內(nèi)功心法”,毛澤東的實踐論與矛盾論
提高認知能力的頂級“內(nèi)功心法”,毛澤東的實踐論與矛盾論
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主動了解馬克思主義,感覺自己被實踐論迷住了。
再深入了解一下還發(fā)現(xiàn)了矛盾論,以為實踐論和矛盾論篇幅會很長,實際上才幾千字,來感受一下矛盾論和實踐論的魅力吧。

這是教人變聰明的書,可謂是修煉上乘“內(nèi)功”的頂級心法,教會你如何看待問題,準確抓到根源。
有時在生活中會有種種疑惑,比如會想,我的一些想法對不對?我的做法對不對?
怎么樣的想法才是對的?怎么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
怎么樣才能克服自己潛意識的逃避,讓自己理性思考,提高邏輯分析能力?
怎么樣才能把小事做好,避免間歇性努力,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怎么樣才能不懶惰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本書給予了我一些答案。
首先,我們看問題和事情,會通過感官獲取一些信息,但是很多時候獲取的信息是零散的、不全面的和表面的,于是(感性的)我們就得到結論或者措施。
往往這個時候得到的是一些感性認知,于是通過分析概括或者總結類似的事件的信息,你的認知會深入,得到理性認知,往往很多理性的人會走到這一步。
但是要證明自己的想法對不對,要經(jīng)過實踐的檢驗,實踐得到的結果是不是你預期的結果。
通過實踐證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確,然后進行調(diào)整和修改。也就是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
但是反思自己,往往是一鼓作氣鼓起勁來充滿干勁就去做,很多以前相同的經(jīng)歷要么缺少反思總結要么是忘了。
所以多次踏進同一個坑,但是自身潛在的懶惰逃避會讓自己堅持了三兩天,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自己并沒有持續(xù)性把一件事情做好。
反思自己缺少記錄認知和實踐,然后針對性檢驗調(diào)整認知繼續(xù)實踐的過程,《實踐論》走的是一條持續(xù)的路,而自己卻是斷斷續(xù)續(xù)類似打轉(zhuǎn)的路。
因此我需要記錄認知和實踐再認知再實踐的過程,把握調(diào)整了什么因素結果怎么樣哪些想法要轉(zhuǎn)變。
用實踐來調(diào)整認知,實踐也是認知的目的和歸宿。
然后對于潛意識的懶惰和間歇性的勤快而言,意識到它們是一種對立統(tǒng)一的存在。
我無法否認自己有勤快的經(jīng)歷,我也無法否認自己很多時候會懶惰。
沒有勤快哪來懶惰,沒有懶惰怎么有勤快這個詞呢。
我需要認識到自己的勤快和懶惰很正常,它們就是一對矛盾。
有的時候懶惰占上風,有的時候勤快占上風。
認識到這一點,對于自己的懶惰和勤快就沒有那么斤斤計較了,也就是平常心來看待。
有的時候我學習工作的時候想玩,看劇的時候又覺得愧疚,這說明我的內(nèi)心在斗爭啊。
小時似是而非的聽著毛主席的才智與偉大,直至今日,仔細親臨毛主席的《實踐論》與《矛盾論》才深刻明白,長輩口中:“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笔呛蔚瓤少F。
你會發(fā)現(xiàn)偉人之所以偉大,總能在紛繁復雜的事情中理出規(guī)律,并以此推斷出事情將來的演變,謂之預測或者洞察先機。
僅年過半百的毛主席,所呈現(xiàn)的深刻見地,超前思想,使一代代后人閱而誠服。
實踐論與矛盾論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書中令我深刻的是,這種理論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先認識在實踐,實踐完成之后再重新認識。
認識是實踐的前提,實踐是認識的發(fā)展。
讀完這本書讓我覺得,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了解更深一層。
對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認識又全面了一些。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真理。所以我們對于認識不能盲從,要對事物形成自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