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上,我們居然被英國人嘲諷?!
說起飲食文化,我們中國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說起對于吃的追求,我們一向十分驕傲,看到吃個煎餅馃子都大驚小怪的老外們,我們從來都是不屑一顧、實力嘲諷。

但是,我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料到,有一天我們會在這方面被自己人打臉。
在一家外國餐廳前,一大群中國人一窩蜂的涌進了一家餐廳,在里面享受著期待已久的“美食”。

想知道這家飯店在哪?是在著名的黑暗料理國度,英國。想問他們吃的是什么?是著名英國爛大街美食,炸魚薯條?。?!

對于這道食物,去過英國的小伙伴們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這是眾多腐國料理里面,為數(shù)不多可以讓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食物(畢竟油炸),大家小巷隨處可見,幾乎可以說是英國的國菜了...

與魚香肉絲、夫妻肺片不同的是,這道菜做到了真正的表里如一,真的就是炸魚和薯條。
原料更是簡單,就是鱈魚和馬鈴薯,把魚肉裹上面糊,下鍋炸至金黃酥脆控油撈出,老人小孩都愛吃,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但就是這么一道普通到不能再普通,連英國本地人都不經(jīng)常吃的油炸食品,對于不少國人來說卻成了新鮮玩意...
這家位于約克的小店,每周都會有至少100名中國游客前來光顧,一般都是跟團游的大爺大媽居多。而他們到這來,點的菜大多都是炸魚薯條。(也確實沒別的什么可吃的)

不過,每周依然會有源源不斷地中國游客停留至此,品嘗經(jīng)典“美味”。
其實要說炸魚,國內(nèi)的做法也不少,炸魚段、炸魚餅,什么魚都可以過油煎。薯條更是隨處可見,不管怎么想這道菜對于大部分國人來說,都不是什么新鮮玩意…

但是什么都架不住名人效應,由于確實沒幾樣拿得出手的英國名菜,因此各國政要來英國訪問的時候,經(jīng)常會帶他們?nèi)コ哉~薯條…

竟然是領導人嘗過的知名菜肴,那么去英國旅游就也一定要嘗試一下,享受一下外賓級別的美食。
而這家位于約克的小店,正是名人效應的受益者之一。約克是英國知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每周都會有許多往返的中國游客經(jīng)過這里。

這家店的老板因此從中看到了商機,和中國的旅行社取得了聯(lián)系,讓他們帶游客來他們的餐廳吃飯。
游客們一聽,炸魚薯條是英國的“國菜”,而且還是接待各國領導人的時候提供的食物,大多數(shù)肯定都不會拒絕,想要嘗試一下。

如今,每周都會固定有一大批中國的游客來到這家不起眼、沒什么名氣的小店,享用他們家的炸魚薯條,為小店提供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就這樣,一家普普通通的炸魚薯條店,就被一群人捧火了,甚至還驚動了BBC。

這個感覺是不是似曾相識?此時的英國民眾,看到這篇報道的心情,可能就像我們看到老外排隊買煎餅果子的報道是一樣的…
最神奇的是,這家店鋪的老板表示,光顧這里的中國游客都非常喜歡吃炸魚薯條…

記者也采訪了一名在店內(nèi)進食的中國阿姨,詢問她對這家店的炸魚薯條滿不滿意,如果十分滿分的話,她會打幾分…
阿姨對著鏡頭豎起了大拇指,表示自己要打滿分十分。

???
阿姨,這個劇本不對啊。各位大媽們在這種情況的標準回答不應該是:
“這點薯條就要好幾十?10塊錢能買一大堆土豆了!”
“這魚就炸了一下,有啥可吃的,想吃回家吃去,我也會做!”
可能這位阿姨發(fā)揚了一下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鏡頭前面客氣了一下…

此外,這家店還根據(jù)中國游客們的需求,做出了各種改變。其中最大的一樣,就是自從中國游客變得越來越多后,店里面時時刻刻都要準備一樣東西,熱水…
在英國,很少會有應該人直接在餐廳里面要熱水,熱飲一般就是茶和咖啡。但是我們向來有多喝熱水的好習慣,即便是要泡茶葉,大爺大媽們泡的也是自帶散茶葉,喝不慣茶包…

用餐過后,游客們還會在店門口合照留念,儼然有一種網(wǎng)紅餐廳的感覺…

不得不得佩服這家店主的營銷頭腦,她意識到中國游客有著巨大的市場,為了更好地吸引他們,這家小店甚至注冊了微博和微信…
就連店內(nèi)的菜單,都直接翻譯成了普通話和粵語兩個版本,方便中國游客的點單…

就這樣,一家炸魚薯條店中國人生意火爆,最后還推出了中文菜單的新聞,就這么出現(xiàn)在了英國的各個媒體上…


好吧,雖然對于這個結(jié)果我們比較喜聞樂見,但還是希望英國民眾不要因此就得出了,中國人喜歡吃炸魚薯條的結(jié)論…

也許會有英國人感到疑惑,不喜歡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來這里?不喜歡為什么還要把食物全吃光?不喜歡為什么要給食物打十分?
只能說,想要讀懂中國的大爺大媽,你們還是太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