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質切除術實驗,這是諾貝爾生理獎最糟糕的頒獎
白質切除術實驗,這是諾貝爾生理獎最糟糕的頒獎,因為舍本琢磨,現(xiàn)在該切除術基本不輕易用了。不過也得辯證看問題,正是通過白質切除術實驗人類對大腦有了進一步了解。不過這個代價,有點大。
白質切除術實驗
20世紀最前衛(wèi)的心理治療
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由于發(fā)現(xiàn)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對某些心理疾病的治療效果,被授予194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人腦似乎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之處,甚至不久之前對于外科醫(yī)生來說也是一個不可輕易動彈的部位。
葡萄牙醫(yī)生莫尼斯第一次對人類進行了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患者是一名有嚴重抑郁和焦慮傾向的老太太。術后患者情況良好。

莫尼斯由此開始大量做此類手術,甚至不管診斷的結果如何,只要有病人就動刀,這種做法使他備受抨擊,許多人認為這其實等于把病人看作是小白鼠。后來很多病人術后情況惡化,其醫(yī)療倫理更是備受詬病。盡管如此,莫里斯對于腦外科手術的發(fā)展仍然是貢獻卓著。
白質切除術(Lobotomy),這是一種神經(jīng)外科手術,包括切除前額葉皮質的連接組織。毫無疑問,這種外科手術在當時曾被認為是一種劃時代的醫(yī)療技術,其主要應用于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的美國和歐洲,旨在治療各種心理疾病。雖然該技術曾經(jīng)獲得194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但現(xiàn)今已被認為嚴重違反人權而廢棄。

莫尼斯發(fā)現(xiàn),通過切除大腦前額葉的白質,可減少大腦皮質對下部區(qū)域的管轄,從而改善某些心理疾病的癥狀,如精神分裂癥、躁郁癥等。他認為,這種手術可以使患者情感平靜下來,減輕痛苦和焦慮,并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環(huán)境。
然而,在實踐中,這種手術卻帶來了嚴重的后果。手術后,患者常常失去個性和情感表達能力,變得冷漠、消極、缺乏創(chuàng)造力。一些病人甚至出現(xiàn)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嚴重后遺癥。此外,由于手術技術不成熟和操作不當,手術死亡率也居高不下。盡管如此,20世紀前中期,前額白質切除術仍然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治療心理疾病的方法。
在今天,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更多關于人類大腦和精神疾病的知識,這種手術方法已經(jīng)被新的藥物和心理療法取代。雖然前額白質切除術在早期曾經(jīng)被認為是一種劃時代的醫(yī)學技術,但它對人類健康和福利造成的不可估量的危害,也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警醒。


摘自獨立學者,作家,藝術家靈遁者書籍《探索生命》。
《探索生命》為靈遁者科普四部曲之一,其他三本為《變化》,《見微知著》,《重構世界》。為靈遁者必讀書籍。
白質切除術實驗,這是諾貝爾生理獎最糟糕的頒獎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