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孩子中領悟

? ? ? 最近同事們經(jīng)常在辦公室聊孩子高考的話題。
? ? ? 同事高姐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每天不辭勞苦的帶著孩子,奔走在去往各個補課班的路上,并且禁止孩子參加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活動。
真所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書,三載春秋苦作舟,只為金榜題名時。
誰知事與愿違,高考成績不太理想,離一本線差了幾分。于是高姐像是魔怔了一般,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一句話,“怎么就不能努努力多考幾分?”弄得孩子精神緊張,她自己也郁郁寡歡。
大家都勸高姐說,其實孩子已經(jīng)很努力了。
可是,高姐怎么都不能釋懷,因為她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太多,期望值太高,所以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結(jié)果,母女兩個像是有隔閡一樣,都悶悶不樂,不交流了。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這種經(jīng)歷,雖然付出努力,但是仍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
于是就會怨天怨地,埋怨老天不公平,任由煩惱痛苦吞噬著我們的心,而不得片刻安寧。
以前,我和兒子之間也有類似這種情況。在兒子小的時候,我也和所有的家長一樣望子成龍,希望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
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把各種各樣的輔導書買來,送他去各種補習班,命令他要完成各項作業(yè)。
對于我強加的種種任務,兒子好像是默默接受了。
但是,直到有一天,在我送他去補習班之后,他自己又偷偷的溜走了。被我發(fā)現(xiàn)之后狠狠的訓斥了一頓,但他卻說,“我不想上補習班!”
看著他堅定的眼神,我既傷心又委屈。傷心的是,兒子已經(jīng)不再把我當成依靠,甚至想逃離我的安排;委屈的是,我是真的真的非常愛他,希望他學有所成。
那之后,我們之間好像不再親密了。
對我的安排,他總是比較反感,而且基本上不太和我說話了,好像我們是陌路人。
那段時間,我情緒極度低落,想想兒子以前對我的依靠感,依賴感,眼淚不由自主的掉了下來。難道這就是別人說的代溝?不可逾越嗎?真的很想回到從前,成為可以讓兒子信賴的母親。
終于有一天,因緣成熟,我聽聞了南無始祖報身佛說法法音,皈依了三寶,知道了六道輪回、知道了因果。明白了,由于前世的種種因緣,我們今生才能成為母子。
我應該珍惜這個緣,愛他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他。孩子一天天長大,漸漸地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不能再繼續(xù)以命令的口吻去和他交流。首先要尊重他,產(chǎn)生不同意見要擺事實、講道理,協(xié)商解決。
剛開始,我還不太能轉(zhuǎn)變角色,因為做大家長習慣了,一直都是命令兒子做這個做那個,突然要自降身份,和他平等,用協(xié)商的語氣,感覺有失家長的身份。
可是想到眾生在輪回中互為父母、兄弟、姐妹,我們要學習佛陀,做眾生的服務員,我這家長的身份又算什么呢?于是打定主意,要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可巧一天上午,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老師的電話,說孩子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讓我去領孩子回家。
我的火噌的一下就冒上來了,真是恨鐵不成鋼,急匆匆往學校趕。剎那間,我想到今生所受的無論好事壞事,都是因果業(yè)報所顯,千萬不能起嗔恨心,要坦然接受。
于是到學校和老師交流之后,我很平靜地把兒子帶回家。
這次我沒有像以往那樣,暴風驟雨般地數(shù)落兒子,只是很平靜的詢問了事件的起因:竟然是因為兒子和同學在課間下棋,被另外一個他不喜歡的同學攪亂,而發(fā)生口角,繼而動手。
知道了事件原因,我只是告訴兒子:“因果不昧,你現(xiàn)在所受的不愉快,都是以前你帶給別人的,所謂種惡因得惡果,你又何必討厭人家呢?現(xiàn)在你因為討厭人家而打架,又種了一個惡因,所以被學校處罰,又得了一個惡果,不劃算喔!”
那次事件之后,我感覺兒子對我的態(tài)度有所改變,漸漸地愿意和我聊聊學校的生活,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快樂,也會讓我分擔他的煩惱。
我們之間那條不可逾越的代溝就這樣消失了,又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了!
真誠的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少一些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些訓斥,多幾分關愛,共同創(chuàng)造幸福美滿佛化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