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孽——最豐滿抓人的宮斗劇


在層出不窮的宮斗劇中,《金枝欲孽》我認為最經(jīng)典。古裝劇最愁的是劇集之拖沓,動輒五十集起,讓人有些抓狂…
而金枝欲孽不同,小時候反復看,以為很長,實則只有30集,情節(jié)緊湊,信息量大,再度重溫也沒舍得快進。
而《金枝欲孽》的時間跨度一年都不到,臨近結局,爾淳說冬天好長,侍女說貴人是南方人,春天才來宮里,尚未經(jīng)歷過京城的冬天。

而短短時間內,這些宮中人的命運幾經(jīng)沉浮,唏噓不已。
如今宮斗劇多以主角命名,是“大女主戲,”描述她如何從底層爬到一人之下,瑪麗蘇情節(jié)和主角光環(huán)不會少,觀眾都知道“她”能笑到最后。
而《金枝欲孽》里采用了四位女性的“群像劇”,在不同時段占據(jù)戲份各不相同,命運相互交織,沒有主角光環(huán),不看到最后真不知道誰贏誰輸。
四位女主的角色形象也很豐富。
爾淳,一生都是一枚棋子。

從小被訓練宮中各種禮數(shù),義父徐公公將她送入宮中,只為有朝一日她攀上鳳頭以保全自己的地位。
所以爾淳一開始的目的就很明確,就是往上爬。
深謀遠算的她將心計深埋,表面溫文爾雅,行事卻絕不含糊。
玉瑩,美而“愚蠢”。
飾演玉瑩的黎姿真美,一舉一動都是味道,眼波流轉,眉目生情,擔得起“國色天香”這個設定。
然而在后宮太美麗并不是件好事,為了保全自己她裝傻充愣,騙取人心。
直到看見這個眼神,才知道她可不是什么好惹的小甜甜,外表天真無害,手段卻可謂毒辣。
安茜,唯一一個看起來像“好人”的人。
作為宮中左右逢源的宮女,協(xié)助玉瑩與爾淳斗爭,盡心盡力,不求回報。
一開始還覺得這個角色作為一個宮女來說顏值高的有些可惜了,沒想到后期她竟與玉瑩反目加入了這場宮斗中。
正如玉瑩所說,安茜曾是她唯一信任的人,然而宮中有誰能夠相信呢?
如妃,宮斗了一輩子。
開場就是她賜死妃子,面對“鬼魂”也能破口大罵,可謂囂張跋扈,皇后在她面前都得吃癟。
然而歲月不饒人又遭陷害,逐漸失去地位。
雖然四大女主的命運變動如此之大,但《金枝欲孽》最為可貴的是中從沒有“黑化”“粉切黑”“洗白”之說,每個人的角色都很豐滿。
可以說每個人都處于道德的灰色地帶,所以這些宮斗不過是“人心”的利益驅使。
而人心之難測,令我們更難猜到劇情的變化,同時各種三角關系也牽動著更加復雜的劇情。
爾淳愛慕溫柔體貼的太醫(yī)孫白楊,孫白楊卻只對那個嬌俏蠻橫的玉瑩動心。
至于皇上?劇中只有寵幸妃嬪時才會出現(xiàn),是一個配角。正因人心的復雜,劇中的計謀也充滿著不確定性,令人緊張。比如安茜和玉瑩合謀污蔑爾淳紅杏出墻,將她鏟除。
玉瑩表面和安茜合作,內心卻想首要對付安茜,安茜沒法料到自己的背叛對玉瑩來說是多大的傷害。
玉瑩將無關人士孫白楊卷入,想讓安茜挺身去救他,賭的是安茜的良心。
安茜本想為了救孫白楊,爾淳會主動自首,賭的是爾淳對孫白楊的真心。
可到頭來,孫白楊為了玉瑩,心甘情愿服下她的毒,令玉瑩大受震撼,安茜和爾淳決意按兵不動,等待玉瑩認罪,賭的是她的動心。

本該坐收漁翁之利的玉瑩,反倒陷入了自己布下的局。
在這場計謀中,孫白楊對玉瑩的真情擾動了一切,自愿服毒這場戲也相當經(jīng)典,令人感動。
這也是《金枝欲孽》中描繪的相當豐滿的“情”,而這也是人心被困的原因所在。
如妃愛上侍衛(wèi)孔武,我們才得以知道她原來只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少女,為了生存才不得武裝自己。
同時為了孔武,不僅出手幫助安茜,更奉獻自己成全他們,如妃這個角色在后期的豐滿,令很多觀眾深受感動。
當然,不止于愛情。
爾淳將義父視做至親,為了報答他而不惜害人也要出頭。
庶出的玉瑩為了母親在家中不被欺壓,拼了命想獲得皇上的垂青,玉瑩對母親的孝心也感動了孫白楊。
安茜尚余半年即可出宮與心上人生活,但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的奶奶被皇后所害,為了報仇她選擇進入這場游戲。
這樣感人至深的親情讓人動容,人物的行動更加有邏輯。
與其說《金枝欲孽》是一部宮斗劇,不如說它是一部描寫人性的劇,這也是十幾年過去,人們仍推崇《金枝欲孽》的原因。
畢竟在后宮這個人命不如烏鴉,徘徊著諸多孤魂野鬼的地方,可不是一個憑著“所有男人都愛我”就可以輕易取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