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雖然少賣了40萬輛車 但是我們馬上有OTA了
繼昨日媒體溝通會之后《大眾年度總結(jié):在華交付純電車9.3萬輛 堅定轉(zhuǎn)型NEW AUTO目標》(點擊閱讀),大眾第二天再召開年度新聞發(fā)布會,透露了接下來品牌計劃的更多細節(jié),大眾CEO馮思翰也接受了媒體訪談。

首先我們來看一些關(guān)鍵信息,關(guān)于大眾接下來的計劃:
(1)上周,ID.5在漢堡迎來全球首秀,大眾期望新車型年銷能夠達到12萬輛;

(2)幾周后,大眾首款純電SUV轎跑車型ID.5將上市,它將是大眾首款支持雙向充電的車型;
(3)今年4月,大眾ID.家族的下一款新車ID.Aero將在北京亮相,這款概念車的續(xù)航里程可達700公里,預計2023年下半年在中國市場交付;
(4)2025年,大眾將推出ID.Life的量產(chǎn)版本,定位將是一款基于MEB平臺打造的純電小型車;

(5)2026年,大眾旗艦車型Trinity將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率先工廠下線,將投資28億歐元用于Trinity生產(chǎn)基地及Sandkamp研發(fā)中心建設(shè);
(6)到2026年,大眾將每年推出至少一款新純電車.
(7)2030年,大眾純電車型在歐洲市場占比超過70%,在北美和中國市場將超過50%。
(8)基于 ACCELERATE 戰(zhàn)略,大眾將加快從汽車制造商向軟件驅(qū)動型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轉(zhuǎn)型。
為了配合這些目標,大眾位于沃爾夫斯堡的主工廠將進行史上最大轉(zhuǎn)型,迎接SSP平臺(純電可擴展系統(tǒng)平臺),從而將整車項目周期從54個月縮短至40個月,每輛車的生產(chǎn)時間縮短為10小時。
2021年大眾全球銷量創(chuàng)10年來新低,僅為890萬輛(2020年為930.5萬輛),針對這個問題,大眾CEO馮思翰也給出了解釋:大眾面臨的問題不是需求,而是供給。很多時候,大眾不得不面臨因芯片短缺和疫情導致的停工停產(chǎn),對ID.家族車型產(chǎn)生很大影響。

同時,馮思翰還預測,芯片問題可能將在2022年年末得到緩解,但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波動可能會持續(xù)到2026年,今年多數(shù)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上漲,包括鎳、鈀等汽車關(guān)鍵原材料價格上漲。
對于2022年的展望,馮思翰表示樂觀,希望今年ID.車型銷量能夠同比增長一倍,品牌交付量恢復到2020年水平(缺芯危機發(fā)生前)。
對了,大眾今年還將在全球范圍內(nèi)逐步推出新增外星科技——OTA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