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現實,再多的粉絲量也無法長期盈利……
寫于2022年11月8號深圳,作者丁雪老師。 從某種程度上,的確是如此之。 我又回來了,今天談一下現在(就今天2022年)才會遇到的創(chuàng)作難題。 其實也算不上是創(chuàng)作難題,最多是一個關于創(chuàng)作者的難題罷了。 很多創(chuàng)作者的視頻賬號都停更了。 有的幾十萬粉絲,有的一兩百萬粉絲,也包括以前我們做過的三四百萬粉絲,那種視頻賬號也能賣就甩了,不能找到接盤的,慢慢的消聲滅跡了。 很多人只看到那一面光鮮亮麗的樣子……再差勁兒,有的創(chuàng)作者只是拍一拍Vlog視頻,然后全網不過二三十萬粉絲,有的平臺少得可憐就幾千粉絲,但因為是全網分發(fā)的運營策略,攏共大小十幾個內外平臺;再加上,搞了幾年以后,一個主頁就有幾千個視頻,有時補貼掙不到,還一天水上好幾個視頻——接著,有的平臺播放量過億了,不是一個視頻上千萬過億的數據,而是所有的——幾千個視頻內容終于過億了,你猜他們掙了多少錢,如果只是算一算平臺補貼加廣告分成,撐死了也就30-50萬的區(qū)間,有的平臺以前一天能掙幾百塊,但現在收益砍掉以后,再加上內容市場的競爭激烈,很多創(chuàng)作者的收入驟減60-80%,不少創(chuàng)作者的收入比以前減少了三分之二…… 對的,以前拍一拍日常生活的視頻,也能掙幾百塊,運氣好的話,有一些粉絲體量的話。 現在倒好了,只能掙幾十塊錢,很多新手過來更夸張了,就掙到了幾塊錢而已。 這當然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相當糟糕透了的開端了。 互聯網的財富神話被一些老實人拆穿了。 而流量密碼有時也變成了純粹的網絡暴力而已。 以前的我們可能會被觀眾所誤解,有時也是罪有應得,可是罵歸罵,該有的經濟回報還是少不了。 眼下便不同了,觀眾罵得更兇,例如在b站,很多小事情都有可能會被放大,看起來不像黑歷史的東西,無足輕重的玩意兒,也有可能突然間被輿論導向沖垮了。 那么,又掙不到錢,有時又被觀眾嫌棄,有時看起來能掙到一點點還要與平臺方五五開、四六三七二八一九開,這誰頂得住呀!? 對于很多創(chuàng)作者來說,視頻制作只是一個副業(yè)而已,尤其是新手們,就算是老江湖了,在無法維持團隊支出及個人生活保障之時,也算是副業(yè),甚至這種創(chuàng)業(yè)是要人老命的,也實在是不建議大家貿然行事的。 今天暫且不談什么內容電商的話題,因為對于很多想拍自己的東西的創(chuàng)作者而言之,那種流量變現的手法兒過于陌生化了,像是天差地別的兩個世界一般。 可是,他們卻永遠活在某種意義上的乙方的職業(yè)背景之下。 對于平臺方來說,沒補貼和廣告分成、獎金機制等,他們委實是一分錢都拿不到手的。 對于商務活動,更直接來說,就是廣告商單,那客戶公司的態(tài)度與要求,更是傳統意義上的甲方姿態(tài)了。 大家都沒有發(fā)現另一個事實是——創(chuàng)作者是沒有五險一金的自由職業(yè)者,也不屬于任何公司或網絡平臺,無論出了什么樣子的事情,包括所謂之公關危機,哪怕是突然間要全網封殺,或某一個平臺方故意的針對你們,封號與封直播間等,都是看起來合理合法的事情。 那么,這又和我只有使用權而沒有真正的所有權有區(qū)別嗎? 對,一個游戲賬號是游戲公司的,只是它們借給我們用了,然后我們在里頭成千上萬的氪金,最后賬號還是它們的,就算仍然只是一大串數據罷了。 那么,一個創(chuàng)作者的視頻賬號也不過是一大堆的后臺數據罷了。 ——能不能清醒一點。 去掙錢! 別在意那些后臺數據。 反正賬號是它們的,要封殺我,要摘掉我,甚至把我們賬戶里的錢全部凍結掉,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了。 那么,就應該是先掙錢。 而不是總給那些資本家賣命。 這個視頻做出來以后,代表的是我們的東西,不是只給平臺上熱門的內容,不是什么只能慰藉觀眾的心靈雞湯,要改變思路,將技能強化在自己的身上,拍更好的片子,掙更多的人民幣,以后有機會再掙一把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