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首循環(huán)》多重反轉(zhuǎn)的推理神作
我想我很久沒有因為一部番劇而如此震撼了。
不管別人怎么說,這部作品對我來說,就是毫無爭議的神作。
在第八集之前,我對這部作品的評價是優(yōu)秀,看完了第八集,我被徹底的折服了。
作為一個推理迷加物語廚加西尾維新廚和新房廚,這部作品的每個要素都完全落在我的好球區(qū)以內(nèi)。
不得不說,西尾維新確實適合去寫偵探小說,整個戲言系列先不提,《斬首循環(huán)》也是得了推理的梅獎的,這在推理屆也算是很高的成就了(當然了,對推理迷來說,平心而論,梅獎作品一般是debuff,因為梅獎作品很多是超出常理的怪,超出了一般人的接受程度)而西尾老賊的物語系列,從垃圾君上大學之后,最近也開始變成純推理作品了。近年播出的美少年偵探團雖然推理味道沒那么足,但是也足夠作為一個精彩的推理作品了。
《物語系列》《斬首循環(huán)》《美少年偵探團》無論如何我都想把這三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因為它們都是西尾維新原著,新房昭之導演的作品。作品的內(nèi)容和風格也是極為相似,都是充滿了西尾式的絮絮叨叨,一集里說話半集,看起來都是沒有用的對話但是對話本身很有趣,而且其實沒有半句廢話,都是后日談的長度差不多可以和正篇媲美,而且總喜歡在后日談里出場新人物,進行全篇總結(jié)升華一下主題甚至對前面的反轉(zhuǎn),而動畫的風格也確實都是天馬行空的新房風格,充滿了想象力和不可思議,將各種奇妙的東西具現(xiàn)化。
當然嚴格來說,動畫風格更加相像的還是斬首循環(huán)(戲言)和物語系列,比如男主,都是性格非常麻煩,都是非常扭曲,都是有異于常人的特點,都是非常妄自菲薄,又都是可以為了別人去獻身這點,再加上男主“阿依”的眼角和側(cè)臉確實很像垃圾君,而且也有呆毛,這就讓我在看的時候時不時幻視一下物語系列。
對于我這種老物語廚,物語吹,阿良良木歷單推加新房腦殘粉來說,能看到這樣一部這樣對胃口的作品實屬不易,西尾的作品的一大特點是喜歡絮叨一些聽起來沒用的東西,而大量的對話和心理描寫甚至可以占據(jù)整部作品的一半篇幅,但是我就是喜歡西尾作品里的嘮叨,不僅因為聽到聲優(yōu)念出這些臺詞配合新房特意搭配的背景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更是因為這些話其實幾乎沒有廢話,對于整個作品,人物的構(gòu)造,過去的揭示,謎底的提示,要表達的主題都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沒有一句話是白費的,所有的“廢話”都會在謎底給出對應(yīng)的答案,這才是西尾作品的最大魅力之一。
看戲言,就像在看物語一樣,你可以把全身心投入進去,開動你的全部腦筋,盡情的去思考去感受去體會作品,去讓自己的每個細胞興奮起來,徹底的沉浸其中,感受它的無窮魅力。
不考慮西尾作品里一如既往的奇幻世界觀,單純的來看案件本身,也就是推理部分,那這部作品也是非常優(yōu)秀的,確實優(yōu)秀的過頭了。
身為一個半吊子推理迷,日式推理的套路我不敢說百分百知道。起碼80%的套路我是摸清楚了,而推理作品里的具體橋段,可疑的點,接下來的發(fā)展甚至犯人和犯案手法,我每次都能猜出來一些。我常常覺得,看一部新的推理作品,就是作品或者作者對自己的一次挑戰(zhàn),比一比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多少真相呢?還是敗給了我故意設(shè)下的陷阱呢?
然后在這部作品里我慘敗而歸,其實猜犯人這步并不困難,前面的劇情設(shè)計的都太過刻意和套路,無論是表面上最有嫌疑的人被關(guān)進密室然后殺害,還是太過正好的不在場證明,還是地震時打那個電話的暗示。亦或者無頭尸體的必要性,猜出換身份和深夜先生可疑這兩點都不難,我唯一沒搞清楚的就是破解密室的辦法。
破解密室的辦法是利用僵硬的尸體當踏臺,這點確實驚艷到了我,雖然可能是找借口,但是從圖示來看,即使站在凳子和尸體上也是夠不到窗戶的,我才完全沒考慮那方面。結(jié)果誰想到真相是對方的體能那么好,還是用了兩個踏板的三段跳。
其實如果就到這里為止,那么這個密室的思路雖然驚艷,但是作為推理作品來說也只是及格水平,因為犯案手法太低級了,尸體的冒充警察一查馬上就清楚了,甚至如果有對比都可以看的出來。拿鞋子踩踏尸體脖子斷面那一定會留下鞋的印記,更重要的是如果三段跳沒跳到窗戶那里,那自己的生命就有了危險,從窗戶出去然后怎么把窗戶關(guān)上這步也沒有交代??梢哉f,這是一個很粗糙的案件。
第八集之前我是這么想的,然后在第八集我經(jīng)歷了一個反轉(zhuǎn),這種反轉(zhuǎn)給我的感覺是驚為天人的,如果要類比的話,大概就是我看麻耶雄嵩的作品那種最后的反轉(zhuǎn)帶來的崩壞的結(jié)局的感覺,和那個相差無幾。
能和鬼才作家,以崩壞推理著稱的麻耶雄嵩老賊的作品帶來差不多的感受,我覺得這可以算是對作品的反轉(zhuǎn)和詭計的解讀的最高評價了。
當最后的真相為我們揭開時,犯案的手法完全沒變,但是作案人的身份,動機,理由卻完全改變了,甚至可以這么解讀,身為天才的“園山赤音”或者“伊吹加奈美”或者無名的“她”,(她肯定不是伊吹加奈美,因為伊吹加奈美是先天腿不好,甚至而“她”武力高強,甚至前面提到過伊吹小姐曾經(jīng)一直是盲人后來才好了,我們甚至可以假設(shè)伊吹眼睛并沒有好,而是被“她”調(diào)包了)一切的破綻都是她故意留下的,男主的推理和伊利亞的決定也在她的預(yù)料之中,她設(shè)計了一個局中局,在一層真相之下隱瞞了自己真正的目地,從而不僅逍遙法外還達到了自己的目地。
說到頂替他人的身份生活,我就總是忍不住想起宮部美雪的《火車》那是一部現(xiàn)實意義過重導致內(nèi)核過于深刻和沉重的作品。精彩程度不亞于《斬首循環(huán)》,而思想深度和教育意義更是遠超這部。
扯遠了,再說回斬首循環(huán),其實循環(huán)這個詞用的很好,表面上看上去是不斷有人被斬首的循環(huán),其實是被斬首的尸體的循環(huán)利用。
最后一集42分鐘,出現(xiàn)了兩組身份的互換。前一組其實用處不大,只是為了表達“天才僅僅是可能因為無聊就互換身份而已,這是她們的惡作劇”,其實是為了后面第二組的身份互換和反轉(zhuǎn)做鋪墊,“園山赤音”蓄謨已久的頂替她的身份,利用了真正的園山赤音的惡作劇心里,從而讓所有人都走進了她布好的局里。
作品里的所有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以為自己看懂了,其實都在演戲,有的早就知道一切全完全置身之外,有的是真正的天才為達目地不擇手段把一切人玩弄在手掌心上,有的人只是聽說了案件的經(jīng)過就把完整的案件推理了出來,我們以為看懂了她們,其實她們把觀眾騙得團團轉(zhuǎn)。
我不想去說作品的深度或者意義,或者男主和玖渚友的關(guān)系或者過去,甚至剛剛展開的世界觀,因為這些過于龐大,而斬首循環(huán)只是戲言系列的第一本書,太多的事情沒有交代。
我只想說男主三觀很正讓人看的很舒心,男女主的互動看起來很甜,以及,斬首循環(huán)這部作品就是神作,它真的無敵好看,強烈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