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史記·袁隆平列傳

袁公隆平者,九江柴桑人也,庚午(1930)年生北平。當隆平之生也,國家擾攘,四海不寧,其明年,日寇拔奉天,旋陷三省,兵鋒直指燕薊。
隆平因從父母南渡,過黃淮,穿長江,憩于江夏,稍稍氣舒。是時,隆平既六歲,方啟蒙,父乃計于親戚曰:“自動亂以來,家中資書毀傷殆盡,故無以讀書。今犬子有奇志,又宜外傅,請為延師以授之?!彼炀徒脎?。
少強記,甚長讀書,師之所布,同窗三日始罷,而隆平往往半日而成,左右皆異之。會庠序無課,輒往閭里阡陌之上,俯首觀菽麥所以長者,疑而問yu 田叟曰:“吾聞人之生也,必食蔬肉,而禾之為稻,將奈飲食何?”
叟撫其首,笑曰:“天之降甘霖,禾之所飲,日之散暖氣,禾所不寒,地之覆沃土,禾之有宅,故禾養(yǎng)于造化,成于自然。”

?隆平悟,自是益愛田中物,而常伏稗稻間,以察微小者。或逾時而歸,母持策立扉前,怒目而嗔之,曰:“何晚歸邪?”隆平俱以實告,母聞斯言,大釋然,反取珍饈以饗之。
既弱冠,天下猶動蕩,而中原盡為毛朱諸公所得,蔣氏鼠竊臺灣。當是時也,中國新創(chuàng),內憂外患未絕,舉國五萬萬眾,口中少食,身上闕衣,勠力共建,居十歲,始能自盈。
然天將不祥,饑荒乍至,民多為餓殍,以中原巴蜀為重,三年始息。米國及其從者聚嘯于林曰:“中國之人,非倚吾邦不可,不然,何以養(yǎng)蕓蕓眾生?”臺灣亦騷動,時時欲進。
隆平滿腔憤懣,慷慨自語曰:“少年強則國強,吾雖渺小,愿為吾邦圖來者,謹誓言之?!蹦艘姘l(fā)奮向學,且精其體魄,競賽常得冠軍。

及隆平成立,慨然有大丈夫之氣,親戚有許之者見其常躬身田間,勸曰:“豎子不若從戎,荷槍實彈,以備戎狄?!甭∑讲灰詾槿唬唬骸白鎳I,糧餉耳,至于良將千軍,何寡之有?請為深遠計,不如飽黎民?!?br/>
于是治稼穡數(shù)十年不廢,所得造詣,常人難比,所獲精髓,歐美諸邦遠不及也。而最為世所崇者,雜交稻也。
初,隆平尚在而立,徘徊陌上,忽見一禾甚怪,茁于左右,乃坐,孰視久不去。已而召從事數(shù)人,告曰:“此禾之育,可自交也,與他殊異?!彼烊《斁恐?,漸知所以,而以為佳稻,遍植之,產(chǎn)量數(shù)倍于前,國亦以此受益,民未嘗饑也。

袁公既老,常居瀟湘,賈有慕袁公之名而求利者,因秘書往見,曰:“足下雖老,而余利猶在,且公之子女甚眾,愿為思身后之事。若與我共創(chuàng)有司,以得國之專餉,必厚遺公之子女,而公能獲長者之名,豈不快哉?”
袁公正色而辭曰:“我以身寄國家,死而后已,安能為宵小所動哉?且我素以仁義忠心立身,豈能自毀晚節(jié)乎?”賈知其不可移,遂犬走。
辛丑四月十一,袁公卒,享年九十一。
網(wǎng)友曰:
袁公之于國也,盡心竭力,平生未嘗自求千金豪舍,而好事者偶見袁公著西服,戴名表,坐豪車,輒罵曰:“此真國士邪?乃欺世盜名者也。”
嗚呼!以袁公之功,縱有五花馬,千金裘,又何間之有哉?若非袁公與力,厚民稼穡,以加其飯,則負鍵盤者早饑死于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