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拒絕一個歡迎,中國對美國傳達了什么信息?
2月初,中國政府對于美國的兩位內閣部長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2月4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給中國國防部長打電話,試圖討論所謂的氣球問題,但是中國軍方沒有接電話。
按照美國五角大樓的說法,電話鈴響了,半天也沒有人接。但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卻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公開表示,中國歡迎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前來中國訪問,討論兩國經貿關系中的有關問題。這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體現了中方什么樣的立場呢?
一個拒絕一個歡迎,并不意味著中國為了氣球事件在鬧脾氣,更不意味著我們只關心做生意賺錢。為什么拒絕美國防長的電話?就是因為流浪氣球事件。
這一次在氣球問題上,美國軍方的表現是特別的惡劣。中國外交部門就已經明確解釋,這是一個民用的科學研究氣球,因為西風帶的作用,不受控制地進入了大氣環(huán)流,飄到了美國上方。
如果這個氣球影響了美國的民航飛行安全,由聯邦航空管理局出面來和中國方面溝通,那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美國執(zhí)意污蔑這個氣球具備軍事和情報用途,并且動用戰(zhàn)斗機發(fā)射導彈把它擊落。
很顯然,美方故意要把氣球問題定性為軍事問題,進而要在國家安全領域向中國施壓。在這種形勢下,如果中國國防部出面同奧斯汀會談,討論氣球的軍事安全威脅問題,就等于是認同了美國的做法,那以后從中國起飛的物體到底是軍用還是民用,它的性質就要由美國軍方說了算,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美方由奧斯汀來打這個電話,是別有用心的,何況中美軍事交流因為佩洛西竄訪臺灣地區(qū)并沒有解凍,所以,中國軍方當然不會輕易接這個電話。
耶倫的來訪是另外一個問題,中美之間有著廣泛而深入的貿易聯系。雖然耶倫作為美國財政部長向中國提出的要求,也不見得合理,但畢竟她是美方相應職能部門的負責人。由她來談中美雙方的經濟貿易和金融交易問題,是在職責范圍之內,是可以接受的。
中方接受耶倫來訪,是希望通過正式渠道向美國嚴正表明中方在貿易問題上的立場。多年來,美國企業(yè)熱衷于在中國市場拓展業(yè)務,包括消費品、能源、金融服務、制造業(yè)和化學品等行業(yè)。脫鉤將導致雙方遭受嚴重損失。
美國一直在設法切斷中國與全球高科技供應鏈的聯系,從特朗普政府后期開始就制造借口向中國發(fā)動各種名目的貿易制裁、貿易禁運和高技術轉讓限制。但是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在經濟貿易上都很難徹底切割對方。
特別是美國,還特別希望中國能夠繼續(xù)增持美國國債。中國繼續(xù)向美國平價出口物資是可以的,繼續(xù)購買和持有美國國債也是可以討論的。但是,用高技術貿易作為籌碼來對中國進行脅迫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中方需要耶倫到中國來,把這些問題當面講清楚。
對奧斯汀的拒絕和對耶倫的歡迎,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對規(guī)則的尊重。美國總是自稱法治國家,污蔑中國不是法治國家。但實際上從這次氣球事件我們可以看出,美國軍政高層完全不把全世界都認同的規(guī)則當一回事兒。
氣球事件還沒有完全終結,據說美國召集了40個國家的代表,向他們講述所謂的氣球威脅。
而另據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專家已經考察了氣球殘骸,沒有發(fā)現任何用于軍事和情報偵察的設備。但我們不能肯定美國軍方或者情報機構是不是正在忙乎著弄一支鋼筆什么的栽贓說這是氣球上的偵察設備。因為以前美國干過這事兒,911事件后,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當著全世界的面,拿出一管洗衣粉,把它說成是伊拉克研制化學武器的證據。然后出動幾十萬大軍把伊拉克人打得囯破家亡,卻掘地三尺也沒找到什么化學武器。如果美國再把這種套路用在中國氣球身上,人們也無需驚訝。只不過出兵東方是不敢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