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媽寶男,新娘婚禮當(dāng)天“罷工”,《女心理師》的三觀跑偏了!
在《女心理師》的第8集中,莎莎因為與小元鬧矛盾而在婚禮當(dāng)天“罷工”,躲在屋子里不肯出來。

在這一段播出的時候,彈幕上不少人都在痛斥小元是媽寶男,貌似千錯萬錯都是小元的錯。

偽命題
平心而論,單以這段劇情來說,明顯使用了夸張的手法。例如拍婚紗照這件事,影樓是小元媽媽介紹的,但也不至于影樓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但在劇中,莎莎明明怕水,可依然要在水里進行拍攝。這明顯是不符合邏輯的,之所以要設(shè)計出這樣一個橋段,目的就是為了強調(diào)莎莎的委屈。

正是在這種有傾向性的引導(dǎo)之下,致使小元遭到了千夫所指,有的人甚至要勸離小元和莎莎。但回過頭來看,除了拍婚紗的事情,小元似乎也沒有做過什么過分的事情。至于小元到底是該聽自己媽媽的,還是該聽莎莎的,這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父母,沒有人會無條件地遷就你
之前有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問題,而且曾經(jīng)流行一時,但如今罕有人提及了。一般是女生問男生,假如男生的媽媽跟女生同時掉進河里了,男生會先去救誰呢?

說實話,不是很清楚問出這種問題的女生們是想要得到什么樣的答案,還是單純的作。男生說先救媽媽,女生多半會不高興。男生說先救女生,那么女生就要慎重考慮一下了,這樣的男生你敢嫁嗎?

假如一個男生連自己的親媽都能夠舍棄,等到女生人老珠黃時,男生又會如何對女生呢?
換個角度來說,女生將來也是要為人母的,女生會希望自己的孩子為了別人而拋棄自己嗎?
小元和莎莎之間的矛盾雖不涉及生死,但莎莎要求小元不要聽小元媽媽的話,客觀而言也是強人所難了。當(dāng)然了,這并不是說小元和小元媽媽沒有錯,但莎莎用對抗的方式去面對矛盾。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還會火上澆油,從而激化了彼此之間不滿的情緒。

大家應(yīng)該記住一句話,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父母,沒有人會無條件地遷就你。莎莎的父母能夠完全包容莎莎,但小元媽媽肯定是不會的,實話實說人家沒有這個義務(wù)。

婚姻不僅僅只是兩個人的結(jié)合
可能有女生說了,就要找那種對自己千依百順的男生。這也是可以的,但有一個道理一定要明白,婚姻絕不僅僅只是兩個人的結(jié)合。男生可以對女生千依百順,但男生的家庭未必會接受這種關(guān)系,由此可能會引發(fā)激烈的沖突。

拿莎莎來說,假設(shè)認(rèn)定了小元就是媽寶男,而自己又實在接受不了媽寶男。那么當(dāng)初就不該跟小元在一起,既然選擇了小元,就要接受小元以及小元的家庭。不要妄想自己可以改變小元以及小元的家庭,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要求身邊的人都要來適應(yīng)自己是不切實際的。
莎莎犯了大錯
冷靜去看小元與莎莎的這場婚禮鬧劇,真正犯了大錯的反而是莎莎,因為她選擇了在婚禮當(dāng)天“罷工”。這種行為相當(dāng)于在接親時,女方突然提出彩禮要加價,不給就不結(jié)婚了。雖說莎莎要的不是錢,但實質(zhì)上是在逼迫小元和小元媽媽向自己低頭,性質(zhì)一樣是極其惡劣的。

縱然莎莎對小元和小元媽媽有再多不滿,都應(yīng)該在婚禮之前去發(fā)泄、去解決,哪怕悔婚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人是在談婚論嫁時才不歡而散的,這種事屢見不鮮了??梢坏┐_定了要結(jié)婚,尤其是在婚禮當(dāng)天,當(dāng)著雙方親朋好友的面。女生要是再臨時起意,這就不是簡單的感情糾紛了,而是人品有問題了。
三觀跑偏了
這段劇情如此設(shè)計的原因很簡單,為了增強賀頓的主角光環(huán),營造出一種沒有賀頓就沒有小元跟莎莎和好如初的效果。這樣一來,賀頓是又高光了一把,但《女心理師》的三觀跑偏了。

原本小元和莎莎之間的事情,雙方都是有責(zé)任的,相對而言莎莎會更過分一些。但是在劇情的處理上,卻有意淡化了莎莎的過錯,而凸顯了小元和小元媽媽的強勢。繼而引來了部分觀眾對小元和小元媽媽的批判,在婚禮當(dāng)天“罷工”的莎莎竟然得到了大批的聲援,這是在鼓勵些什么嗎?
結(jié)語
感情中沒有絕對的是與非,所謂的對錯取決于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面對,顯然莎莎的方式去不可取的。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