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哆咪影評:《男兒王》比迪士尼《花木蘭》更花木蘭的電影
其實《男兒王》不只是一部關于坦然面對困境尋求解決之道的成長電影,它還用21世紀角度重新定義了花木蘭代父從軍這件事。比起略早幾個月問世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宣揚女性做自己何等重要卻因東西方文化差異而把片子拍成故弄玄虛不倫不類的奇幻片,《男兒王》反倒更尖銳地直指華人男性長期被養(yǎng)家活口等傳統(tǒng)價值及責任綁束限制的矛盾核心。

《男兒王》劇照
一個事業(yè)有成的白領高層,突然中年失業(yè),在面臨車貸房貸及老婆肚子懷第二胎的巨大壓力之下,百般無奈成了AGM,所謂的「阿官Manager」。阿官是星馬華人對變性人的貶義稱呼,他打理夜總會幾位變裝皇后身邊大小事物,哪知某日有個成員因故缺席由他粉墨登場,進而開啟自己的第二人生……。

《男兒王》劇照
就劇情敘事來看,《男兒王》和已故的羅賓?威廉斯在1993年主演的名作《窈窕奶爸》(Mrs. Doubtfire)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前者是異性戀父親為了養(yǎng)家糊口成為扮裝皇后,后者則是失業(yè)又失婚的男人異想天開扮裝應征保母以照顧自己的孩子,甚至與前妻變成姊妹淘,進而理解自己婚姻失敗的原因,兩部片都設計了一場因時間撞期必須兼顧兩邊以致忽男(正裝)忽女(扮裝)的經典爆笑場面。《窈窕奶爸》里頭男性變裝只是基于親情,《男兒王》的變裝則是基于經濟因素,相形之下《男兒王》比起《窈窕奶爸》從故事開始更有種為求生存「不得不變裝」,一切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絕。就這點來說,貫穿《男兒王》全片那首〈I Will Survive〉至關重要。

《男兒王》劇照
〈I Will Survive〉最早是1978年由Gloria Gaynor唱紅,在這四十年間幾經翻唱,成為許多影視作品的選曲。這首時代金曲以強勁的口吻自述如何從一段毀天滅地的分手中恢復并成長,其中幾段歌詞如「我知道我會生生不息,我會竭盡所能存活,我會傾囊而出我所有的愛,然后我會存活下來,我會活下去~」、「我曾哭得撕心裂肺,但現(xiàn)在我要昂首闊步,你看到的會是全新的我?!箤懙每坦倾懶模扔型黄评Ь痴业匠隹诘淖悦阋鈭D,又充滿一切歸零開創(chuàng)新局的樂觀坦然,它不只是《男兒王》主題曲,說它是《男兒王》整部電影的核心母題,一點也不為過。

《男兒王》劇照
其實《男兒王》不只是一部關于坦然面對困境尋求解決之道的成長電影,它還用21世紀角度重新定義了花木蘭代父從軍這件事。比起略早幾個月問世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宣揚女性做自己何等重要卻因東西方文化差異而把片子拍成故弄玄虛不倫不類的奇幻片,《男兒王》反倒更尖銳地直指華人男性長期被養(yǎng)家活口等傳統(tǒng)價值及責任綁束限制的矛盾核心。

《男兒王》劇照
主角曹啟明的兒子抱怨自己在學校舞臺劇扮演花木蘭,老爸以為兒子不喜歡扮女裝,但兒子振振有詞說自己不喜歡的原因是花木蘭騙人,老爸喃喃自語「花木蘭是有苦衷的?!购脗€說不出的苦衷啊!花木蘭在軍中服役,為了自保不敢泄漏身份,21世紀沒有動輒軍法殺頭的問題,苦命老爸為了讓家人過活去當變裝皇后,卻怕東窗事發(fā)讓家人蒙羞而百般遮掩躲藏,時間改變了很多事情,但是有些傳統(tǒng)價值和僵固觀念無論過了幾千年都無法撼動,這是整部《男兒王》最令人辛酸的一刻。

《男兒王》劇照
曹啟明的舞臺藝名叫Moulin(磨坊),除了指涉世界知名的法國巴黎「紅磨坊」(Moulin rouge)歌舞秀,也是Mulan(木蘭)的諧音。其實曹啟明就是現(xiàn)代花木蘭,他不用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如今男扮女裝只是為了讓家人存活,不至于連棲身之地都沒有。在失業(yè)之前他不關注LGBTQ,唱歌也只是當成休閑娛樂,這一切轉變都是為了生存,然后在奮力扮裝求生的過程中,他的性別意識這才慢慢萌芽,沒有什么感天動地的大徹大悟,而是因為自己在最艱苦的時候得到這群變裝皇后的幫助,所以認定她們是自己的朋友,甚至家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挺身對抗所有的偏見與不平等,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男兒王》劇照
曹啟明和花木蘭都為掩飾「真我」而苦,但真我又是什么呢?是對老婆小孩坦然自己的現(xiàn)在職業(yè),是面對臺下觀眾放棄對嘴讓他們聽見真正的聲音,是擷取日常細節(jié)急智創(chuàng)作取代現(xiàn)有歌詞,是只要保護家人什么都愿意做什么都可以犧牲,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計任何代價后果徑自做自己、說真話就好?新加坡喜劇天王李國煌張弛有度地演活了一個是人夫又是人父的失業(yè)中年的艱難處境,導演王國燊和編劇賴宇涵豈只準確根本神采逼人的選曲,讓片中出現(xiàn)無論改編還是原創(chuàng)的歌曲依序呼應主角曹啟明心境的層次轉折,《男兒王》不只是一部喜劇,它用創(chuàng)意拼貼的方式做到很多音樂劇電影未必能達成的事情,它超越所有我看過取材花木蘭故事的影視作品對于「一個女孩代父從軍」背后性別與傳統(tǒng)、禮教之間辯證,它比花木蘭更花木蘭,它比很多華語音樂劇電影更充分掌握音樂劇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