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被時間遺忘的人》[英] 里克·杰寇斯基
? 據(jù)說,人會經(jīng)歷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失去生命體征時:第二次是在你的葬禮上,來參加葬禮的人是你對這個社會的告別;第三次則是最后一個還記得你的人忘記你后,你便最后地死去了。
? 我記得高中時看過皮克斯的一部動畫《尋夢環(huán)游記》就是講述這樣一個關(guān)于死亡與現(xiàn)實的故事,墨西哥的亡靈節(jié),幫助亡靈尋找家人與真相,不過這部動畫的劇情我已經(jīng)記不太清了,也許這就是我的生命在流逝的一種表現(xiàn)吧。
? 如此說來,某些人便會達到一種“永生”的狀態(tài),他們是不死的因為他們會永遠活在后世人的心里,五千年前的人如此,兩千年前的人如此,四十五年前的他亦是如此。那么,現(xiàn)實與虛幻,過往與未來,死去與活著之間似乎就不再是隔著一道重重的窄門,這扇門也遠比你想想地要容易打開了。
??
? 詹姆斯·菲尼莫爾躺在床上(未必是叫這個名字),聽著鄰居的狗在吠叫,空間里是靜悄悄與滴答滴答聲,沒有人會來打擾,即使是女兒來訪照樣會被拒之門外,這樣足不出戶的日子已經(jīng)度過了六個月,而妻子離世而去已經(jīng)八個月了。
? 作為里克·杰寇斯基的第一部小說《被時間遺忘的人》被眾人賦予了很高的評價,要我說這也確實是,完成度已經(jīng)很好了,因為本身也不是什么宏大故事,是一個簡單不拖泥帶水的溫馨故事,可以說是雞湯吧,所以也就沒有太大的驚喜了。
? 失去摯愛親人的痛楚我想不會沒有經(jīng)歷過,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可能通過字里行間可以一窺詹姆斯的生活狀態(tài),可又怎么知道他內(nèi)心完全地所思所想呢,人是不喜歡把自己的傷口顯露出來的,于是通過偽裝或者建造空間是自己隱藏起來,這或許并不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保護,為了保護外面的世界。
? 可是詹姆斯終會打開門走出來的,結(jié)局會是如此,這不是必然的嗎?這讓我想起了錢鐘書的《圍城》以及夏目漱石的《門》,我不可能忘記這兩部作品,我總是夢到自己站在門前佇立著。顯而易見的是現(xiàn)代文學的最大隱喻之一我認為就在于這道門上,當門兩側(cè)延申便形成了圍墻,當圍墻繼續(xù)延申曲折并最終合圍在一起時便框定成堡壘。于是乎,當我們手握著一把不確切的開門鑰匙站在門前時,我們是站在堡壘內(nèi)側(cè)還是置身于外時,這是一種處境也是一種選擇。這道門不像是我們每天會打開的家門,也不是學校的教室門或是公司的門,不會是哆啦A夢打開燈任意門,在出門與歸來間,那些在打開的瞬間已經(jīng)被確定了,門后的世界被確定了。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改變?或許不會改變,但也許會改變,在開門的那一瞬間就改變了。
? 無論如何都會死去,不如赤裸活在風中,融化在太陽里。(引自文中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