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級大學生的痛,開學就大三,仿佛還在大一

2019級大學生或許是大學體驗感最差的一級。
開學就大三了,但他們的實際在校時間可能還沒放假時間長。
19級學生大一上學期在校4個月,寒假連暑假直接在家8個月;大二算是正常上課,但封校、出市各種管控。
有的地兒還趕上了小范圍疫情,比如黑龍江黑河市,學生在校還沒待夠4個月,只能提前離校[1]。

有些大學生,經(jīng)歷的最短寒假都有3個月,在學校沒待上完整的一學期,又要放暑假了。
萬萬沒想到,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可能還得繼續(xù)在家上網(wǎng)課。
四年制大學硬生生讀成了兩年制,19級學生都該頒發(fā)雙學位證,一個來自于就讀大學,一個來自于家里蹲大學。
網(wǎng)課,又是網(wǎng)課
有人夢里相愛,有人夜里看海,有人掰著手指頭盼望著回校日的到來。
可惜,位于中高風險地區(qū)的學校直接表示,學生暫不返校,具體時間另行通知[2][3]。
也就是說,有一大群19級學生,新學期又要繼續(xù)上網(wǎng)課。
遙想一年前自己的網(wǎng)課生活,該上課了還在床上,上了一會兒課就開始玩手機,時不時還要被媽媽各種水果、零食等“愛的投喂”打擾,很難集中注意力。
特別是早上八點就要開始的課程,常常是“我在屏幕前聽課,我的腦子不知道在哪里”,所以只好暫時將眼睛閉了起來。
課堂上,老師靠點到標記出勤,至于出工還是出力,因人而異。
一節(jié)課,老師重復多次“聽得到嗎?聽得到嗎?聽得到嗎?”,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誤入了聽力測試現(xiàn)場。

面對老師提問,學生“假裝網(wǎng)速不好”成了常見的招數(shù)。攝像頭和麥都處于長期關閉狀態(tài)的師生情,想親密都難。
2020年疫情剛發(fā)生時,19級學生在校園里只待了一學期,和大多數(shù)老師都還不熟。大一下的師生情又全憑網(wǎng)絡維系,說不定上了一年學了,學生都不記得老師長什么樣子。
網(wǎng)速確實不好的學生更慘。看似在看視頻,其實是gif。能怪誰呢?只能怪自家的Wi-Fi不爭氣。
有人說:網(wǎng)課的回看功能多好,隨時看、隨時學,還怕學不會?但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To do list 里攢起來要看的錄播視頻只是變得越來越多。
上網(wǎng)課還總能遇到一些尷尬局面。進入會議室忘記關麥,上課時手忙腳亂打開了攝像頭……一不小心,全體同學都見識了自己身著睡衣、頭發(fā)亂飛的模樣,又是一個大型社死現(xiàn)場。

有研究者認為,在大學里,學習如何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成長、成熟的重要過程之一[4]。
而對課堂繪聲繪色的吐槽、和室友聊到凌晨的夜談、忙碌到腳不沾地的學生工作……這些都是大學生只有在真實的校園生活里才能體驗的寶貴經(jīng)歷。
但在線上,大家成了不見其面、只聞其聲的網(wǎng)友。
沒有一起刷題背誦,為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抓耳撓腮;沒有一起熬夜干活,為繁忙的學生工作肝到凌晨破曉;沒有一起流汗流淚,在塑膠跑道上一次次打卡陽光長跑……

經(jīng)歷的事情單一,關系自然也簡單:普通同學而已,還是記不住名字,也認不出臉的那種。
大一下本應當是適應了新環(huán)境,開始浪得飛起的美好時光,但對于19級學生而言,陪伴他們的只有一節(jié)節(jié)網(wǎng)課,以及網(wǎng)線那頭陌生的老師和同學。
沒想到,大一下經(jīng)歷的網(wǎng)課余威還沒過去,大三上又將面臨網(wǎng)課挑戰(zhàn)。
“天啊,能不能讓我別上網(wǎng)課了!”
想要正常的校園生活,真難
好不容易大二復了學,學生們還得處理居家過久帶來的不良影響。
有研究者的調查顯示,返校后,近四成的人在學業(yè)上壓力較大[5]。
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線上學習效果遠不如線下授課,再加上還有不少學校一復學就安排了上學期的期末考試,誰能不仰天長嘆壓力山大。
真是網(wǎng)課劃水一時爽,復學考試成文盲。
校園生活也很不習慣。
從大一到大二,19級學生本來該成為經(jīng)驗豐富的學長學姐,但由于一學期校園生活的缺席,他們幾乎算是從零開始,對學校的熟悉程度比20級學生好不了多少。

自己還得開著手機導航找教室,更別提給新生指路了。
雖然在大二時總算回到了校園,但想要正常的校園生活,太難了。
疫情兩個字就像懸在19級學生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落下。
就拿戀愛來說,有人說,戀愛是大學的必修課。
2021年《北師大學生校友性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在8825位受訪者中,單身比例為49.6%,不足50%[6]。
沒談戀愛的人,也在想著談戀愛。麥可思2018年大學生感情狀態(tài)調查發(fā)現(xiàn),在校單身人群中,61%的人都有脫單意愿[7]。至于剩下的39%,可能是嘴硬。
但對于19級學生來說,別提談戀愛了,同學可能都還認不全。
就算趁著大一上脫了單,想象中“等你下課”的美好校園戀愛就這樣成了網(wǎng)戀加異地戀。
甜甜蜜蜜吃食堂?你儂我儂逛校園?別想了,最多視頻通話一線牽。
同班同學沒記全名字,學長學姐沒認識幾個,心動對象不知道身處何地,回到校園的19級學生,看似良好融入了,但心里總有種緊張感,覺得自己和正常讀書的其他級學生不一樣[8]。
更慘的是,在他們大一之后的生活里,他們永遠戴著口罩在打疫情防控保衛(wèi)戰(zhàn)。
口罩成了大學生活的必備品,而現(xiàn)場實習和科研訓練缺位了,出國交流的機會減少了,去全國各地的出行被限制了。

比如法學類專業(yè)的學生,需要去律所、法院接觸大量真實案子積累經(jīng)驗,沒想到現(xiàn)在只有模擬法庭,還可能是線上進行;
比如家庭條件不足以支持自己隨時出國的學生,本可以趁著學校提供的出國交流機會增長見識、拓寬眼界,現(xiàn)在只能望“洋”興嘆,百般遺憾;
再比如支教、外地調研等多類外出社會實踐活動,現(xiàn)在也紛紛沒戲。
可能學生受到鍛煉的最大能力,就是如何通過人的上面部來進行精準識別吧。
考生苦苦考到了大城市讀大學,但疫情之下,可能在哪里讀大學都沒什么差異。

本來,在大城市的正常大學生活會是什么樣呢?
以清華大學為例,上課之余,學生可以去新清華學堂看藝術演出,在學院路上與同學結伴走走,時不時與北京大學來場TP-LINK也未嘗不可。
但現(xiàn)在,藝術演出退票了,學校封校了,別說出校門,先出了隔離點的門再說。
文化資源再豐富有什么用呢,學校校門一關,誰也出不去。
還沒咋上學,就要大三了
到了大三的學段卻是大一的心態(tài),一開學,19級學生就得開啟高難模式。
想要就業(yè)的學生,大一沒能實習,大二忙于上課,大三了,總得找份實習。
據(jù)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yè)研究所聯(lián)合智聯(lián)招聘發(fā)布的《2020大學生就業(yè)力報告》顯示,被調查人群中,超七成的畢業(yè)生有過實習經(jīng)歷,其中87.5%的學生都認為實習經(jīng)歷有助于求職[9]。
但實習可不容易。清北畢業(yè)、保研名校又如何?可能得用盡渾身解數(shù),才能得到一個又有大小周、又瘋狂加班的崗位。

疫情的反復讓實習資源愈發(fā)緊張。不止19級,17、18級本科生,甚至還有碩士生、博士生,都為一個好的實習名額擠破了頭,試圖補上空缺了一個多學期的時光。
但在實習競爭中勝出也不完全意味著未來可期。畢竟疫情讓經(jīng)濟整體下行,許多中小公司紛紛倒閉,有豐富的實習經(jīng)歷,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就業(yè)崗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大學生追蹤調查”2019年11月與2020年3月的兩次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疫情爆發(fā)后應屆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壓力和經(jīng)濟風險意識明顯上升[10]。
“簽了三方結果公司倒閉了”——以為只有在電視劇里才會出現(xiàn)的段子在現(xiàn)實里一次次上演,沒辦法,學生們只能選擇“求穩(wěn)”,將規(guī)避風險放在了就業(yè)選擇的首位。
最明顯的表現(xiàn)之一是,20年的畢業(yè)生們已經(jīng)開始“逃離北上廣”,北上廣深意向就業(yè)比例大幅下降,而三、四線城市比例大幅上升。
不知道到了19級學生畢業(yè)的22年,還能剩下多少好崗位。
想要出國的學生,國外疫情始終不見好轉,別說讀書有著落了,生命安全都不一定有保障。
就算申上了國外的學校,花著大幾十萬的學費,還得在家倒著國外的時差上網(wǎng)課。
這日子過的,凌晨4點還在學習,比頭懸梁、錐刺股還夸張。

就業(yè)、出國難,那只好考慮向內(nèi)出路,共同競爭研究生名額。
兜兜轉轉,考研又讓矛盾焦點回到了學業(yè)上來。
可惜,在家度過了大多時光的19級學生們,“很努力在學,但真的不會”,只能寄希望于大三一年,拼命“卷起來”。
還有一大批19級學生,想“卷”都不知道往何處使力,只能被迫“躺平”。
誰的青春不迷茫?19級學生的大學更迷茫。疫情的不確定性更加劇了安排的不確定性。別說下半年的時間要如何安排了,下一個月的安排都得看新冠病毒的臉色。

當大一、大二的各種事項被集中壓縮到大三一年,疫情又反反復復、沒完沒了,不少學生感到緊張、恐慌甚至焦慮,產(chǎn)生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南方醫(yī)科大學對3881名廣東大學生的調查同樣發(fā)現(xiàn),疫情之下的大學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焦慮及抑郁心理問題[11]。
懷著千瘡百孔的心還得為了自己的出路苦苦掙扎,多年后,也許當別人問起在哪里讀的大學時,19級學生只能含淚回答道:在家讀的。
作者:莫西林
參考文獻:
[1]? 黑河日報社 黑河廣播電視臺.【權威發(fā)布】黑河市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黑河市愛輝區(qū)最新疫情及防控工作有關信息. Retrieved from https://new.qq.com/omn/20210103/20210103A024AE00.html
[2]? 遼沈晚報. (2021). 遼寧省教育廳印發(fā)了《關于做好2021年秋季學期開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EB/OL]. Retrieved from http://ln.sina.com.cn/news/2021-08-20/detail-ikqciyzm2542175.shtml
[3]? 人民網(wǎng). (2021). 江蘇明確2021年秋季學期學校開學安排[EB/OL]. Retrieved from http://js.people.com.cn/n2/2021/0814/c360307-34867769.html
[4]? 盧立濤,王超.退役復學大學生學校適應問題:研究進展及評述[J].石家莊學院學報,2020,22(05):36-42.
[5]? 江偉垅,陳小亮.疫情復學期間大學生心理狀況調查與研究[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21,33(02):128-132.
[6]? 蛋蛋網(wǎng). 北師大學生校友性行為調查報告2021版[EB/O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2080478/
[7]? 中國青年報.(2018). 麥可思2018大學生感情狀態(tài)調查.Retrieved from 調查顯示:71%的大學生目前單身-中青在線 (cyol.com)
[8]? 欒正偉,張和峰,張再云.淺層融入與深層區(qū)隔:退役復學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適應[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02):14-19.
[9]?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yè)研究所x智聯(lián)招聘.(2020).2020大學生就業(yè)力報告[EB/O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gpjbg.com/info/18543.html
[10]???李春玲.疫情沖擊下的大學生就業(yè):就業(yè)壓力、心理壓力與就業(yè)選擇變化[J].教育研究,2020,41(07):4-16.
[11]???昌敬惠,袁愈新,王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20,40(02):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