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之調(diào)名,今俗曰“牌名”
音樂筆記88、曲之調(diào)名,今俗曰“牌名”

曲牌(百度百科):…
?
歷史淵源
…歷、史、歷史:見《歐幾里得111》…
(…《歐幾里得》:小說名…
…《歐幾里得111》:《歐幾里得》這部小說的第111話…)
?
明王驥(jì)德《曲律》說:“曲之調(diào)名,今俗曰‘牌名’”。可見“曲牌”之稱由來已久。
古代詞曲創(chuàng)作,原是“選詞配樂”,
…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見《伽利略20》…
?
后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diào)篩選保留,依照原詞?及曲調(diào)的格律填制新詞,
…格:見《歐幾里得125》…
…律:見《歐幾里得42》…
?
這些被保留的曲調(diào)?仍多沿用原曲名稱,如〔折楊柳〕、〔后庭花〕、〔虞(yú)美人〕、〔懶畫眉〕等,遂(suì)成“曲牌”。
…遂(百度漢語):形聲。從辵(chuò)。
?
基本釋義
?
1.順心;稱意:~心?!?。
2.成功:百事乃~。陰謀未~。
3.文言連詞。于是:書既發(fā),~舉兵…
[…形聲:一種造字法…是說字由“形”和“聲”兩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義有關(guān),聲旁和全字的讀音有關(guān)。如由形旁“氵(水)”和聲旁“工、可”分別合成“江、河”…
…基、本、基本:見《歐幾里得2》…]
?
從漢魏樂府、唐宋詞調(diào)?以至金元劇曲、散曲,明清歌謠俚(lǐ)曲,曲調(diào)屢(lǚ)有增減。
…俚:形聲。從人,里聲。
?
基本釋義
?
民間的;通俗的:~歌?!Z…
…屢:從尸,婁聲。本義:多次。
?
基本釋義
?
副詞。屢次;多次: ~戰(zhàn) ~勝。 ~教不改…
?
明沈璟(jǐng)《九宮詞譜》共列曲牌685種﹔
清乾隆十一年(1746)編成的《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匯集南北曲曲牌2094種(同名異體共達(dá)4466支),每種曲牌各有專名。
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戲曲聲腔,如昆山腔﹑弋(yì)陽腔,以及由明清俗曲發(fā)展成的戲曲劇種,大多以曲牌為唱腔的組成單位,
通稱作“曲牌體”唱腔。
…單、位、單位:見《歐幾里得116》…
?
?
曲牌牌名來源不一,有以地名命名,如〔梁州序〕、〔伊州袞(gǔn)〕、〔福州歌〕、〔東甌(ōu)令〕等﹔
…袞(百度漢語):袞為袞的俗字。形聲。從衣,公聲。本義:畫龍于衣。也指古代帝王?或三公(古代最高的官)穿的禮服…
…甌(百度漢語):形聲。從瓦,區(qū)(ōu)聲。本義:盆盂(yú)類瓦器…
?
有以曲牌節(jié)拍?或節(jié)奏特點(diǎn)命名,如〔長拍〕、〔短拍〕、〔急板令〕、〔節(jié)節(jié)高〕等﹔
…節(jié)、拍、節(jié)拍:見《貝多芬72~75》…
…節(jié)、奏、節(jié)奏:見《牛頓87~88》…
…特、點(diǎn)、特點(diǎn):見《牛頓95》…
?
有以樂曲曲式結(jié)構(gòu)命名,如〔三段子〕、〔四換頭〕、〔三疊排歌〕、〔三部樂〕等﹔
…樂、曲、樂曲:見《貝多芬825》…
…曲、式、曲式:見《貝多芬278~281》…
…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見《歐幾里得41》…
?
有的以來源命名,如〔文序子〕、〔大迓(yà)鼓〕、〔賣花聲〕等﹔
有因字面錯訛(é),轉(zhuǎn)義為名,如〔朝天子〕原是名種牡丹〔朝天紫〕﹔〔醉翁子〕原是唐人諷詠?zhàn)砉拥钠?/p>
…訛:(本義)謠言…見《歐幾里得52》…
?
此外尚有其他民族語言的音譯,如〔者古〕、〔魔合羅〕、〔拙魯速〕、〔阿納忽〕等等,以及歌者創(chuàng)用牌名。
?
?
曲牌原為聲樂曲,
…聲、樂、聲樂:見《貝多芬62》…
?
后在戲曲中有改為用器樂演奏的,遂演變?yōu)?/strong>器樂曲牌。
?
“板眼由鼓師處理,音樂宮調(diào)由樂師處理,曲文曲字由詩詞家處理等等。
請看下集《音樂筆記89、器樂曲牌有南曲北曲之分》”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guān)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